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陵之战应在榆社
2019-10-17张炳昱郭彦斌
张炳昱 郭彦斌
史书上有这么一句话:“有时野史比正史更真实。”司马迁著正史《史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但正是因为他实事求是地写了汉武帝的一些过错,触犯了汉武帝,我们看到的《史记》才只有一百三十篇,之后的记载被汉武帝给一把火烧了。由此推断,有些史实也一定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有不少著史者也会“绕道走”,即便是正史里的一些记载也不一定属实。
野史虽出自私家之手,但不受官方制约,或许能够将历史的真实面目记载下来。当然,著史者也是秘密编著,而且会在好多年后才公开发表。所以,野史能客观公正地将历史的真实面目记载下来。
再说传说。传说的“东西”,如果在连传数年后,便会慢慢消失了的,那一定是经不起历史考验的;如果能够一直传下来,传数百年,甚至数千年,那一定是有生命力的。
本文讲的是马陵之战,马陵之战的主人公是孙膑和庞涓,孙庞的老师是鬼谷子,鬼谷子的另一对学生是战国时纵横家张仪和苏秦,那时的事情距今约2300多年。
那时在榆社这一带活动的名人(包括神仙),还有吕洞宾、铁拐李、二郎神等,在榆社西部又有张果老等,现在有一座山峰叫果老峰。之后还有石勒、唐太宗等在小杏山、金厢寺一带活动过。
笔者儿时在乔则沟居住,常听泉滩人说起孙膑庞涓的故事,并说他们在孙膑沟如何如何砍柴的事,榆社旧县志也有记载,1976年编印的《榆社地图》就标有“孙膑沟”,其位置与相传的孙膑沟相吻合,这就不得不再次考虑孙膑会不会是榆社人或在榆社活动过。榆社将军墓村还有个将军墓,相传就是庞涓墓。如果与孙膑及孙膑沟连接就有意义了,很快就和孙膑的名字给联系起来了。但仅凭史书记载是不可全信的,也不详,传说有时也有点参考价值,也不可全信,凭考古是异常艰难的。
史书记载“马陵之战”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诸如赵国、马陵、北寨、南寨、赵王等村名及孙膑、庞涓等人物,如果相连接,非常有必要去考证。
一、关于孙膑、庞涓所涉地名及其方位(见附图1)
图1
从榆社县城向东北延伸30多华里处即是北寨,北寨向南隔河1华里多是南寨,再往西南6华里多是仰天;再下就是传说埋葬赵王的赵王村,北寨向东北约2华里处是马陵,再往东北延伸10华里是高崖底。高崖底向西北隔岭约20华里是孙膑沟,孙膑沟向沟口(东南向)3华里是刘王后,刘王后向南1华里是王经庄;刘王后向东北约1华里处,往北有一条沟,向沟内约2华里处是金厢寺,金厢寺西侧岭上有一独峰,名为小杏山,从小杏山往西不远处滑下低谷就是孙膑沟了(见附图2)。
图2
从县城往东南30余华里是讲堂,讲堂往北沿河4华里多处是下赤土;讲堂往东南约20华里处是将军墓村,有将军墓,即庞涓墓(见附图7)。
图7
从榆社县城向西北约50多华里是白壁,继续向前延伸5—7华里,分别是水磨坡和马陵关,在其间有“孙膑墓”(见附图8)。
图8
白壁一带,共有26条小河流,仅有4条河归于榆社,其余22条均汇入今太谷境内,其地形是倾向太谷的。历史上将其或归划于太谷,或归划于榆社,都是可能的。如1941年就划入了太谷,1956年、1961年两次又划入榆社。由于历史变化反复,或榆或太,说当时属太谷,后来属榆社,即古太谷(今榆社)也全在情理之中。
