教育信息化校地帮扶实践设计研究*
——以华南师范大学对口帮扶西藏林芝地区为例
2019-10-17黄慕雄张秀梅张学波
黄慕雄,张秀梅①,张学波,潘 全
(1.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0;2.西藏林芝市电教馆,西藏 林芝 860000)
一、研究背景
2018年1月,教育部和国务院扶贫办颁发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工作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总体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大力推进教育援藏、援疆、援青等工作,加强援受双方教育部门、各级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全领域对口帮扶;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继续加大对“三区三州”的支持力度。
2018年1月,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专门发布了《关于公布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创新培训平台及其对口支援地区的通知》,支持七家高校和教育集群②这获批的七家单位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和北京方庄教育集群,分别对口支援“三区三州”的云南怒江州、云南迪庆州、四川凉山州、甘肃临夏州、西藏林芝地区、新疆阿克苏地区、青海玉树州。在未来三年内对口支援“三区三州”③“三区三州”首次出现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厅字〔2017〕41号)中,它是指西藏、四省藏区(青海、四川、云南和甘肃)、南疆四地州和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涉及6省(自治区)24市(州)209个县,占全国国土面积的30.2%;人口2587万,占全国人口的1.9%,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963.14万,占人口总量的75.88%。2016年底,“三区三州”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总量的8.2%,贫困发生率约为16.69%,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7倍,是全国典型的深度贫困地区,是当前中国教育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等中西部深度贫困地区,以提高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作为获批的七家单位之一,笔者所在高校对口支援西藏林芝地区。基于以上政策背景,为建设好“教育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创新培训平台”(以下简称“平台”),笔者开展了两年的设计研究,将政策要求落到实处,在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模式上有所创新。
二、相关研究综述
从课题研究的角度看,关于扶贫的研究多从社会学、民族学和经济学学科背景去开展,而从教育学视角研究的较少。以201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立项项目为例,在教育学学科门类下,有关教育扶贫的课题仅有4项,将“教育扶贫”作为政策背景,去探讨全科教师培养、城乡教师流动机制、留守儿童情感教育支持、民众获得感等。同样,在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的所有学科类别课题中有关教育扶贫的课题也只有3项,是关于四川藏区、南疆以及三区三州等地的教育扶贫政策、路径等方面的研究。在以上级别课题中还未见专门针对教育信息化的教育扶贫课题。
从文献研究层面看,关于民族地区的教育信息化扶贫研究也不多见。通过检索中国期刊网社会科学数据库(教育类),检索为篇名同时含有“西藏”(“三区三州”是近一两年才提出的,因此还没有出现相关的研究成果)和“教育信息化”的论文,一共得到27篇,最早一篇出现在2001年,之后年度最多篇数为4篇。对西藏教育信息化进行调研比较全面的是施小英[1]针对小学层次开展的研究,结果指出:西藏的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偏弱,教育技术培训机制较为落后(培训内容不能满足教师的需要、培训方式不适合),资金不足,教育技术发展不均衡(因地区、年龄、学科不同呈现较大差异)等。此外还有梳理西藏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和时代政策的研究[2][3]、某所学校(如昌都第一高中)[4]或某地区(如昌都类乌齐县)[5]教育信息化发展对策的研究。关于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的研究近年来才开始兴起,截止到2019年7月检索中国知网教育类数据库得到19篇篇名含有“教育信息化”和“精准扶贫”的论文,代表性成果有任友群等人[6][7]的《我国教育信息化推进精准扶贫的行动方向与逻辑》《教育信息化:推进贫困县域教育精准扶贫的一种有效途径》;陈恩伦等人[8]的《教育信息化观照下的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模式探究》。这三篇论文都将教育信息化作为一种手段,对其如何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的策略进行了探讨。李华等人[9]的《教育信息化助推民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问题研究》通过田野调查、访谈等方法,着重研究了贫困地区教学点的运行现状和信息化助推教学点教学质量提升的问题。
