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初探
2019-10-16朱志刚
朱志刚
摘 要: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成为教师研究的课题。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要使学生乐学,就要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采取多种识字教学的方法,如字音与字形相结合、字形的记忆方法、游戏检测等拓宽识字途径,培养孩子们的识字能力。
关键词:识字教学;字形;记忆;习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课程应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及口语交际能力。而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写字教学更是重中之重。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提高学习效率。因此,首先,要注意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使学生能做到爱学、乐学、轻松学。其次,要重视教学生“活”的识记方法,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技能,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为今后的自学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怎样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会学能力,让学生想学、乐学、主动学呢?通过实践,我找到了几种行之有效的识字方法。
一、字音与字形的结合
汉字为方块字,通过字形并不容易让低年级学生反应出字音,所以需要借助拼音识字。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以达到字音字形相结合的目的,这样学生也能够对拼音进行复习和巩固,实现双重提升。一般来说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如教师领读、学生齐读和学生代表带读,以及学生自读等,通过反复读把字音和字形结合起来,实现识字的效果。
二、字形的记忆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的教具以辅助识字教学。具体的字形记忆方法如下:
1.象形记忆法
此方法多利用图片,使学生直观记忆字形。例如,《小鳥朋友》中的“窝“字,在认识穴宝盖之后,立即出示鸟窝图片,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中小鸟的位置,记住“窝”字由穴宝盖、口、内组成。这样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
2.熟字加减法
此方法通过已学过的字相加减记忆。例如,《小鸟朋友》中的“现”字,学生通过自主观察、探究的学习方法提出:“现”字由“王”字加“见”字组成。并注意观察“王”字的变化——即最后一笔变为提。
3.熟字加偏旁
此方法是学生通过已识的字加上偏旁组成新的字。例如,在教学“拉”时,学生通过自主观察,指出“拉”字由“立”加提手旁而得。由已知到未知,给学生提供了抓手,使掌握生字的效率更高。
4.熟字换偏旁
此方法通过已识的字调换偏旁识记生字。例如,教学“拍”字过程中,虽然已有同学用熟字加偏旁认识了,但还有部分同学发现“拍”和“怕”非常相似。这时我拿出准备好的教具,先出示已学过的“怕”,再通过翻动偏旁而得到“拍”字,这样学生记忆更加深刻。学生对于同一个字提出的不同的识字方法正体现了他们的个体差异性。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5.谜语儿歌法
在面对个别不适用任何方法比较难于记住的字时,我采用谜语儿歌法一一攻破。此方法非常接近孩子的心理,对识记难字时,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三、游戏检测
为了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在完成一课的识字任务后,需要及时检查和巩固,对此,我设计了游戏检测环节,使学生在玩中巩固知识,这样既能够使学生体验识字的快乐,还能够在游戏中巩固知识。
我们可以进行“找朋友”的游戏,把字形和字音分开,然后让学生拿着字去找字音,或者用字音去找字形,看看谁找到的多、找的速度快、找的准确。轮流进行,给每一名孩子都提供参与的机会,最后进行评比。也可以进行“我说你猜”的游戏,那就是由两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其中一名学生是描述者,另一名学生是猜字者,由老师或者同学作为主持者,针对刚刚学过的汉字进行比赛,这不仅考查了学生对生字的掌握程度,也会锻炼学生的配合,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调动孩子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对于提高课堂识字教学效率,打造高效的课堂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运用以上识字方法学习生字,学生一直作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关于识字的方法多由学生自己发现、运用、归纳、总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生眼、耳、手、口多方面感官。学生表现出浓厚兴趣。这些识字方法,学生在生活中也随时可以运用,自行掌握更多的生字,扩大识字量,提升自我识字能力。也为今后阅读与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龙.三部曲奏响识字新乐章: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一点尝试[J].学周刊,2011(29).
[2]陈慧.提高低年级学生识字能力,使其感受识字乐趣[J].新课程(教研),2011(7).
[3]李云伟.低年级识字有效教学方法[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4).
编辑 张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