以上两点,榆社、太谷两处的旧县志就有记载。
二、关于小杏山、金厢寺和孙膑、庞涓少年时期的传说
据郭文福所收集整理的《金香寺的传说》一文介绍:相传在古时的一个冬天,天气晴朗,气候宜人,在小杏山附近有个庄子叫辉沟,庄上有个农夫提携了柴具上小杏山砍柴,见有两位老人红光满面、白发银须,在专心致志地下象棋,在棋盘的上方放着一盘鲜红的桃子,两位老人边吃边下,一声不吭,对柴夫的到来毫不领会,也不看一眼。柴夫深感蹊跷,便蹲下来认真观棋。见二老者车来炮挡,兵来将抵,一直未见输赢,如此高超之棋术,让他看得如痴如醉忘了一切。饿了,就啃几口老人吃剩的桃核;渴了,就把桃核含在嘴里既不吐出,又不咽下,总想看个究竟、他哪里知道这两位棋手竟是八大神仙里的铁拐李和吕洞宾呢!他看到身边的花草树木时而枝繁叶茂,时而茎萎花谢,就这样枯了再绿,绿了又枯,如此不停地变换着,但柴夫仍旧聚精会神地观看下棋。
不知过了多久,柴夫才想起了砍柴的事来,时间已近午时,他怀着极遗憾的心情离开要去砍柴,奇怪的是柴绳扁担已无踪影,无柄的镢头也变得面目全非,用手一捏竟成了一掬灰烬。无奈,他只好空手回去。
进村后发现,男女老少皆不认识,自己的院落也变得很陌生,走进院里喊家人的名字,无人应答。出来的人也从未见过,柴夫做了一番自我介绍,听者愕然,都不知道他讲的是哪朝哪代的事。他自叹可怜,举目无亲。一老者说:听老人们说那已是好几辈的事了,去去去,将他哄走!一个晴天霹雳,轰得他泪如泉涌,失魂落魄,只好返原路“回”到小杏山去。从此,再无人知道他的下落,却给后人留下了美丽的故事。后人为了纪念他,就在小杏山东侧筑起了一座宏大寺院,取名金香寺(也为“金厢寺”)。
当地还流传着“二郎担山赶太阳”的故事。说的是二朗担着两座山由东来到了高崖底,天色近晚,遇一洗衣妇人,问说:到天黑能否到达金厢寺?那妇人不客气地回道:你长的又不是铁腿。一句话说得给二郎破了仙气(笔者注:因古相传,带有封建色彩也不足为怪),再不能走,只得将两座山放下。一座叫做“夜明珠”,人们说近年曾有人因好奇即去观望,晚上有点光亮,现在在高崖底路口耸立着;另一座未详。
据常彩平收集整理的《孙膑与庞涓的传说》和《木炭的传说》得知:孙膑和庞涓曾到金厢寺修身养道,习武练功,二人来到高崖底相遇时,互相作了自我介绍,并拜为兄弟,庞为兄,孙为弟。之后,一同向金厢寺走去。金厢寺院的王参老祖,外号鬼谷子,文武兼之,行行精通。他掐算出要有俩人来拜师学艺,并知孙膑老实善良,庞涓狡猾恶毒,便在大门上书写了一副对联:收单不收双,收孙不收庞。当孙庞来到金厢寺,见此对联非常吃惊,庞涓说:要么咱兄弟俩都在,要么咱就都走。孙膑赞同。后经二人再三哀求,鬼谷子才答应将二人一起收留。
经过一段时期习练,庞涓自叹本领不如孙膑,十分嫉妒,忽一日二人争吵了起来。师傅说:本事还未学成,倒夸耀起自己来了。然后又说:我要用无烟柴烧火做饭,限你们十日内拿来就算是能者。庞涓找来干柴,把皮剥得精光,等待验收。孙膑则找来湿柴放在挖下的坑里用火熏烧,每日翻几次,把柴熏成了黑的,也等待验收。十日到,师傅叫他们烧水做饭。庞涓将又白又光的柴点燃后一直冒烟,而孙膑将“黑柴”点燃后,却不见一丝熏烟,而且火光熊熊(这就是“木炭的传说”)。最后师傅批评了庞涓,表扬了孙膑。
庞涓因嫉妒孙膑的才干,欲杀孙膑未遂,因此更加气急败坏,继而就杀死了一群羊。他见势不妙,便匆匆赶路走人。由于路途遥远,疲劳过度,在途中便就地睡着了。前面来了一群人,见他血迹斑斑,疑是杀人凶手,便抓了审问,得知实情后,人们将他乱打一顿,又有一壮汉拿刀将他砍死(在传说中,人们愿意将死了的好人说成没死,将活着的坏人说成已死),此地叫“马陵关”(在今太谷县境,距榆社白壁7华里远)。