以上几个代表性的研究都是以教育信息化作为一种手段去推进教育精准脱贫的思路开展,研究方法实证性不足。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的实证研究。
在本研究中,教育信息化是目的,是要在实践中实现的结果,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我们的实践主要从机制保障、资源配给、条件保障等方面来推进西藏林芝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开展更具有参与性的、过程性的、长期性的研究,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
三、研究方法论
本研究将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论(Designbased Research,简称DBR)来指导整个实践和研究过程。基于设计的研究,又称为“设计研究”,是一种系统灵活的方法论,旨在通过研究者和实践人员在真实情境中合作开展设计,通过设计/开发干预措施,解决复杂的教育问题,在设计理念与问题解决方案之间不断循环迭代,最终形成适用于一定情境的设计原则和理论。基于设计的研究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研究,每个阶段都可能会有到其他的研究方法。该方法论具有实用性、干预性、扎根性、互动迭代性、整合性和情境性,特别适用于那些来自实践中的复杂问题,需要长期不断摸索解决,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不断往返以尝试解决一个个问题,通过不断干预以改善实践,并逐步形成一套具有情境适用性的理论模式。本项目与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论有着天然的契合性,是其实践的绝佳土壤。“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创新培训平台”建设周期为三年,需要边实践边总结边改进,并且通过实证干预的方式去改善实践,归纳出一定的创新模式。
四、前端需求分析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关于公布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创新培训平台及对口支援地区的通知》要求,“切实开展实地调研”,结合当地具体需求,研制创新培训计划。我们也做了大量细致的实地调研工作,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法、座谈法、现场观察法等全面掌握当地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情况。
(一)受援地区教育信息化基本情况
2015年西藏教育各项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①2015年,西藏教育中小学入学率98.94%(全国为99.88%),初中毛入学率96.24%(全国为10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74.47%(全国为8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9.45%(全国为40%),学前教育毛入园率61.49%(全国为75%)。。林芝市作为“三区三州”的一个区域代表,包括一个区六个县,平均海拔3100米,2016年底,全市总人口数24.5万人,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集居区。在教育方面,林芝市“普六”人口覆盖率达到100%,“普九”人口覆盖率为70%,扫盲人口覆盖率为94%;有各类学校192所,在校生30345人。林芝市共有教师3869人。林芝市教育信息化发展制度环境较好且正处于快速上升期。自2016年初步建成了“一网一中心三平台”(即教育城域网、教育云服务中心、管理平台+资源平台+平安校园)。
(二)问卷调查填答者基本信息
教师问卷调查内容涉及硬件设备建设情况、教师软件使用和资源制作能力、教师培训现状与需求、教师本人和学校对信息化建设的态度等几个部分,共23个题目。问卷于2018年3月11-15日间施测,回收1911份,样本代表总体比率为49.39%,代表性好。
(三)问卷调查结果
在学校硬件设备建设情况方面,教师备课电脑多数为专用,占比为62.74%;三人以上共用为22.19%;二人共用为3.04%,而没有备课电脑的老师占比为12.04%。60%以上教师通常上课的教室是传统教室和交互式白板环境。
在教师培训现状与需求方面,影响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最大因素是硬件设施方面,特别是设备和网络的原因,占比达62.59%;其次是缺乏足够的信息技能培训,占到44.58%。从培训意愿来看,90.16%教师都表示如有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他们会争取参加。教师最喜欢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形式是面授实操和现场实地观摩,占60%以上;而面授理论课、网络课程和网络直播的选择比率仅在20%左右。教师最想接受培训的内容为课件制作和资源获取;其次是学科教学方法;再次是微课制作,OFFICE的使用,学科教学工具的使用以及信息技术教学理念和方法。从微课制作能力来看,不会制作微课的教师占到七成以上(72.6%)。
在询问“您在信息化教学方面最需要什么帮助?有什么宝贵建议?”这一开放题中,根据词频统计,教师提到最多的是希望有机会多参加培训,“培训”词频达327次,其次是“教学”“课件”“制作”等,如下表所示。
