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思维的动态分析:基于生成-选择模型的思考

2019-10-16师保国李乐

人民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选择创新思维培养

师保国 李乐

【摘要】创新思维是创新素养的核心。对创新思维我们不仅可以做静态的结构分析,也可以做动态的过程分析。基于生成一选择模型,创新思维的生成是一种包含了信息提取、远距联想、心理组合等众多日常认知活动的过程,它与个体的创新意识、认知成分和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而创新思维的选择则是为达成目标而在生成的结果中挑选出最有价值想法的过程,它取决于创新者本人以及外界如何对创新产品进行评价。学校教育不仅应重视创造性作品的生成,还应重视对创造性作品的选择,据此,文章最后从如何帮助学生生成创意和选择创意的角度给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创新思维;生成;选择;评价;培养

【作者简介】师保国,“学习与认知”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教授;李乐,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100048)

从动态分析的角度看,创新思维过程至少涉及生成与选择两个阶段。一个新颖有价值的想法最终被人们认定为具有创造性,不仅是因为某人生成了这一想法,而且还因为人们选择了这一想法。因此,学校教育不仅应重视创造性作品的生成,还应重视对创造性作品的选择。

一、创新思维产生的过程:从创意生成到创意选择

现实中,人们想要完成一项创新活动,首先必须产生大量的想法,再从这些想法中确认和选择出最具创新性的想法。一般来说,创新思维或创造性思维产生的具体过程包含创意生成(idea-generation)和创意选择(idea-selection)两个阶段。生成是指创新者产生大量的想法,形成远距离的关联,提出多种可能的问题解决方案,需要人们不受限制地去进行思考,是一个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为主的过程。选择则意味着要从生成的大量想法中筛选出某些具体的创造性想法,通常要先进行综合的分析评估,进而选定,是一个聚合思维(convergent thinking)为主的过程。

(一)创新思维的生成阶段

创新思维的生成并不是天降灵感、毫无准备的思如泉涌。事实上,在新想法生成之前还有一系列的准备阶段,包括提出或发现一个问题,获取相关的知识基础和信息材料,以及思考、顿悟或酝酿。通常情况下,人们更容易注意到顿悟现象——它看起来具有灵光乍现、茅塞顿开的突然性,很容易给创新笼罩上一层神秘色彩。例如,众所周知的“王冠问题”,传说是阿基米德在冥思苦想很长时间之后坐到澡盆中,突然由水的外溢而顿悟出解决方案。这一创新想法的生成过程听起来非常神秘且具有戏剧性,然而其真实性也备受质疑:由于水的表面张力的存在,借助浮力原理精确测量王冠排出的水量是很困难的(Sawyer,2013)。

根据大量的科学研究,我们主张创新思维的生成并非一种不可解释的神秘过程,而是包含了=众多日常的认知活动,如提取记忆中原有的信息进行远距离联想,在心理层面进行组合,进行类比迁移或分类归纳等,通过这些过程创造者就能够产生和外化出“前发明结构”——即创新产品的雏形(Finke等,1992)。当然,这些过程离不开从新的视角去发现问题、学习了解与问题相关的知识和信息以及给大脑—定的时间去酝酿加工这些信息。

(二)创新思维的选择阶段

创新思维的生成并不意味着创新过程的完结,在得到一个最终的问题解决方案之前还需要经历选择阶段。创意选择是为达成目标而挑选出最有价值的想法,可以说,创新表现的最终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阶段。

选择权的执行来自两个方面,第一是创新者本身,即根据自己的认识标准进行选择;第二则是社会大众、领域专家、期刊编辑、评审委员等外部“范围”,他们会根据更为权威而客观的标准对创新思维的表现及其产品进行评价,进而作出选择。换言之,在创新思维的生成阶段,个体会产生一些原创性、零散、不完整、简单的想法或观点,但为了达到创造性的两大基本标准(即新颖性和有效性),这些原始粗糙的想法还需要通过选择过程进一步挑选、精炼和完善,这个过程类似于一种过滤的过程,目的是为了提高输出结果的质量,使其具备新颖性和有效性。

(三)创新思维生成与选择的关系

创新思维的生成与选择是序列的还是并行的?人们的看法不尽相同。一般认为两者可能是相互合作、共同发挥作用的,只是在不同的阶段和时刻,各自参与的强度不同。在创造性思维的开始阶段,生成过程参与更多,因为此时问题情境还没有被明确定義,需要进行探索和假设去产生大量想法。而选择阶段会更多地参与此过程的后半部分,去挑选出符合要求、比较完善的想法。

例如,教师布置学生写一篇有关秋天的作文,选题过程学生首先要产生大量的、各种各样有关秋天的想法——收获的,萧条的,凄凉的,或是诗意的,这是生成阶段。紧接着学生需要从众多的想法中挑选出符合新颖性和有效性标准的一个作为文章的主题,教师则要根据自己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作文是否具有创意进行评价,这都属于选择阶段。