被庞涓砍杀的羊头满地全是,一片狼籍。孙膑连夜将羊头都安在了羊身上,奇怪的是:羊一个个全活了。现在有的羊,头和身子颜色不一,据说就是因为当时天未亮将羊头给安错了。
除上述外,在民间流传着有关孙膑的故事、轶事或零散的一些小资料还很多。
三、对孙庞少年时期活动的分析和对孙庞两氏的籍贯及归葬的推测
史书载,孙膑(约公元前380—前325),战国中期齐国人。孙武的后代,曾与庞涓同学兵法,庞涓妒忌孙膑的才能,强加罪名,处以膑刑,因名孙膑。后齐国使臣协助他回齐国,任齐威王的军师,打败魏国,庞涓自杀。关于庞涓的身世未见记载。
说孙膑是齐国人,毫无疑问,因他多年在齐国,后又任军师,这样完全能说得过去。又说在少年时曾与庞涓为同学,可见他俩的住地相距应是不会太远的,是老乡了。由于当时的特定条件,应该是徒步行走,拜师也不会到太远的地方去,何况小杏山金厢寺又有那么高明的师傅,他们还能再到哪里去拜师呢?就这一点看,他们应该是榆社人,也就是说,他们的出生地在榆社或榆社附近,应该无疑问。
这里再做一下补充,孙庞到金厢寺拜师,是因有名师,可名师为何会在此处呢?先不依传说,也不要对古代推测,单就今天看,小杏山脉盘卧奇特,地势险要,景色幽雅,气候宜人。小杏山峰立于悬崖绝壁之上,雄伟挺拔;凌其绝顶,一望无际;远山起伏,欲吻云天;近山叠翠,层林尽染,好一派自然风光!在其左侧是金厢寺,寺院东北西三向山脉相连,南向为沟口,整体构成了盆地状,终年阳光绚丽,舒适温和,实在是块宝地,更是修仙养道之好去处,所以在这里藏了不少神仙。如果现在人们去观光一下,谁都会惊叹不已的。不必疑问,这里一定成就过名人,就是今人到那里居住也会大有益处的。
在今距北寨7华里远的西南方向有仰天村,该村有孙姓,现已延续了6代人;在此之前,孙氏在今左权县,未知有多少年代;在左权之前是在今太谷或其附近。那就完全有可能是今榆社白壁附近。如此孙膑死后就葬在了今白壁附近,这一带大概就是孙膑的故乡了。
据晋中文联副主席、作家、诗人陈瑞老师所著《散文集·长天数云录·榆下说榆》之六(第23页)提到: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上海人葛士达到榆社做知县,在榆期间著述了不少不朽诗文,如有“汉魏风骨”的《怀赵王》(石勒)、《孙膑墓》《箕城》等诗篇,铿锵有力,声动天地。其“孙膑墓”在今榆社县白壁附近。
在今距榆社县城东南方向30华里处有下赤土村,该村有庞姓,而且很多,据庞氏村民说,已是十分久远了。究竟有多久,谁也说不清。假如当年庞氏住处就在赤土一带或其附近,那么,庞涓就是这里的人了,或者是出生在这里。所以他死后就葬在了距赤土20华里的东南方向今将军墓村是很合理的,自然这一带就是庞涓的故乡了。
传说归传说。传就肯定有真也有假,还有可能是张冠李戴或误传。关于庞涓死在马陵关一说,多数是误传。应该是孙膑死后葬在了这里,因为这里有“孙膑墓”。也有一种可能,是因为马陵一战使孙膑更为有名望,人们就更加钦佩孙膑而藐视和憎恨庞涓,所以就将庞涓死的地方故意唤成马陵关(关:榆社人解释为“生死之关”,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如果活过去了,就叫过了关了;如果人死了,就叫过不了关。另一种解释则相反,即:人死了,叫过了关了;人没死叫没过关。两种解释,意思一样。这里指庞涓,一是说,他死了;二是说,因人们恨他而盼他死)。按传说,这也能说得过去。其实,庞涓绝对不可能死在这里,更不可能葬在这里。客观地说,庞涓既是自杀于马陵(假如在榆社马陵),必然要归葬于故里———今讲堂乡将军墓村,《榆社县志》(1999年印)有记载。孙膑应该葬于故里——白壁附近水磨坡一带,这里有“孙膑墓”。就归葬这一事看,无论孙或庞,都非常符合榆社人“树叶自往树根落”的乡俗,由此可见,孙膑和庞涓应该是榆社人了,确信无疑。
