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科重度出血疾病应用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

2019-10-17张艳

智慧健康 2019年26期
关键词:髂内出血性产科

张艳

(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25300)

0 引言

在产科中,出血性疾病是非常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非常高,很多产科在对出血疾病的病因进行消除后,起到了止血效果,但是仍有少数的患者止血无法得到控制,只能采取子宫切除的方法[1]。随着产科领域中对放射技术的应用,产科中的重度出血性疾病患者在抢救上有了一条有效且安全的新途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产科收治的有重度出血性疾病的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DSA)进行介入栓塞治疗,患者的年龄在23-40岁,其中经产妇有3例,初产妇为17例;在分娩的过程中,剖宫产后引起大出血的产妇有5例,中期妊娠中胎盘前置在分娩前引起产妇大出血的有6例,由阴道分娩的产妇大出血的有9例,出血量在1500-3880 mL之间,并有不同程度的休克现象出现。所有患者在经过休克的抢救与输血、补液,并加以子宫的按摩,软产道的裂伤缝合、宫腔的水囊压迫及应用宫缩剂等保守治疗方法,如果治疗无效,立即进行介入治疗。

1.2 方法

1.2.1 栓塞前的准备

对静脉通道进行开通,迅速输血补液,对休克进行纠正。

1.2.2 对栓塞进行介入治疗

在右侧的腹股沟韧带(0.5 cm处)做局部的麻醉,右侧的股动脉利用Seldinger技术进行穿刺插管,5 F的导管以常规的方式进行置入,同步的盆腔动脉血管造影与同侧及对侧的髂内动脉的插管分别使用5 F导管,对出血动脉的分支及部位进行了解,出血处为造影剂大量外溢的地方,以造影的结果为依据,对髂内动脉或选择性子宫的动脉前干插管快速行超,将栓塞剂注入到固定的导管中,行子宫的动脉栓塞术或者是髂内的动脉栓塞术,栓塞的成功性以DSA显示为主,手术后进行半小时的观察,患者的血压稳定,且阴道没有出血现象,可做拔管并进行加压,对穿刺点进行包扎。

1.2.3 手术后的处理

在手术后需平卧12-24 h,右下肢制动6h,并观察穿刺部位有没有血肿与渗血的现象[2];监测生命体征如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等,监测阴道流血与子宫的收缩状况;对贫血与休克进行纠正;对下肢皮肤触觉、颜色及温度与足背的动脉搏动进行观察;对导尿进行保留,预防感染采用抗生素。

1.2.4 术前护理

在产科中,重度的出血疾病是突发性的,患者容易有不良的情绪反应,病情比较严重[3,4]。护理人员应在手术前将手术的治疗方式与效果告知患者,促进患者消除紧张情绪,打消心中疑虑[5]。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观测,备皮的范围以右侧腹股沟作为中心,直径在20 cm左右,阴部也包括其中。

1.2.5 术后护理

在手术后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呼吸、脉搏、血压)每半小时监测一次,指标稳定后1h观察一次,观测4次后可2 h观测一次。右下肢的制动要保持1 d,穿刺点要使用沙袋进行6 h的压迫,穿刺处要保持清洁。要注意对穿刺的部位进行渗血、血肿的观察。在手术后要对阴道的出血状况进行观察,如有出血现象发生,对流血量及颜色与性状进行观察[6]。观察肢体是否有明显的症状产生(如疼痛、麻木等)。对出现上述症状者,上报医生做立即处理。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并用χ2进行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治疗效果:20例患者行髂内动脉均有造影,且造影剂有外溢,髂内有动脉栓塞的患者有11例,行超选择的子宫动脉栓塞有9例,手术平均时间大约为1h左右,且手术都取得成功。在手术后,阴道出血的现象停止。

并发症:手术后的第2 d有5例患者有轻度发热的情况发生,一般持续2 -4 d发热的情况就会消失;手术后的2 -3 d内臀部有轻度疼痛的患者有15例,一般持续3 -5 d就会消失。所有患者在手术后的足背动脉搏动均属正常,穿刺点也没有血肿、出血的现象,双下肢的颜色、皮温都属正常,且活动良好,在手术后24 h后,均可进行轻微的活动,1-2周内即可痊愈出院,有效率可以达到100 %,见表1。

表1 20例患者手术后并发症情况

3 讨论

在产科中,对于重度出血性疾病保守治疗的传统方法有子宫切除术与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术[7]。一般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手术在治疗上,其创伤的面积比较大,手术的技术难度又很高,失败率超过50 %以上,子宫切除术虽然止血的目的达到了,但是却是以丧失生育功能与身体的器官为代价的,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在临床上对产科的重度出血性疾病治疗已广泛运用盆腔内动脉栓塞技术,其成功率可以达到90 % -100 %。本研究对20例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方法,成功率为100 %。在手术中采用介入栓塞技术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对于止血的速度快且彻底,创伤的面积小,对生育功能有所保留,不良发应不明显,栓塞可重复,对术后的恢复也比较好,为产科中的重度出血性疾病患者抢救提供了一条有效且安全的新途径[8]。在手术中为了保证其效果,对术前的准备与术中的配合及对术后病情的观察与护理必须认真做好,在整个护理与治疗的过程中将健康教育贯穿其中,对治疗有更好的效果。

在产科中针对重度出血性疾病患者保守治疗无效,在急诊中应用介入治疗方法作为补救的措施,可有效减少患者二次手术的风险与创伤,对生育能力也能保留[9]。该方法在硬件设施(血管造影设备)的基础上,还需要妇产科医生与放射科医生相互合作,对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能有效促进其减少[10]。介入栓塞技术在应用上的时间非常短,对于栓塞剂等的选择,并发症的控制,血管的解剖变异处理,栓塞技术改进还是需要更深一层的研究与探索。

总之,在产科中介入治疗的广泛应用,孕产妇因严重的大出血而导致子宫切除的遗憾与高死亡率的现象将逐步得到改善。

猜你喜欢

髂内出血性产科
巨大左髂内动脉瘤合并动静脉瘘行腔内修复1例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髂内动脉的供血评估及保留策略
认识产科大出血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髂内动脉的疏与堵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库尔勒市三例奶牛出血性乳房炎的诊治
院前严重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两种液体复苏分析
经血管介入治疗出血性疾病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