教师在信息化教学方面需要帮助的词频数(开放题)表
以上结果显示,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网络和电脑设备方面还亟待完善,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资源制作能力比较薄弱。教师对培训的态度非常积极,尤其需要实操技能培训(包括课件制作和资源获取、学科教学方法和微课制作等)。
课题组还实地走访了巴宜区、工布江达县和米林县三个区(县)的九所中小学校,结合以上调查结果,课题组发现该地区的教育信息化需求表现在学校缺少设备、缺少信息技术专门教师、缺少教学资源,教师缺少信息化教学意识和能力、缺少实操性培训。教师对新兴的教育信息技术普遍缺少了解,对实用性技术培训需求强烈。这五个方面的需求直接指向的是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包括示范校建设)、资源建设、人员培训等具体方面,要满足这些目标需求中间还需要更高层面规划好路径才能达到目的。路径规划就要在平台建设的方法论、治理方式、高校主体的功能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等宏观层面系统考虑,多方面因素联动,打造良好的实践氛围,微观底层的具体措施才有成功实施的可能。
五、帮扶指导理念与路径规划
我们在详细的前端需求分析基础上,系统确定了以下帮扶指导理念和路径规划。
(一)开展设计研究,逐步迭代完善
“教育扶贫”和“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是近五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教育领域最为关切的两个领域,为此国家颁布了多项有关政策,从制度上和经费上为一定时期内的教育信息化扶贫提供了有力保障。然而,教育扶贫是一个持久战、攻坚战,不能寄希望毕其功于一役。加之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本身也是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更新换代,也需要持续不断的投入。要确保“三区三州”教育信息化投入效益最大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样需要在其机制和模式上有所突破,将各种外源性力量变成其自身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这也是国家对创新平台建设给予支持的应有之意。
机制的探索和创新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才会生成。这就需要一个持久的过程,边实践边研究的探索过程,而这正是基于设计研究方法论本身的属性。
(二)构建U-G-C-S治理模式,内外联动帮扶受援地区教育信息化水平
我们在粤西教育信息化机制进行实践探索时就已经意识到,治理机制的创新才是关键。如何在有限的经费投入下获得最佳的资源配置,是欠发达地区教育信息化治理需重点关注的,而教育信息化治理机制的创新或许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途径。这里主要采用U-G-C-S治理模式来引导规划平台的建设工作。治理共同体的四个主体分别是指高校(University)、政府(Government)、企业(Corporation)、学校(Schools),他们协同合作,形成合力帮扶以取得卓越成效。
在教育领域,U-G-S模式近年来愈来愈受高校的重视,它兴起于上世纪欧美高校师范生培养实践,是“大学—政府—中小学”联合培养职前教师的一种实践模式。该模式的核心思想就是面向教育实践,要多方主体联合合作,共同去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案。目前在许多领域UGS思想已经开始普及。在本研究中,U-G-S虽然字面上看是U-G-C-S的一部分,但含义已经不同,目的也不同。这里的U(University)是指帮扶主体的高校,G(Government)是帮受两地的政府,而不仅仅是大学所在地的政府部门,S(Schools)也不单纯的是学生实习的中小学,而是帮受两地的结对子学校以及大学生志愿者实习的中小学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基地),内涵更加丰富;U-G-C-S还增加了C(Corporation)这一主体要素,这是教育信息化事业本身带有的一种特色,需要有产业的支持,产业、教育行政部门、高校、中小学校良性互动,合作共赢。
1.高校重视:高校领导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扶贫工作,充分协调学校教学单位、职能部门等多部门紧密合作,全方位为平台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资源提供。比如华南师范大学作为帮扶高校就充分整合了学校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网络教育学院、团委等二级部门的力量,全校一盘棋,协同合作,共同参与扶贫工作。
2.政府引领:政府在制定政策、协调各方力量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帮扶涉及到两个地区的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需要纳入两地的教育总体规划中进行统筹协调才能取得成效。例如,西藏林芝市是广东省对口帮扶的主要地区,至今已派出八批援藏干部和教师到林芝市挂职或任教。经过二十多年的援建发展,在双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坚强领导下,广东省人民与西藏林芝地区人民已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对开展教育信息化帮扶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治环境。