关于创新思维的生成有大量研究且相对比较成熟,但是对于创新思维选择阶段的研究却比较少,不管是在研究还是教学领域中该过程都没有被充分重视。其实,在创新思维过程中,选择可以说是—个决定阶段。即使个体产生了很多有价值的、新颖的,甚至可能会产生重大影响的创新想法,但是如果创新者没有把它选择出来,或者创新者选择出来了却没有得到领域专家或社会大众的认可,那么这个创新想法也很难落地。所以相比于创新思维的生成,选择阶段也同样重要。

二、影响创新思维生成-选择的因素

(一)影响创新思维生成的因素

创新思维的生成是创新活动或创新成果的先决条件,我们必须清楚哪些条件能够促进创新思维的生成,哪些条件又阻碍了创新思维的生成。以下主要从个体创新意识、认知成分和环境因素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对于个体来说,如何理解创新或者创造力,即创新意识,直接决定着个体是否会从创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Wieth等人(2018)在调查大学生如何理解创造力时发现,83名被调查者中有50人将创造力与艺术、音乐、设计或者时尚联系在一起,仅有23人认为创造力可以是日常生活中任何形式的问题解决。当研究者询问“为了取得成功,各行各业的人有多需要创造力”时,90名受访大学生基本上一致认为画家、音乐家、艺术家和建筑师等职业更需要创造力,而牙医、水暖工和会计等职业则不怎么需要创造力。然而实际在不同程度上,所有职业都需要从业者在面对问题时首先产生大量“可能”的想法,进而再通过选择找出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其次是影响创新思维生成的认知成分,这里举两个例子。第一个是远距离联想,它是指将两个相距较远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重组以产生新想法的能力。一般而言,将两个相距较近的概念联系在一起时很少能够产生创新的想法(如把铅笔、橡皮联想为带橡皮的铅笔,这类想法生活中已经非常常见);而将相距较远的概念联系在一起时却能产生十分具有创意的想法(如把算盘和饼干联想为算盘模样的小饼干,可能就会有一定新意)。从这一角度而言,跨时间、跨空间、跨类别范畴距离越远,越可能产生新异的概念联想。第二个是类比迁移,科学的进步很大程度上都源于类比,比如从闪电到电,从水波到声波,从地球两极到磁铁。借助于这一认知活动,人们可以从当前问题或范例中总结出本质规律,将本质规律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出新的想法和问题解决的思路。

最后,尽管个体内在因素是决定能否生成创新思维的主要影响因素,但环境因素的支持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以教学环境中存在的影响因素为例,强调标准化测验的标准化教学体系,由于往往强调问题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即便是相对灵活的文科题目亦是如此,就更容易导致学生死记硬背从而使思维固化,很难生成创新思维。此外,如果在学校环境下学生不得不面对和接受设定的问题和方向,很少有机会解决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问题,这也可能成为阻碍创新思维产生的一个因素。相当多的研究表明,相较于给定的选择或者被迫去进行的活动,人们对于自己选择的活动会表现出更多的兴趣和内在动机(Dudek&Cote,1994),有助于产生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二)影响创新思维选择的因素

影响创新思维选择的因素需要从两个角度考虑:一个是创新者本人对于其想法的选择,再者是外界的选择。

首先从创新者个人选择来考虑,很多情况下创新者不是不能生成具有创新性的想法,而是即便产生了非常具有创新性的想法也不一定能够把它们选择或保留下来,最后被选择出来的那些想法往往不是最具有创造性的。为什么人们会选择不怎么具有创意的想法呢?Amabile(1996)给出了一种可能的解释,她认为这是由于个体忽视了创造性想法的核心特征即独创性,而将重点放在最安全的选择上。一个想法越有高水平的创造性,其不确定性就越大,由于不清楚这个想法是否能够实现或导致失败、社会排斥等消极后果,出于安全考虑个体会倾向于选择主流的想法而牺牲创造性的想法。Blair等(2011)总结了人们在选择想法时会考虑到的几种属性:冒险性(失败的可能性越大越冒险)、容易理解性、独创性、想法的完整性、社會规范一致性、成功的可能性、实施的复杂性、实施的成本(人力、物力和财力)、想法的复杂性、是否有益于社会大众、是否能够产生预期的回报。此外,创新者自身的人格特征也会影响到创新思维的选择。Silvia(2008)在研究中让被试完成一些创造性测验,并选择出自己认为最具创新性的两个想法,接下来也会请三位评分者进行评价和选择。结果发现,在经验开放性人格特质上得分较高的被试所选择出的两个最具创新性的想法与评估人员选择的结果更接近,而尽责性高的被试则恰好相反。

