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旅游经济优化升级推进路径探究

2019-10-16王昌燕

新财经 2019年17期
关键词:旅游经济乡村自媒体

王昌燕

[摘 要]现阶段如何加快推进乡村旅游经济的平稳发展和优化升级,成为农业生产者、政府管理者以及各界相关人士的共同命题。文章正是基于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与探究,分析其中的内在逻辑与处理办法,也希望给予当今社会中的农村旅游经济以更深的思考。

[关键词]乡村;旅游经济;自媒体

[中图分类号]F320.3

1 前 言

随着我国的政治和经济生态进入新时期,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化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而在这一时期中,新的经济模式与经济手段应运而生,并逐渐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在传统的农业体系中,农村经济依附于农作物的种植、生产、加工等环节,而现阶段乡村旅游经济却是异军突起,成为了农业经济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的根基,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命脉。不论是党和国家,抑或是普通的民众都将农业经济摆在了国家发展过程中重中之重的位置之上。党的十九大更是提出了乡村振兴发展战略。

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那么顺应着党和国家的政策步伐,越来越多的农民也开始探索新的创业道路,将农业与旅游业紧密地联合起来,从而大大促进了乡村旅游经济的迅速发展。

当然由于这一种经济模式起步较晚,经济运行方式还未能趋于成熟,因此在发展道路上还存在着许多的弊端与问题,这就更需要各界人士集思广益,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究出更加适应时代发展与现实需要的有效途径。

2 乡村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科技与经济的高速发展不断推动着新兴行业的产生与传统行业的转型与升级,当然这其中也有不同的行业相互融合与渗透,从而开辟出了新的经济模式。乡村旅游经济便是其中典型的代表,这一新的生态经济兼顾着农业与旅游业的特点,使传统的三农经济焕发着新的活力与生机。在我国的现阶段里,农业经济依然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三农问题也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最为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正是切合了时弊而探索出的极佳出路,极大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并且优化了农村的环境。但是正如上面提到的因素,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中也是存在许多问题的,这些问题牵制甚至是阻碍着乡村旅游业的进一步优化与提高。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2.1 乡村旅游业从业人群自我发展意识欠缺

中国的农村人口一直占据着总人口数量中非常大的一个比例,但是相对于城市居民或是城市的常住人口,其文化素养还是相对较低的,许多的农民都未受到过高中及以上的教育。尽管农村的教育普及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但是总体而言还是比较落后的。这就造成阻碍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障碍,即农民由于文化教育程度较低而缺乏自我发展的先进意识,对于新兴的创业形式或者是新的农业模式还存在着一定的质疑与抵触,当然即便他们能够在自我意识上加以接受和改善,但是实施起来也是具有相当大的困难的,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文化水平以及技术手段上的限制,因为他们可能对于农业劳动具有娴熟的技巧与能力,但是如何进行旅游经济的推广与宣传仍然是十分困难的。而且将农业与旅游很好地结合起来也是需要经过专业地分析以及技术上的支持的,这些都是农民群体亟待解决的问题,因而限制了乡村旅游经济的进一步优化。

2.2 乡村旅游品牌缺乏,吸引力与影响力有限

就目前而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态势是远远比不上传统旅游业的,毕竟依附于自然风光或是人文历史的传统景观具有很广泛的受众群体,而乡村旅游业所能够辐射的范围还是较小的,一般只会吸引当地的游客而不能有更大的号召力。且乡村旅游由于具有环境上的限制性,因此其主要活动和模式也只是具备一些当地的特色,但是在整体上可以说是大同小异的,不太具有典型性和突出性。当然还有一部分的原因是相比于大型旅游风景区,乡村旅游业无论是内容实质还是宣传统筹的投入都是相对较少的,因而整体而言,乡村旅游的宣传促销认识不足,投入不够,力度不强,缺乏系统性、科学性的问题,整体宣传促销的合力尚未形成。所以这一因素也是对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和优化有着阻碍的效用的。

3 推进乡村旅游经济优化升级的措施

3.1 优化生态环境,创造特色旅游项目

乡村旅游最大的特色便是依赖于当地特有的人文与自然环境,从而给予游客返璞归真,平易质朴的旅游感受。所以相比于大型旅游景区而言,将自身的生态环境与乡村气息规划和利用好,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并取得理想的旅游经济的效果。这一举措的实施需要的是相关政策以及乡村旅游业从业人士极力地配合与实施,只有这样才能将本地特色的项目以及景点更好地推广出去,从而实现乡村旅游经济的优化与升级。可以看到凤阳小岗村正是遵循这样的方法,从而大力地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并收获到良好的成效。小岗村隶属于安徽省凤阳县,位于滁州市凤阳县东部25千米,是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农村改革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便源起于此。小岗村干部与村民正是利用了这样的历史渊源与人文环境,不断地进行建设与宣传,从而使得小岗村在乡村旅游业起到了良好的表率作用。小岗村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已经成为全国十大名村之一,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沈浩精神起源地、中国幸福村、中国乡村红色遗产名村、全国旅游名村、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这是乡村旅游经济非常典型的案例,而其主要措施便包含着优化生态环境,创造特色旅游项目。