3.企业支持:教育信息化需要大量的设备与软件的投入,单纯通过当地学校和政府投入显然是不够的。因此,作为平台建设主体单位,主动邀请优秀企业提供设备与资源的援助可以大大缓解教育资金不足的问题。例如,本平台建设中,有多家企业为受援地区提供了有力的物质支持。除了有形的设备与资源外,还有无形的人力支持。比如某公司作为一家旗下有近百家子公司的教育信息化企业,多次敞开大门迎接受援地区教育信息化技术人员和行政人员组团前来学习参观,很好地拓宽了合作的平台,开阔了受援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思路。
4.学校落实:高校、政府和企业这三个主体密切配合,最终目的是要提高师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及教学质量。对于深度贫困地区,智慧校园建设、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常态化的推进会存在更大的阻力,为此,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使用意识和能力是首要事项,学校中人的因素(即教师的能动性激发与意识的转变)是整个平台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发达地区高校、企业、政府、中小学校要与对口支援地区政府、中小学强化双方合作的纽带,整合一切可以调用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等资源,共同提升当地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
本项目通过搭建U-G-C-S创新平台,激发各方活力,特别是企业方面的能动性,推动受援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全面发展。
(三)高校积极发挥自身服务性、教育性和专业性优势,引领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工作
《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提出:实施教育扶贫结对帮扶行动,依托东部高校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对口帮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高校。校地结对帮扶中,高校居于主导地位。对高校来说这既是一项政治任务,也是充分发挥大学服务社会这一职能的良机。
1.高校应更加凸显大学的服务性,全校形成合力支援深度贫困地区
教育帮扶是一场持久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受援地区是国家当前最为关切的地区,也是各方人力积极投入的地区,但往往山遥路远,经常派遣专家和教师去指导也不现实。因此,除了发挥远程教育技术平台开展同步指导外,还应盘活已有帮扶的多支队伍这些宝贵的人力资源,共同参与到教育信息化援藏援疆援青工作中。例如,在西藏林芝地区就有多支援藏队伍工作在教育扶贫一线,这些援藏队伍包括高校的学生志愿者、组团式援藏教师和援藏干部等。因此要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带领当地教师共同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建设。
华南师范大学从2018年4月开始,每年组织派出两批大学生志愿者,至今已派出38名共3批支教志愿者在林芝市3所学校支教。为了让志愿者在当地学校的信息化教学中用技术、教技术,带领当地学校教师提升信息技术教学能力,该校教育技术学国家级重点学科组织了优秀师资多次对援藏志愿者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为其赴林芝市开展教育帮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技能基础。这些志愿者在当地已积极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参与建设虚拟实验平台,协助录制手机直播课堂,开设专题讲座数十场。
2.高校应充分发挥其教育性,以平台为依托,立德树人,培养“四有老师”
教育扶贫,对高校来说也是一个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契机,对师生全面发展有着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育信息化帮扶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高校教育信息化帮扶工作,在培养学生方面,是学校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最佳行动方案,是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天然良田;对高校帮扶专家学者来说,这是践行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的示范基地。
例如,广东与林芝的校地帮扶实践始于1995年,广东省许多高校通过选派支教师范生、精准培训等形式积极参与到教育援藏工作中。广东省湛江市的岭南师范学院作为“援藏良驹”,其教育援藏工作可以追溯到更早时间,1987年就开始就自发地每年面向林芝市开展教育援藏,到目前为止建立了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等“三大基地”。2017年广东省教育厅将该校援藏行为上升为全省的政府援藏项目,全省13所高校成立了“共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所以,高校在教育信息化帮扶工作中,可以发挥自身的教育性,带动社会各界共同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切实做出应有的贡献。
