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比较分析视角的政商关系构建

2019-10-16孙启良

新财经 2019年15期
关键词:商帮双赢法治

[摘 要]商帮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示器,经过几百年沧海桑田的巨变,中国商人已经融入了现代化经济管理的大潮,具备了国际视野和战略眼光,但是政商关系和过去几百年相比较变化不大,某些方面甚至更加恶化。文章结合习总书记讲话精神,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探讨如何构建和谐政商关系,实现企业和政府的双赢。

[关键词]商帮;政商关系;法治;双赢

[中图分类号]D630政商关系是政治环境与法律环境的集中体现,政商关系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运营成败,对经济活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构建和谐政商关系有利于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用“亲”“清”标准界定新型政商关系,一经提出就引发了广泛的共鸣,为政商之间能不能接触、如何接触,指明了方向,增强了信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需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用实际措施来营造和谐有序的营商环境。

1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必要性

1.1 中国商帮兴衰的历史逻辑

商帮的形成具有明显的地缘关系因素,它们的兴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区域经济的繁荣程度,商帮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示器。本部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商帮进行探究。

(1)晋商的兴衰。晋商崇尚“学而优则商”,以学保商,重视信誉,在历史上独树一帜。明朝初期的“开中制”政策提供了晋商转运军粮和煤炭的商机,晋商因此发家致富,清朝取消“开中制”引发了晋商产业的衰败。晋商还做海外贸易,清政府为了减少贸易纠纷压力,重新实行“海禁”政策,迫使晋商放弃了海外市场,晋商从此迅速败落。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朝政府不断向商人勒索,晋商承担了巨额的战争赔款,对清政府的信任日益下降,拒绝参与创建招商银行,失去了自身的现代化转型机遇,逐渐销声匿迹。

(2)徽商的兴衰。徽商吃苦耐劳,贾而好儒,崇尚诚信经营,有“徽骆驼”之稱。“纲法”鼓励徽商转运军需粮草,使得他们几乎一夜暴富。徽商特别重视运用官府的关系扩大商业规模,最典型的当属胡雪岩,依靠左宗棠这棵大树大发战争财,左宗棠升迁到哪里,胡雪岩的生意就做到哪里。左宗棠去世后,其政敌清算旧账,胡雪岩的商业帝国一夜之间轰然倒塌。徽商依靠“纲法”政策发家致富,其后大多置办房产田产,而且生活日渐奢靡,在太平天国运动的长期冲击下,徽商日益衰落,“纲法”取消后更是一蹶不振。

(3)湖商的兴衰。丝绸曾经是湖州的王牌产业,湖商发家致富的关键是赶上了丝绸的市场机遇。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允许英国人从中国大量采购生丝,湖州生丝以其物美价廉得到英国商人的青睐,湖州商人因此发达。当国外机械化时代来临时,大多数湖商坚持手工业的生产方式,清政府限制甚至打压湖商的机械化生产,手工生产的丝绸制品由于人力成本高昂,在国际贸易中并没有价格优势,逐渐失去了国外市场,导致了产业的失败,湖商辉煌不再。

(4)广州帮的兴衰。康熙时期实行开海贸易政策弥补战争对经济的破坏,促进了货物的流通,沿海宁波商人、广州商人通过海上贸易赚得了财富,乾隆帝实行“一口通商”的闭关锁国政策,把广州作为唯一通商口岸,促进了广州商帮的形成。鸦片战争后,广州十三行代理了全国的海外贸易,广州帮达到鼎盛。而十三行每一家行商背后都有官僚支撑,要做好生意就要满足官僚集团腐朽奢侈的生活享受,官僚集团的幕后博弈导致十三行不能集中力量与东印度公司相抗衡,最终毁于列强的炮火。

(5)宁波帮的兴衰。宁波,三江汇流,面向东海,远离政治旋涡,先天具有国际贸易的区位优势。“宁波帮”形成于明朝,崛起于五口通商后的上海,至辛亥革命后达到鼎盛。唐宋以来宁波商人就依托上海大做海外贸易,近现代以船坞、航运事业发达起来,从产业到管理制度,在中国商业史上创造了无数个第一。宁波帮曾经依靠商会强大的号召力及影响力,成功抵御列强资本的压榨,自发保护了船坞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宁波帮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广泛的社会关系,强烈的时代意识和鲜明的爱国情怀。比如张静江、邵逸夫,船王包玉刚都是宁波人。宁波帮的足迹遍及天下,在北京有“宁波村”;在欧洲、非洲甚至在战火中的中东地区,到处都有宁波帮的身影。得益于“工商皆本”的传统,诚信、团结以及现代商业意识,通过长期的大发展,宁波帮成为中国极具影响力的商帮。

这些商帮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以晋商、徽商、湖商和广州帮为代表,它们具有鲜明的特征:第一,商帮和政府的关系依存度较高,成也政府,败也政府。第二,专注于传统优势行业,以勤劳刻苦兴旺发达,以奢靡享受败家毁业。第三,没有现代化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组织结构松散、凝聚力不强。另一类是以宁波帮为代表,不依靠官府,能够团结互助、与时俱进,不断地开拓创新,具有现代化经营管理知识,依托地缘优势大做国际贸易,主观上降低了明清时期海禁政策的不利影响。

纵观中国商帮兴衰史,经济政策越开放和包容,市场越广阔,商帮越兴盛,经济就越繁荣;经济政策越封闭,市场越萎缩,商帮越衰落,经济越不景气。特殊经济政策造就了商帮,而封建王朝根本上奉行的是重农抑商的关系策略,政府与商人处于对立或者博弈的状态,政商关系要么疏离不亲,要么混浊不清,最后引发了许多商帮的衰落。

