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的意义和价值
2019-10-16王新军
王新军
【摘 要】 初中語文教学过程中,通过渗透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初中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传统文化作为我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承载了我国历史和文明,将其融入到语文学科中,将其与语文教学融合很有必要,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本文首先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必要性,然后提出有效的渗透策略,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初中语文 传统文化 渗透
传统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象征,融合了民族语言、风俗、精神、价值观念、社会形态等各方面内容,是民族发展的历史见证。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对人们进行价值引导,对树立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渗透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初中生文化观念,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基于此,加强对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意义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 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化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语文教学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语文学科是传递祖国灿烂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人文学科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是我国初中生一方面受到繁重学习压力的影响,一方面受到传统文化教学氛围浅薄的波及,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他们缺少细致学习传统文化的机会,往往将大部分时间花费在其他学科的学习或者不符合年龄特征的社会性事物之中去。初中语文教育因此应该承担起文化教育的重要职责,肩负起素质教育赋予其的时代使命,在教学过程中传统文化内涵,传播优秀的文化思想,使得学生能够在语文教育中感受到人文素质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它围绕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整个国家的民族特性、风俗习惯、社会风貌都是传统文化的体现,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形成的观念形态和思想文化的集中体现。总而言之,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我国的传统文化是通过语言文字代代相传的,因此初中语文教学的渗透作用就非常关键。初中时期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学生们还不具备客观看待事物、辩证分析对错的能力,广大教育者应该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教育和引导学生,尤其是初中语文老师,不仅仅要教导学生语言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学习文学精华,从道德品质、思想内涵、精神修养上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要点。
2. 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2.1明确教学目标,增加学生传统文化意识兴趣
传统文化概念范围较广,融合了社会风俗、文化背景、传统节日、语言差异、文字等,也正因为其高度融合性,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融合密度较高。然而,初中语文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师教学目标设定等因素影响,教师往往集中于语文基础知识与技巧性教学,在传统文化教学渗透这方面是缺失的,造成学生缺乏对传统文化了解兴趣的局面,致使学生难以有效明确对传统文化的感知,不利于发挥语文教学传承文化职能。对此,教师应首先摒弃传统不科学的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重视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学,意识到传统文化渗透能够极大程度激发学生探究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文化底蕴、语文综合素养,为语文教学提供良好助力。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渗透传统文化概念,设计内涵丰富、形式环节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措施,增加学生了解探究传统文化欲望兴趣,提高学生传承文化责任意识。
2.2挖掘教材中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是渗透传统文化的关键
教材中隐含的传统文化内容需要教师去挖掘,只有在讲解教材的同时给学生渗透传统文化,学生才能在学习教材知识的同时领悟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和价值,如果教师单纯地给学生长篇大论地讲解传统文化,那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提高自身传统文化的修养,尽可能多地从教材中挖掘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这是渗透传统文化的关键,教师要把传统文化以一种简单易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一边学习语文知识,一边感受传统文化,领会传统文化的精神,并借鉴到自己的学习中,从而增强语文教学品质。比如:《苏州园林》建筑或者艺术,所有人工作品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就是“浑然天成”,古人讲究浑然天成,是因为古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像课文里说的那样,身在城市的人们,不能时常游山玩水,不能肆意亲近自然,于是设计了一座座园林,使人在游玩的时候忘却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中国古代建筑,很多都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技术和艺术完美协调”的审美观。
2.3引导学生从实践中体会传统文化
传统教育模式中,学生只是学习到了表面上的语文知识,但是缺乏对知识和理论的真正应用,这导致他们在实践中应用这些知识的时候面临着很多困难。所以教师在传统文化教学中也要注重和实践的结合,将一些重要内容讲解清楚。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实践性质的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比如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诵读《三字经》之后开展“孝”的相关活动,引导其在家孝顺父母,做一次家长、做一次家务、送一句温暖。此外,我们还对学生进行了“礼”的教育活动。教育学生从小学做有礼貌的人,待人有礼,处事有礼,接物有礼,从而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发扬光大,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传统美德。
3. 总结
基于语文学科的特点,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初中生来说,增强其传统文化知识涵养,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很大的帮助。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知识,通过有效的引导,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不断提升融合,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盛子君.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J].课外语文,2017,25(8):20-21.
[2] 李慷慨.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探讨[J].都市家教月刊,2017,21(3):99-101.
[3] 王慧.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路径[J].课外语文,2017,13(8):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