传说,当年孙庞到金厢寺学艺,二人行至高崖底相遇。按其方向说,孙膑由西(白壁一带,或今太谷境内)而来,庞涓由南(讲堂赤土一带)而来,这样,既符合传说,又合乎逻辑。
四、对史料的分析和对当时形势的推测
今榆社位于山西省中部,山西简称“晋”。晋:原为周初分封的侯国,都唐(今山西翼城),始国号为唐,后改为晋。先后迁都绛(今山西翼城东南)、新田(今山西曲沃西北)。其疆域为今山西大部,河北西南部,河南北部,陕西一角。公元前4世纪为韩魏赵三家瓜分。榆社属赵。赵国于前403年建立,都晋阳(今太原东南),前386年迁邯郸(今河北境内)。其疆域为今山西中部,陕西东北角,河北西南部,前222年为秦所灭。
桂陵之战发生于前353年,马陵之战发生于前342年,也就是赵国迁都邯郸后的第33年和第44年,为赵国初中期。孙膑生于前380年,是赵国迁都后6年出生的,桂陵之战时27岁,马陵之战时38岁,正当年。庞涓比孙膑稍年长(因传说结拜时,庞为兄,孙为弟)。
战国初年,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魏国首先强大起来。魏惠王(前369—前319年)在位时,魏国达到极盛。当时齐威王(前356—前320年)即位,他网罗人才,实行改革,齐国势力日盛。齐的强盛必然与魏国发生冲突,终于酿成了战国时期的第一次大仗——桂陵之战。此战爆发于公元前353年,魏军统帅为庞涓,齐军统帅为田忌,齐军军师为孙膑。这是因为魏赵互相争夺卫国而引起的。赵(国力相对弱些)夺去了魏的附庸——卫,卫从入朝魏而臣服于赵,魏遂举兵围赵都邯郸,赵求援于齐,魏齐大战终于爆发。
桂陵之战以齐胜魏败而告终,庞涓被擒。魏虽败,但魏惠王很快扭转了局势。于前344年,俨然以中原霸主自居。前342年,魏攻韩,韩告急于齐,齐威王又派田忌、孙膑率军攻魏救韩,直接向大梁进发。魏惠王派将军庞涓、太子申带兵十万迎战。孙膑深知魏兵强悍而轻敌,决定避开正面作战,采取退兵减灶,诱敌深入,设伏歼敌的战术。齐军后撤,使灶日减,以迷惑魏军,诱其上钩。庞涓追至马陵(今山东范县西南,笔者认为:今山西榆社东北),于是陷入齐伏兵包围之中。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溃,虏魏太子申,庞涓自杀,此战齐歼魏军十万之众,这就是著名的“马陵之战”。
这里有几个问题:孙膑、庞涓既是榆社人,又属赵国,为何到了齐国和魏国;孙、庞二人有恩怨,为何又偏遇于战场;桂陵一战,齐胜并擒了庞涓,为何又要释放庞涓;齐军退兵应退回齐国,为何要退至赵国;还有军需问题;孙膑为何又要拉这么长的战线;等等。
针对这几个问题,笔者作一些分析和推测:孙庞既是赵国榆社人,为何史书说是齐国人和魏国人。当时赵国国力相对弱小,魏国强大。不可一世的庞涓在赵国难以容下,他很想露露脸,出出风头,干点大事,能不去魏国应聘吗?因此他就成了魏国人了,孙膑的先辈孙武之才学过人,被伍子胥推荐到吴国作了大将,孙膑的才学和孙武可以说是齐肩的,如此之才不会不被人发现,而且定会有人举荐。这时的齐国也很强盛,威王又广收人才,孙膑自然会前去应聘干一番大事业,这是顺理成章的,而且后来孙膑成为齐国的军师,并且功绩卓著,齐国能不把他记载在齐国史上吗?所以,孙膑就理所当然(或顺理成章)地成了齐国人了。