除了创新者自身会对生成的创造性思维进行评估和选择以外,外部环境或“学界”更会对个体选择出来的想法进行再评估以决定其是否真正新颖、有效,能否进入真正高水平的“创新”领域(Csikszentmihalyi,2015)。这里的“外部环境”从广义上来讲应该有两个层面,第一是社会大众,例如全世界的所有消费者决定了某种饮料的新配方是否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创意。第二是具体领域的少数权威专家,例如每届诺贝尔科学奖就是由科学界的部分权威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科学研究的最新成就进行评选。另外,选择标准也是影响选择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如是否可操作、是否具备普遍性、是否有可以发展的潜力、是否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力、风险有多大、成本代价有多大等,选择时可能需要依据某几个方面去判断,也可能要综合所有的方面去判断。

三、创新思维的生成-选择对教育的要求

(一)如何帮助学生“生成”创意

培养创新意识。现代社会是一个倡导创造力的社会,大到国家战略发展,小到个人人生成长,唯有刨新才是制胜的关键。培养创新思维,应当从小树立起儿童积极的创新意识,让他们明白创新不仅仅是少数杰出人物的责任,更是我们每个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具体来说,其一,可以在校内开展名人故事分享会,讲述科学家、企业家、艺术家的创新成长之路,让学生深刻体会创新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其二,可以组织创新竞赛活动,例如美术创作、音乐创作、写作创作、手工创作、小发明等,尽可能全面,照顾到不同专长的学生,有效调动起所有学生的创新意识。

增强认知能力。学生创新思维的认知能力不仅是今后发展过程中创新思维生成的关键,更是日常学习中问题解决能力的体现。认知能力的增强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进行训练。如提供适当的案例,启发学生尝试在看似不可能的事物问寻找联系,相似事物问寻找区别;针对某个话题或问题,组织头脑风暴式的小组或课堂讨论,促进观点问的相互碰撞、相互启发;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刻意从多个角度出发,不论对错,提出多种可能的方案。

提供创新环境。个体都是存在于环境之中的,创新思维的萌生也离不开环境的滋养,良好的创新环境不仅提供了创新的机会,还营造了创新的氛围。教师作为学校创新环境的建设者,应当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有助于创新思维生成的环境。例如,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适当的自主权,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与学生建立平等自由、相互协作的关系,一起探索发现问题,讨论并解决问题;通过构建宽松平等的课堂环境促使学生产生积极情绪,也有利于学生的自由思考。

(二)如何帮助学生“选择”创意

鼓励理性冒险,培养学生自我肯定的能力。自我肯定是维持自我完整性的一种需求,当个体自我完整性受到威胁时会倾向于贬低自己,拒绝不确定的信息。因此,自我不肯定的学生往往倾向于贬低或否定自己,从而拒绝不确定的选项,不敢冒险;自我肯定的学生则更趋向于接受自己,选择具有创意的想法或行为。学生的自我肯定与否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以往的经验以及教师和家长的态度,经常遭到教师和家长的否定、质疑、嘲讽的学生会将这种观点内化,认为自己就是无能的,想法是很愚蠢的。而那些经常得到教师、家长鼓励与支持的学生则具有积极的自我肯定倾向,只有自我肯定才敢于创新,敢于冒险,敢于表达。具体来说,我们需要注意识别学生的创新性想法,奖励创新性的成果;鼓励学生理I生的冒险选择,允许犯错;不嘲笑讽刺学生的提问,尊重不寻常的想法和方式,允许学生表现独特怪异;不刻意强调传统而牺牲创新想法,鼓励学生坚定想法,肯定自我。

适当放宽标准,让学生更多的想法变得可能。一般来说,创新思想总是不拘一格,甚至有违传统,因此越严苛的标准越可能将创新性的想法过滤掉。教师就像选秀节目中的导师,不能仅仅依照严格的节目要求去评价选手的作品,应当独具慧眼,让选手有机会展现更独特更优秀的作品。例如,1000字的标准作文可以给优秀,50字的短诗也可以给优秀,判定作文优秀与否不仅仅依靠它是否符合字数标准、写作要求,更多的是体现出它的创新以及思想内涵。

培养教师自身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对学生创新行为与作品的评价主要取决于教师正确积极的创新意识,即教师如何看待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新颖的。固执、刻板的教育者不会看到学生创新的一面,而具有创新思维的教师则善于发现学生的创意。因此,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并发现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在生活中培养自己发散思维的能力,看待问题要多角度全方位。同时,还要紧跟时代发展,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系统,多与学生和年轻同事交流,消除代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创意与想法。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571138)和北京市属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资助项目(TJSH20161002801)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 邢星

猜你喜欢

选择创新思维培养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飞机燃油系统对多路输入信号源选择的方法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