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探讨

2019-10-16王恒宇李元隆黄修权

科技风 2019年26期
关键词:创业能力途径培养

王恒宇 李元隆 黄修权

摘 要:青年是民族振兴的希望,创新是国家进步的灵魂,大学生是我国创业的主要力量。目前我国多所高校都已经积极开展了大学生创业竞赛,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為大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绽放风采的新平台。本文就如何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途径

1 绪论

目前我国多所高校都已经积极开展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锤炼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为大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绽放风采的新平台,努力打开大学生就业的新局面。

2 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方向

2.1 注重技术创新

目前我国多数大学生创业的模式创新多于技术创新,在互联网经济利益的不断驱动下,大学生创业者能够充分感受市场经济的活力。但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理性回归,单纯的模式创新或将凸显出它自身的局限性。大学生创业是在创新创造价值,所有红利本质来自于技术的红利,技术创新需要模式创新来打开市场,但整体经济趋势表明,大学生走技术创新之路永远比模式创新会走的更远。

2.2 理性看待创业

创业激情多于创业实力的倾向是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显著弊端。不可否认,一切创业都从激情开始,但成功的创业往往依靠的不是短暂的激情,而是更需要脚踏实地,不去痴迷于推高估值的快销、暴涨的机会,拒绝肤浅和浮躁,靠实力、实干和实效赢取成长优势,这才是大学生创业者的发展之路。

2.3 善于长远考虑

我国大学生创业群体中出现追逐短期多于着眼长期的倾向已经较为明显。创业的确需要获利,但不能过于功利化,短视会限制我们的眼光,扼制我们的思想。大学生技术创业者应当秉持创新的价值本源操守,克服巨大的市场诱惑,更多的沉心静气,着眼长远长效,为国家创造经得起考验的财富价值。

2.4 具备创业意愿

创业意愿指的是否清楚要做什么,人才可以分为爱好型和机会型,虽然两者兼具是最理想的,但当前社会中,爱好型人才却越来越少,这主要是因为学校和社会被有机分隔开了,学校有一套自我满足的体系来为定义个体是否合格,而个体是否合格并不是由学校决定的。当个体的机会意识和判断力减弱了,结果就是意愿的消失。

3 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

3.1 利用高校资源优势

立足人才培养。高校是人才成长的摇篮,对培养社会的创新创业人才具有根本使命。高校应积极重视创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主动创设各种创新技术场景,深入引导学生进行创业场景化学习;结合教学内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学生仅仅学会了理论是远远不够的,不能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教学是不可取的教学方式。因此,我们应积极孕育创新创业项目,将项目与教学相结合,通过产教协调融合推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成果转化。

3.2 积极开展双创教育

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这是创业教育很重要的理念,学生成为终身学习的主角。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是日后创业的基本要素,因此,对于低年级的大学生,我们就业指导教师应从分析学生自身入手,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其次,学校和老师要创造机会、条件、环境,帮助学生释放潜力和兴趣。学生的成长,并不是哪个老师教得多么好,而是这个大学有没有环境,大学教育过程有没有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有机会进行创造的尝试。高校应以创业导师为桥梁,引入企业实战项目、模拟项目,构建项目链,直接与各类专业教学课堂对接,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广泛搭建实习、实训、实战的平台,强调全员教育,增强学生的行业、社会接触机会,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升行业敏锐度提供有利条件;最后,老师应思考怎样指导和帮助学生成长,而非老师去塑造学生,是释放学生的能量,然后逐步帮助他们成长。创业教育导师可以是有创新思维的专业老师、有业界经验的双师型老师、有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经验的辅导员老师,他们组成的队伍在日常教学和学生活动中,与学生保持紧密的互动,可以实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方案。创业教育不是简单地组织几次活动,而是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能力。

3.3 开展创业心理教育

我们要进一步重视创业心理教育,关注如何在创业实践、创业教育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态度。首先,建设师资队伍。在创业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正确认识未来的创业发展形势,科学评判自己的创业倾向,树立符合个人实际情况的创业目标,最大程度上克服或者消除外在因素对自己创业决策的干扰;其次,要提升创业指导的精准性,针对学生内在的认知偏差进行科学指导,有效激发大学生创业的内生动力,进而促进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主体能动性,克服创业从众心理的不良影响。

3.4 举办校园创业竞赛

校园创业竞赛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载体,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是推动产学研用结合的关键纽带。因此,我们应积极举办校内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竞赛。

4 结语

综上所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创业是新时代发展的主题,大学生正处于创新创业的最好时期。作为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教师,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加强创新创业理论学习,用理论来指导创业实践,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和创新创业比赛,不断提升学生的创业综合素质,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双创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屈颖.新时代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路径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5):152-154.

[2]王娜.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9):62-64.

[3]张锐.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倾向的培养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8):19-20.

猜你喜欢

创业能力途径培养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基于TRIZ理论的女大学生创业能力与精神培养研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独立学院经管专业创业实训课程体系架构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