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本课堂动态生成活动策略
2019-10-16刘芮杉
刘芮杉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在各个学校中深入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也开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调整传统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师应该积极地将情景与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结合,充分调动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动态课堂;素质教育;策略
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学习的一个重要课程,但是传统小学数学教学往往过于看中学生多知识点的掌握,即教学大于教育,导致很多学生上课不积极,下课不主动,教师也没有将创新性教学方式与课堂教育进行有机整合,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产生弃学、厌学心理,降低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整体效果。
素质教育理念让学校和教师从学科的特点出发,综合考虑学生心理、生理特点以及现阶段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过程,充分利用小学数学课程灵活性、实际性、贴近性的特点,将生活中的各种实践与数学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结合。本文将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探究提升小学数学动态课堂生成的策略,促使教师能将更多的创新性教学理念、方法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一、以生成为基础,弹性设置课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准备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基础性环节,通过充足的准备教师能够比较宏观地把握课程进度,有针对性地安排课程教学中的全部细节,如时间分配、具体探究步骤、案例引导等,只有高效科学地安排课堂,才能为动态生成活动预留时间,为教师创新性教学方法的发挥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
数学课堂的预留时间和空间之所以要设置得较为弹性的原因,就是因为教学过程复杂,教学内容多样,学生在课上也会展开天马行空的想象,从而更好地促进理解,因此教师的课堂设计必须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为了提高教师对课堂的灵活把握能力,首先教师要对班级的整体数学学习进度、学习效果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寻找一个适合特定班级的学习进度安排计划。其次是因材施教,这一设置主要是弥补整体教学方案设计粗犷的缺点,细化教学内容与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结合。
二、小组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
小学数学的实践性很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也非常密切,小组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适应了小学数学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培养要求,让整个班级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教师课前提出的思考问题、课堂上要求合作探究的问题,进行探究式学习,加深知识点印象,同时小组自主式探究适应了“推进合作和健康竞争能力培养”的教育目的,在探究和讨论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们各抒己见,相互补充不足,并最终形成一个“前带后”的班级学习氛围。
例如学生在探究“每盒粉笔1元3角4分,每瓶墨水6角2分,学校买了6盒粉笔5瓶墨水,共花多少钱?”问题时,由于涉及“钱”“墨水”“粉笔”等学生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事物,所以与学生的心理距離比较接近,教师在安排学生小组自主式探究时,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家庭每天的吃饭花费怎么计算,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除法的计算方法,如“学校买墨水共花了3元1角,那么学校一共买了几瓶墨水呢?”
三、培养学生灵活性,激发课堂活跃程度
通过课堂实践观察可以发现很多学生实际上不是不懂课堂内容,而是不想回应老师上课抛出的问题,这是由于学生害羞,不善于表达造成的,经过多个班级对比发现,班级中“沉默”的学生越多,班级活跃程度越低,而班级中“活跃”的学生越多,很多本来就害羞的学生也能够被感染,并积极在课堂上发言。
例如在学习“多边形面积”时,可以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与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结合,教师可以安排每个小组成员准备一张纸,并把它裁成等腰三角形,量出它的底、边、高的长度,让各个小组思考三角形与梯形的关系,选择每个小组中最“沉默”的学生讲解小组讨论的结果。
综上所述,新的课程改革要求的提出,实际上是我国教学进步的重要标志,以个性化、全面化为标志的素质教育改革充分肯定和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来说,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段,这既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突破点,教师可以利用并激发学生的天性,将这种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应用在数学学习上,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程知识点,并思考与生活实际的具体结合,课上积极发言,在教师科学合理的引导下建立正确的知识体系,可以主动探究知识点。在这种良性循环的过程中教师转变角色认知,从“教学者”转变为“引导者”,并最终帮助学生培养独立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叶晓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弹性设计及动态实施[J].小学数学教师,2018(11):56-58.
[2]赵永红.谈如何促进小学数学课堂的动态生成[J].华夏教师,2018(30):89.
[3]芦春艳.如何有效捕捉课堂动态进行深入反思:以小学三年级数学“分数比较大小”教学为例[J].中国教师,2018(10):73-75.
[4]周忠琴.“数学—生活”双向化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8.
编辑 张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