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情境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2019-10-16李世林
李世林
摘 要:情境教学是指以学生周围的环境、元素为教学工具,创设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场景,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认识、学习语文知识,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它最大的优点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旦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有效激发出来,就会爆发出无穷的学习动力,就会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充分挖掘自身的学习潜力,教学效果当然比较理想。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有效性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新课改的必然趋势,也是广大语文教师坚持不懈追求的教学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思路,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主动思考、积极探索,从而高效地完成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下面我将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一点自己的理解。
一、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思维不停运动的结果。可以说学生思维的活跃度是判断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用问题点爆学生的思维,问题保持思维的鲜活性、灵动性,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一步步揭开知识的面纱,逐渐向教学目标靠拢。
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穷人》一课时,围绕主题“穷人”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穷人的穷具体表现在哪里?你认为他们“穷”吗?带着这些问题,学生开始有针对性地自主阅读课文。在閱读中他们动过动脑思考,抓住关键语句理解“穷人”的“穷”。先看桑拿家,通过几个关键语句把这种“穷”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像“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再看西蒙家,“显然,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通过对这些关键语句的阅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文中穷人生活的贫苦、艰辛,在抓住全文主要内容的同时还紧扣题眼。
最后,在桑娜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时,学生感受到“穷人”不顾自己生活困难,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完美地切换到课文中心上,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这样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有效阅读,帮助他们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人物美好品质,深化文章主题,点明中心,优化教学过程。由此可见,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掌控课文方向的问题,让问题真正起到激活思维、指导阅读的作用。
二、创设表演情境
语文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每一篇文章都为我们展示了不同的世界:有鸟语花香的、有高山流水的、有充满悲伤的、还有富含哲理的……每一篇都凝聚了作者的灵感智慧,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因此,教师可以创设表演情境,为学生还原真实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深刻体会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情实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教学六年级语文《晏子使楚》时,这是一篇历史故事,主要讲述了晏子被齐国派到楚国执行外交任务时,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能言善辩的口才,帮助齐国解决外交争端的故事。故事距离学生生活的年代比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考虑到此,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三场进行情境表演。第一组表演“楚王侮辱晏子身材矮小,让晏子钻狗洞”;第二组表演“楚王讽刺齐国无人才,暗示晏子无才”;第三组则表演“楚王借口齐国人盗窃,让燕子难堪”。并比一比哪一组表演得最好。于是,学生为了增强表演效果,在组长的带领下,积极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了解历史背景、认真阅读课文,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等到上课时,学生经过充分的准备,在形象逼真的表演中,为我们还原真实的历史场景,让学生穿越时空隧道,亲自见证晏子的聪明才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形塑于外,情动于内,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生活情境
生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源泉,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面对空洞的教室,学生听不到鸟语,看不到花开,闻不到花香,感受不到语文学习的价值,体会不到生活的诗意和美妙。因此,新课改下,教师要把生活引入语文课堂,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亲切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
如教学五年级语文《草虫的村落》时,教师就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出示田野里各种各样“草虫的村落”,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让学生感悟自然中的花鸟虫鱼、山川草木的生命与灵性,与大自然进行“心灵对话”,培养他们努力探索大自然的科学精神,让语文课堂成为培养学生良好情感和学习态度的场所,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孙鸿梅.小学语文情景教学的有效尝试[J].新课程(小学),2016(3).
[2]胡玉宏.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2).
编辑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