3.高校应发挥教育信息技术相关学科的专业性优势,推动深度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高校是人才、技术汇聚的高地,教育信息化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例如,作为帮扶高校之一,华南师范大学在教育信息化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师资培训方面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积淀,可以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的学科专业优势,在机制和模式上积极创新。
(四)运用信息技术助力教育精准扶贫,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落后,面临的矛盾往往具有复杂性和复合性,影响因素多,且交错影响,这就决定了不能采用常规的、单一的办法去解决。任友群教授曾在江西省上饶县以“互联网+教育”为突破口,启动“腾讯智慧校园”试点工作,进行了精准扶贫。他认为,“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开展‘教育精准扶贫’的必由之路”[10]。
调研发现,深度贫困地区往往有师资短缺(许多教师是通过援藏形式来进行半年或较长期的工作)、师资结构不合理(理科教师和小科目教师人员不足)、小学低年级学生多寄宿学校而带来的教师双重角色难以全心钻研信息化教学(学生住校,教师的职责、负担加重,除教学任务外还要照顾学生的饮食起居)教师的教学习惯不太适应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等诸多教育问题。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使得教师习惯性地采用传统教学授课,信息化教学的意识比较薄弱,没有更多精力去钻研信息化教学,也无法领略和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便利性和智慧性。这就需要积极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作用。信息技术是解决教育落后,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信息技术的两个最大优势就是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传播范围广,重复使用率高,具有移动学习便利性)和“互联网+”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支撑作用。前者可以解决贫困地区教师不足,开课不齐的顽疾,后者需要提升当地群众(含教师)的信息技术意识,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当地的经济水平。所以,要用信息技术来实现资源共享,弯道超车,最终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六、具体实践探索与反思
创新平台建设两年来,我们越来越明确平台建设的理念,对具体实施方案逐步进行了多次迭代和完善,主要行动措施有如下几方面:
(一)建设区域“互联网+教育”平台,为教师的学习和研修提供服务
教育信息化本身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提出要:运用“互联网+”思维,推进“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建设与应用,促进贫困地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提升办学质量。积极推动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努力办好贫困地区远程教育。“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问题重重,比如师资严重短缺,特别是理科老师、藏汉双语教师和音、体、美、英、地、生、信息技术等小科目专任教师相对缺乏,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学历层次偏低、教师知识储备老化严重、教师专业持续发展机制还未建立起来、教学资源匮乏、教师信息素养薄弱等。种种问题必须要从机制和方法上突破和创新才是根本出路。
“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种便捷的路径选择,具体做法有:
1.利用教师网络培训平台,建设线上分区域分学科的教师研修名师工作坊,建设常态化的网上教师专业发展平台。
2.通过手机直播,将发达地区的优秀资源送到最需要的学校。
3.依托当地已建成的录播室,建设和共享一批中小学教学优课和教师教研案例资源。
4.建设市级教师专业发展慕课平台和少数民族语言学习资源平台。
(二)培训先行,有序推进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向民族地区倾斜”。教育信息化的实现离不开教师的应用,教师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对教师群体开展专项培训是优先级最高的措施之一。教师群体要覆盖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长、各县市区镇的教育管理者以及教研员,培训应按照分批、分类、分地区、分级原则来推进。在培训方式上,要通过集中面授、实操培训、混合式培训来提升一批骨干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并将其作为种子教师,在后续校本培训、网络研修等方面向所在学校和地区的其他教师辐射,扩大培训覆盖面,示范带动其他教师共同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