1.2 反腐败与扫黑除恶运动的镜鉴

现代商帮无孔不入,许多地方的政商关系浑浊不清。四川形成官商勾结,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政治利益与经济利益连环输送的利益链,江苏一些领导干部与老板之间保持相对稳定的关系圈子,进行封闭式权钱交易,河北个别领导干部与企业老板结成利益纽带。官商勾结的环境下,重大项目建设私相授受,以邪压正,周永康与四川汉龙集团的勾结就十分典型。政商关系浑浊不清损害了市场经济活动的机会公平,严重威胁区域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

1.3 和谐政商关系的维度

以上案例表明,在政商关系上,无论是“疏离不亲”还是“浑浊不清”,都会损害市场活力。不亲,导致企业家对政府的新政策不信任,影响政策实施效果;不清,就会有官员进行权力寻租,企业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也容易对官僚集团形成路径依赖,限制企业自身的发展。特殊政策固然能够造就商帮一时的繁荣,而能够长期兴旺发达的是那些具有主动创新精神、团结自强的团体。企业要做到基业长青,区域经济要持续繁荣,必须要增强企业发展的自主性和创新力,把握好“亲”和“清”两个维度。

2 “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内涵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本质上就是要让政府与市场优势互补,共同促进经济发展。亲,就是要求领导干部坦荡真诚地同企业家接触交往,尊重和关心企业家,引导企业因地制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对企业家而言,就是同经济管理部门多沟通多交流,满腔热情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清,就是要求官员廉洁自律、依法行政,同企业家的关系要清白、纯洁。对企业家而言,就是要洁身自好、走正道,做到在法律框架内干干净净做生意。

3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策略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和谐营商环境应坚持法治思维,优化政治和法律环境,弘扬优秀商帮文化,传承优秀企业家精神。

3.1 加强立法规范政商关系

立法是法制的源头,加强立法一定程度上能够撇清利益纠葛。一是立法规范政府权力运行。要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原则,立法限制行政审批权,强化人大立法审查机制,依法对政府涉企立法进行合法性审查,限制政府的市场干预行为。可以细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进一步明确政府履行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职能的权力边界,避免对市场活动形成过度干预。二是要完善政府行政干预法律规范,让政府干预市场活动有法可依,有法可循,从法律上杜绝政府任意调控的行为。三是完善企业产权法律法规。结合“双创”政策适时出台企业财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重点完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规,扩大技术引进、设备更新换代等方面的税收优惠力度,鼓励创新型企业提高科研投入和劳动生产率。

3.2 完善法治监督体系

完善法治监督是依法行政不可或缺的一环。一是强化内部监督体系。应该健全现行审计组织结构,实行垂直领导,组建中央、省、市、县四级审计机构,把懂专业的监督、纪检、 检察、 会计、审计、税务等领域的人员吸纳进巡视工作队伍,增强审计预警能力。重点审计领导干部经济收入,促进领导干部财产公示制度落实,对政商交往中的各种利益问题实现有效监督防控。二是强化民主监督。依法赋予民主党派更多的民主监督职能,强化各民主党派监督政府的事权、财权,改进其民主监督方式。加强人大、政协委员的法制监督力度,使代表委员监督与民主党派监督形成合力。三是强化社会监督。应建立舆论监督、社会公众监督平台,赋予媒体从业人员舆论监督职责,随时接收处理反映政商关系的各种负面信息,促进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3.3 严厉打击官商勾结现象

依法惩处权力寻租、行贿受贿等行为,对不法之徒形成震慑。对家庭裙带官商模式下的违法违纪行为,要坚决遏制,同时严格落实新时期官员选拔标准,对那些经济问题不清的干部限制使用。对黑恶势力威胁基层政权、干扰市场机制运行的现象要严厉打击、一查到底,保障市场机制的公平公正。

3.4 强化服务型政府建设

应该强化简政放权,树立现代化的政府威信。第一,基于区块链技术思维,搭建区域协调统一的政务服务平台,持续简化行政审批、业务申请和办理程序,让广大企业尽可能通过网络远程辦理各种证照、项目申报审批等事项,把群众满意度放在工作考核重要位置。第二,建立以工商联为桥梁纽带,财经智库、企业、工商、财税、金融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沟通协商机制,定期对企业的需求进行调研会商,促进经济政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第三,主动引导商帮做好商会建设。各地民建、贸易促进会应该积极引导商帮加强自身团结协作,弘扬“诚信、务实、团结、创新、发展”的价值理念,传承敢吃天下苦的艰苦奋斗精神,把商会建设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合力向产业链上游移动,实现区域产业自我完善,共同抵御贸易战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4 结 论

构建和谐稳定的政商关系有利于经济的持续繁荣,其关键在于依法行政、优化政务服务。在贸易战愈演愈烈的国际环境中,也要加强商帮文化建设、家风建设,弘扬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促进商帮的团结互助,共同实现产业链的安全完整和区域经济的持续繁荣。

参考文献:

[1]郑永年.避免过分理想化的政商关系[J].人民论坛,2015(3):18.

[2]胡艳超.李靖怡.美国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活力的主要做法[J].智慧中国,2017(7):33-36.

[3]沈蓓绯,邓建高.美国联邦政府制度反腐设计中的法律建设[J]理论视野,2014(9):66-69.

[4]王俞现.中国商帮600年[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孙启良(1987—),男,汉族,安徽六安人,MBA全日制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猜你喜欢

商帮双赢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中国茶叶商帮群体概貌
驰骋西北的平阳商帮
从中法身税交涉看近代旅越闽粤商帮的利益诉求与历史演变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明清十大商帮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德资双助 老少双赢
老少同住 双赢选择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