关于孙庞二人的恩怨,庞涓自知才学不如孙膑,因心胸狭隘而不容人,才使手段骗孙至魏施以膑刑,从此二人结仇。桂陵一战两国偏偏派他们作战,这是为何?其原因是魏国派勇将庞涓为统帅攻赵,乃“一碟小菜”,蛮有把握。赵国一慌,必然求救于齐国,齐国的名将田忌做统帅,最为合适,再选派孙膑做军师则是如虎添翼。从派孙膑做军师这一点分析,应该是齐威王的意思,他明知孙庞有仇,偏派孙去,这也是统治者惯用的手段,因为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战争自然会强硬、恶劣,甚至残酷,齐威王还知道孙膑其人特别善于用兵,决不会出错,因此放放心心派他去了。
桂陵一战,结果就是齐胜魏败,庞涓也被擒,后又将庞释放,为何?孙膑这样做就好比诸葛亮“七擒孟获”一样,让其服帖,与庞相比,又显得我孙某如此宽宏大量,当然也不排除“榆社老乡”(榆社人的性格)这一说。可庞涓就是与孟获差不多,心里不服,还有心思再找机会决一雌雄,当然在孙膑心里也决不会输给他。十一年后终于爆发了马陵之战,二人再次相遇,这次他们又各自谋算着各自的“差事”。庞涓可能会想,桂陵之败那是因为孙膑耍了“围魏救赵”的把戏,而这一次,他凭借十万大军之优势,岂能让孙膑取胜不成?孙膑自然也有他的想法:你斗力,我斗智,胸有成竹。
按理说,孙膑退兵应退回齐国境内(今山东),不该退到赵国境内(今山西中部),而且赵国也不允许齐魏在赵的地盘上折腾。笔者认为:正因为孙庞二人都是赵国人,所以孙膑谋略着要彻底消灭庞涓及其10万大军,并将庞带回老家,也好安顿其后事,毕竟是老乡嘛,免得让世人(或外人)说我孙某如何如何不够意思——生怕坏了名声。从这一点看,就很符合榆社人的性格。估计这时的庞涓也想不了那么多,只有一个信念:紧追不舍,要报前仇——“桂陵之辱”。
赵国不但不反对齐魏战于赵,而且很支持这样做。原因是桂陵一战,齐国和孙膑救了赵,对赵有恩,赵好不容易有了报答的机会,并且又相信孙膑定会战败庞涓的(赵非常痛恨庞涓)。再一个问题是两军交战之费用(军饷)该从哪里供给。齐军不愁,赵国政府可能会秘密传旨让地方支援齐军,即使政府不出面,地方和老百姓也会出力出物相助的;而对魏军可就不一样了,大概庞涓要惨了。孙膑对此可能早有预料。这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嘛!还有一个问题,从战略上讲,为何孙膑要拉这么长的战线,这就好比“二万五千里长征”“四渡赤水”,还可以避其强实、麻痹对方和借助地方力量使之更有效地歼灭敌人,也正如毛泽东所说的一句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孙膑心里有数。
五、依今马陵地形推测古马陵地形
自青峪至郭家社50华里的一条沟(一般称之为“北寨沟”),实在是一处极好的军事要地,非常便于打伏击。
今马陵村南、北两向为石山,东北为沟河,西南向为土山梁,河水沿土山崖底向西南流去(见附图3)。根据今地形推测:北南两石山和东北沟河与今基本相符,唯有西南向与今不吻合,原土山梁应该是向南延伸,与南石山近乎相连,只空一窄狭旮旯,河水由此流过(见附图4),只是因为年长日久,土山梁被河水冲刷,便渐渐向北退去,河水自然也就从土山崖底流过了(见附图3、4)。这种推测与当地流传的说法基本相符,其它地形应基本不变,只是因为经历了2349年的风吹日晒雨淋,今比古的空间要大些。马陵地形为盆地状,图上面积约为 4cm×1.5cm,扎实地面积约为64000cm×24000cm,合640m×240m。推测古时地貌应该是灌木丛生,绿阴蔽日,野兽出没,鸟语花香,应属于或近似于原始森林状态,那时候绝对无人烟。