培训对象除了面向一线教师之外,还注重提升学生家长和当地居民的信息素养(如学习MOOC、学做电商等),这方面需要借助社会力量举办公益性的培训,从而营造出积极的信息技术使用环境,反过来更好地推动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开展。
(三)创新示范,整体提升
选取多个典型学校开展教育信息化的典型应用,进行示范点建设。受援地区的中小学校相应的与帮扶主导方(发达地区)优秀的中小学校进行一对一结对子,以帮扶方的标杆学校促进受援地区的示范校建设,以引领其他学校发展。示范应用包括五个方面:智慧校园示范建设;电子书包班示范应用;创客教育与混合现实示范应用;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常态化示范应用;教师专业发展与网络研修示范应用。
(四)整合资源,提高效率
目前广东省有11家高校参与到粤藏(林芝地区)的教育帮扶项目中,但高校之间的协调和资源统筹还不够。华南师范大学应该进一步以教育部“创新平台”的帮扶主体单位,联合省内其他10所高校,在学生志愿者派出、培训项目的设计与实施方面整合资源,更有集中地帮扶受援地区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创新平台”模式的受益面。
(五)实践反思
项目实施两年来我们不断想办法,逐步细化落实每一项行动方案,适时调整、优化方案,在路径设计思想与具体行动方案之间进行了多轮的迭代循环,推进帮扶实践走的更远更实。
设计研究方法论的实施关键点包括“注重研究过程,灵活设计高水平干预”“坚持多维数据收集,混合研究提升信度”等)[11],本研究严格地遵循了这些原则。例如,在当地面临教育技术专门人员短缺造成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整体过缓的问题,我们及时整合了学校援藏志愿者和援藏教师的力量,对其进行专项的技术培训,充当火种,点燃整个学校和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又如,在聘请专家送教方面,项目组充分调动援藏专家的积极性,以专家团志愿组队送教到偏远县的方式送培上门,将学校的教育性或师范性、“立德树人”和新时代做“四有”老师的要求落到了实处;另一方面也充分利用学校特有的手机直播技术向下扎根,延伸到边远地区。在当地学校智慧校园软硬件建设不足方面,我们发挥了U-G-C-S治理模式的优势,以中国教育信息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搭建了多家教育信息化企业和受援地区学校的桥梁,让企业也积极参与到公益援藏的实际行动中。以上这些理念与行动交织促进,虽然问题不断涌现,但总能找到对策,这有赖于设计研究方法论的指导。
七、模式提炼与创新
通过前述的过程性的设计研究,我们初步提炼出了高校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模型,如下页图所示。
高校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模式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理念层、方法层和实践层。理念层是指引实践工作的指南针,这里主要包括三个关键性理念,UGCS治理模式、高校“三性”主导和信息技术助力教育扶贫。方法层是联系理念与实践的桥梁。实践层,主要依照设计研究和行动研究的范式,从明确问题做需求分析开始,进行路径规划,采取行动措施改善实践,最后阶段性反思,以修正下一轮行动方案。这过程当中,理念和实践两方面总能通过方法层得到联结,互相交织和碰撞,实践因理念而有所启发和创新,理念因实践落地而得到验证和完善。
本模式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理念层的UGCS的帮扶治理方式,特别是企业这一要素的潜能被充分发挥了出来,形成帮扶力量的重要一极,使得许多创新示范的想法落到了实处;其次是理念层的高校“三性”的落实,教育性(公益性)、服务性、专业性通过大学生思想教育基地建设(志愿者服务)、教育技术学学科专业优势、手机直播研修而落到了实处。最后是方法论层面的创新。整个平台建设的指导方法论是基于设计的研究,保证了实施过程中多方资源的联动,更有效地解决当地实际问题。
高校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模式模型图
教育信息化扶贫是未竟事业。我们要以实际行动继续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要面向未来,以更加前瞻的方案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的“精准施策,统筹推进。完善区域教育发展协作机制和教育对口支援机制,深入实施东西部协作,推动不同地区协同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以及《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指出的“推进‘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我们会在实践和理论方面继续深耕,建设好新一轮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创新平台”,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教育公平和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