3.2 运用自媒体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与推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媒体形式已经遍及各行各业中。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传播与宣传方式,在乡村旅游业中也能起到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因为依赖于自媒体的传播,可以便捷地将乡村旅游当中的一些特色的项目以及有趣的农家生活广泛地推广到受众群体当中去,有利于游客对于乡村旅游有更深的和细致的了解。并且这种方式简单易行,前期实行时对于设备或技术的要求也不会太高,需要的则是从业者花费一定的时间对于素材进行精心地选取,对于自媒体上传的内容有一定的保证,从而才能吸引游客的关注,达到宣传与推广的目的,真正的实现乡村旅游经济的优化与提高。在这一方面,许多从业人士都已经付出了实践,像是近期在网络上引起热议的“华农兄弟”,便是通过自媒体方式进行乡村旅游以及农产品销售的典型代表。“华农兄弟”是由两个人组成的,他们的主业是竹鼠养殖,日常空闲时间会拍视频上传到网上,分享一些竹鼠养殖经验和农村生活。他们通过高质量的趣味视频,引发了广泛地讨论与关注,从而带动了其本身的竹鼠养殖的事业,不僅如此,还带动了当地农户的养殖与产销事业,并极大地推动了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可谓是一举多得。而这种良好成效的形成固然离不开其本身的良好环境与生态项目,也离不开以自媒体为媒介所进行的宣传与推广。

3.3 依赖政策倾斜,着力引进相关人才

如上所言,中国政府始终把“三农”问题摆在很高的位置。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便提出了乡村振兴的战略。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后,又公布了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这些战略目标与原则都在昭示着新时期的农民需要以更好的姿态与更创新的意识来跟随党和国家制定的政策,并且依赖于农业政策的倾斜,更加有力地解决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比较突出的就是人才引进的问题。由上面分析的农民以及乡村旅游业从业者的文化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对于许多技术性以及战略性的问题都很难以进行合理地规划与统筹,这就很需要相关的专业人士以及优秀的青年创业者出谋划策,从而更好地促进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与优化。农业与旅游业的整合是很具有现实意义的,在当今中国更是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国家的政策对此也是极力地倡导与鼓励,有鉴于此,则更是需要大力引进人才,不断优化升级,推动其更好更快发展。

3.4 加强对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吸引游客

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乡村建设的重要方面,基础设施的完善有助于促进乡村建设高效科学发展。在设施基础完备的情况下,能够提升乡村形象,增强乡村旅游对游客的吸引力。乡村建立特色旅游品牌需要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完善生活基础建设,促进乡村旅馆开设,有助于乡村建立长效的特色旅游品牌吸引游客留宿。加强旅游经济对乡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在进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时可开设特色民宿,在体现乡村旅游建设特色性的同时也增加了乡村人民的收入来源,保障了乡村特色品牌的实效性。

3.5 完善乡村周边交通网,增加乡村旅游通达度

交通作为旅游建设发展的重要方面,乡村旅游建设的发展必须与交通网完善为重要前提。加强对乡村周边交通路线的规划及管理,使乡村特色旅游景点交通连贯性,从而增加乡村特色旅游的知名度及高效性,帮助游客规划好旅游线路,有助于吸引游客进行乡村旅游。另外,完善乡村周边的交通网,增强各大城市到往乡村的交通通达度,有助于提高乡村联合城市协同进行旅游建设。促进乡村特色旅游便利性,使乡村到城市之间的时间缩短,从而帮助游客更高效地进行乡村旅游,吸引更多游客提高乡村经济发展。同时,又增加了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联系,提高乡村旅游的知名度。

4 结 论

“三农”问题是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而乡村旅游经济的优化升级又是现阶段许多乡村自主创业,自谋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政府政策的支持与从业人士的努力以及专业人才的引进,相信未来我国的乡村旅游经济将会发展得越来越好。并且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伴随着极强的正向的外部性,不仅能够带动从业人士和农民收入的增加,还会对环境的保护与生态的建设起到十分有效的作用。这也正是响应着国家的号召,绿水青山即是金山银山,在不断地进步与发展历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达到自然与经济的共同繁荣。

参考文献:

[1]隋明,张阳,荣加超,等.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经济产业的优化升级[J].现代农村科技,2019(6):93-94.

[2]左晓娟,于勇.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供给侧优化研究[J].乡村科技,2019(9):56-57.

[3]李玉新,吕群超.乡村旅游产业政策演进与优化路径——基于国家层面政策文本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8(10):118-124.

[4]趙诗源.智慧旅游视角下海南乡村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路径研究[J].经济师,2018(9):183,185.

猜你喜欢

旅游经济乡村自媒体
论生态文明格局下江西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
湘西州浦市古镇发展旅游经济的思考
我国城镇化进程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
浅析当前乡村财务管理模式的
小学生好奇心与创新意识的潜在联系
话剧《乡村》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蚌埠市智能旅游与人文环境多元化调研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MSU:东兰辛“乡村”里未来的公关小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