图3
图4
六、对马陵之战形势之推测
如上所述之地形打伏击是再好不过的了。庞涓绕今左权、和顺给孙膑赢得了时间,但本领超人而又十分自信和轻敌的庞涓自感又有强悍的大军,自会快马加鞭定能战胜对方,很难想到会陷入齐军的包围之中。既然给了孙膑这样一个机会,孙膑怎能轻易放弃,更何况原本就是这种打算。回到榆社,他会想起当年与庞涓在高崖底相遇结拜,并同在金厢寺学艺,后又结了冤仇。高崖底、金厢寺就在附近,这时候,他必然会想起鬼谷子老师说不定还健在金厢寺,又说不定老师会掐算出今日之事(马陵之战)来,也说不定还会暗中为我相助,等等。往事历历在目,很令他思绪不宁。今日一战,庞涓必死无疑,可是,和他毕竟是老乡嘛,又是同学一场,孙膑很是伤感……恩怨归恩怨,那是个人私事,还是要以国事为重。庞涓自然会想到过去的事,但与孙膑不同,他会更加恼怒,更加急于复仇,他不如孙膑善,要善怎会给朋友施以毒刑(膑刑)呢?庞涓由于急燥,对自己很是不利,反倒对孙膑大大有利,因为孙膑还能冷静,到此选择地形大概就是他的战略战术吧。
从作战路线看,孙膑由西南而来,定会兵分两路的,一路河北,一路河南,而各路又分两路:一路沿山梁行进,一路顺沟河走,这样,倘或万一遇到不测,也好相互有个照应。那日晚两路军各自安营,北路军在河北扎寨,称“北寨”(今北寨村名的来历),南路军在河南扎寨,称“南寨”(今南寨村名的来历),之后,探听到庞涓大军由东北而来,孙膑则将两路军同时沿山梁向东北马陵一带推进,呈包围状,并设伏(见附图5)。待庞涓大军到来时,孙膑即发起攻击,以歼灭之。
图5
具体地说,庞军之先行部队已进入马陵,孙膑会放其而过;但只要统帅庞涓进入马陵(主战场),孙膑即会下令攻之。庞涓的先行部队和尾随部队也不会溜掉,孙膑自有安排:在南北寨以下会留部分部队去消灭,马陵以上则会将马陵之流动部队继续向上移动以打尽。当庞涓与其主力进入马陵后,孙膑则会将马陵西南口至南北寨一条窄旮旯两端立即封口并消灭之;马陵西南口可令南石山和西土山两军合一向内攻;马陵东北口,可令北石山和南石山两军合一也向内攻;西北小口,可令北石山和西土山两军合一照样向内攻,最后余部即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向阵地。当然,先使弓箭,后使刀枪,用不了几下,十万大军犹如笼中之鸟,缸中之鱼,该死则死,该俘则俘(见附图6)。庞涓目睹全军覆灭之惨状,必然恼羞成怒,愧感自己不如孙膑,实在无脸见人,由于心理压力过大,承受不了,又因生性刚烈,“能胜不能败”的性格,只好自尽了之,马陵之战结束。
图6
七、对庞涓葬事的推测和“孙膑墓”的质疑同当今点滴线索
战后,摆在孙膑面前的严峻问题是对庞涓后事的料理。如果不打败庞涓,可能此人会没完没了。如今已经将其击败,也回到了故乡,就应该将其厚葬,即在庞的老家附近找块好阴地,让他安息。国事归国事,私事归私事。孙膑毕竟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学家,与庞涓曾经是老乡和同学,又是恩恩怨怨、打打杀杀、征战多年的老对手,还是同级别,孙膑还算是宽宏大量,讲仁讲义,做好了这件事情。而庞涓也决非等闲之辈,除有忌妒之弊和心狠手辣之外,毕竟还是位响当当的将军,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名家,也算是在榆社土地上出了个与孙膑近乎齐名的人物了。所以,后人将其墓称为“将军墓”,以示纪念。之后在这里又立了村庄,取名“将军墓村”,其名一直沿用至今(见附图7)。
当初孙膑38岁,至终还有17年(卒年55岁)。后来的事情未知,卒后又是如何葬在水磨坡附近,也未知,这都有待于考证。水磨坡在今山西太谷境内,清(1880年前后)时为榆社管辖,距今榆社白壁村有5华里远,这里有“孙膑墓”(见附图8)。
根据美国采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学会(ASHRAE)提出的标准,“冷水机房全年综合能效”在0.85kW/ton以下的为高效能机房,即COP值4.4以上,在1.0kW/ton以下的为需要改造的机房,即COP值3.5以下。可见本机房能效高于国内平均水平,在低负荷工况下,其COP值将更高。冷冻机系统运行能耗情况如表3所示。
听说,2005年春夏之际,曾有外地人到孙膑沟挖出六把剑,全是青铜所制。有一把已烂,估计是普通士兵用的;有三把已损,应是中级军官所用;有两把完好无损,一定是高级将领的宝剑。
由此可见,孙膑沟应该是孙膑居住过或活动过的地方,也很可能是“铸剑厂”或“练兵场”,或者是战斗过的地方,还说不定那两把上等的剑会是孙膑将军的。也可以想象马陵战后,孙将军就有可能定居于此(后人起名“孙膑沟”以示纪念),与鬼谷子隔岭而住;或者老师已死,他即在此守墓,以示孝心,等等。
还听说,2006年l 2月,曾有人到“将军墓”用仪器探测坟墓,欲掠文物,还未及探出文物所在,就被人惊走。
“将军墓”有这般吸引力,我们也应该动动脑筋,掂量掂量它的分量了。
八、曾经辉煌的榆社历史
关于对马陵之战及孙庞的历史记载是少之又少,很难查到史实。以上是笔者对一些地名、传说及地形等感到太奇巧了,因此产生了做文的动机。此文决非(也决无)定论,也决非笔者是榆社人就硬给榆社脸上贴金,等等。因为历史是客观的、公正的、实在的、无情的。对历史要尊重,要严肃,要冷静,历史毕竟不是文学,只是榆社这块土地太伟大了。这是因为:一是榆社历史源远流长;二是榆社地灵人杰,曾出过不少人才,同时也为祖国做出过巨大贡献。
远在原始社会,榆社就是华夏最主要的一块热土(宝地)。炎黄两帝相比,可能炎帝比黄帝的贡献还要大,炎帝的第八代传人榆罔在榆社生根、发芽,发展壮大,为华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后有商朝末年贤人箕子及其封地在榆社讲堂附近,战国兵家孙庞(假如)也算上,稍后的赵国名将廉颇在榆社居住或活动过并葬于廉村,还有人说汉建者刘邦也是榆社人,东晋大名鼎鼎的后赵王石勒就更不必说了,还有五代人“将相”王建立、清代举人张克睿、进士田福谦、户部主事张其信等,到民主革命时期涌现出的英雄、文人及仁人志士,更是不计其数。说到此,实在是令人激动。
结束语
激动归激动,但还是要冷静的。笔者只是将一些地名、传说、地形撮合起来加以分析、推测和加工整理而成文章。因学过点滴历史,对其颇有感情,即愿为历史做点事情,但决不狂做。如果此文能对历史研究起到一些启示,或者能暴露或显露出某些未考证的历史之蛛丝马迹,并能使之为突破口,可供史家研究之,那可真是太欣慰了。
如有不详的地方,尽请专家学者指正。共同为中国历史多做点贡献,谢谢!在此,即用一首小诗作为本文的结束语吧:
将军墓里炳风流,小杏山旁孙膑沟,
两寨北南相对望,马陵之战铸榆州。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