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PDCA”模式的教育装备质量监测研究

2019-10-16郑秋辉陈京

河北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质量监测教育装备管理模式

郑秋辉 陈京

摘 要:为更好地解决中小学教育装备质量监测问题,探索借鉴ISO9000质量标准中“PDCA”管理模式开展教育装备质量监测工作的可能性,分享以“PDCA”理论为基础开展教育装备质量监测工作的一些做法和经验,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质量监测工作措施和管理方法,对新形势下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育装备质量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PDCA”管理模式;教育装备;质量监测;监测工作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378(2019)03-0027-04

DOI:10.3969/j.issn.1005-6378.2019.03.005

一、研究背景

教育装备[1]是指实施和保障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教具、学具、器材、设施、场所及其配备过程的总称。教育装备水平是衡量一所学校实力的重要标志[2],教育装备是市场中的产品,具备一般商品的属性;另一方面,教育装备是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保障,对教育装备质量的评价应体现教育教学规律,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所以,教育装备的质量涵盖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个层面是教育装备作为产品其自身的质量要求,第二个层面是教育装备作为教育活动的必要支撑,其服务于教育教学的质量要求,即教育教学适用性评价。

中小学教育装备是基础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直接动力。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大基础教育装备投入,教育装备工作取得长足发展,配备水平不断提高,应用方式不断改进,为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和技术支持,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但目前还存在装备标准体系不健全,区域、城乡、校际之间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还存在产品质量把关不严,重建设配备轻管理应用,不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适用性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3],这些问题限制了教育装备与教育教学及课程的深度融合[4],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ISO9000系列标准是第一套管理性质的国际标准[5]。它是各国质量管理与标准化专家在先进的国际标准的基础上,对科学管理实践的总结和提高,是有效实施质量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是针对组织管理结构、人员和技术能力、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文件、内部监督机制等一系列体现保证产品及服务质量的管理措施的标准,其质量管理控制的过程可归纳为“PDCA”模式[6],“PDCA”循环一般可分为4个阶段[7]。第一阶段是制定计划(Plan):明确质量要求,确定质量目标,制定控制质量的计划和有关政策;第二阶段是实施(Do):组织力量去执行计划,保证计划的实施;第三阶段是检查(Check),主要是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评价实施过程,找出偏差;第四阶段是采取改进措施(Action):总结这一循环的实施经验,改进提高下一循环的质量控制过程。按照“PDCA”循环,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针对当前中小学教育装备质量状况的突出问题[8],基于“PDCA”模式开展教育装备质量监测工作是教育装备部门采用科学质量管理体系改进工作方法的新举措,本文在以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探索基于“PDCA”模式开展中小学教育装备质量检测工作,为教育装备质量体系建设[9]提供基础理论支持。

二、基于“PDCA”模式开展教育装备质量监测的意义

早在2014年6月召开的全国教育装备中心主任会议上就提出:要健全教育装备质量管理机制,创新教育装备质量监控方式,对于教育装备质量问题“零容忍”。教育装备的质量监管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命题,教育装备部门及学校必须深化加强装备质量工作的认识,强化底线思维[10],并将其作为教育装备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PDCA”的模式开展教育装备质量监测,是教育装备质量监控方式的创新,在一个“PDCA”循环运转完成后,通过对其效果和质量进行总结,进而制定出下一个循环计划,再实施,有效提高教育装备质量监测水平,然后,再循环、再改善、再运转,从而实现质量监测水平不断提高。

目前,河北省已建立了教学仪器质量检测室,配备了一批教学仪器检测设备,具备开展绝大部分教学仪器设备产品质量检验的条件。以 “河北省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检测室”为依托,积极推动市、县两级质量监测工作站建设,逐步形成以省质检室为主干,以市和县质检工作站为辅助的质检网络体系,全方位地开展质量监督检验工作,为产品质量提供有效的监督保证。各级质量监测工作站管理各有一个“PDCA”循环,形成一个大环套小环,一环扣一环,互相制约,互为补充的有机整体。在“PDCA”循环中,一般情况下,上一级的循环是下一级循环的依据,下一级的循环是上一级循环的落实和具体化。 每个“PDCA”循环,都不是在原地周而复始运转,而是如同爬楼梯一样,每一循環都有新的目标和内容,这意味着质量管理,经过一次循环,解决了一批问题,质量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可见该循环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将各个部门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相互促进、相互协同的作用。基于“PDCA”的模式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是推动教育装备质量监测管理工作持续发展的创新之举,具有很好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基于“PDCA”理论建立教育装备质量监测管理体系,可以很好的规范教育装备质量管理工作流程,提高管理工作的标准化水平,有效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益,促进教育均衡发展[11],进一步依靠科学管理提高教育装备的配备质量。

三、基于“PDCA”模式的教育装备质量监测

为加强河北省中小学教育装备质量管理,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学校,依据国家和省有关教学仪器设备质量方面的相关规定,2015年至2018年,河北省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开展了中小学教育装备质量监测工作,监测工作以“PDCA”模式为基础取得显著效果。

(一)制定教育装备质量监测计划

在做计划之前,认真分析了开展教育装备质量监测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按照二八原则,确定重点需解决的问题,即制定标准,建立专家团队,成立检测室,制定监测工作方法和程序。

1.收集资料,研究制定质量监测标准。

为顺利开展教学仪器质量检测,首先研究了教育部发布的《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乐、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等文件,收集购买了相关教学仪器设备产品的技术标准,配发到全省市级和县(市、区)级教育装备部门,作为质量监测的依据。由于教学仪器种类繁多,有标准可依的教学仪器只占总数的1/4,为了让质量监测工作有更加全面的质量标准,监测工作从学科实验、实践活动的适用性需要出发,充分考虑学校教学装备现状和本省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发展的需要,针对中小学各学科全部教学仪器制定了《河北省教学仪器设备基本技术要求》,指导全省教学仪器的配备工作,是招标采购、质量验收和质量检测的重要依据。

2.建立检测专家队伍,成立检测室。

通过推荐、选拔、培训,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专业检测人员,建设专业化的教育装备配备管理的专家团队,特别注重培养建立省、市、县三级的教育装备专家团队,为有效开展教育装备质量检测工作奠定人员基础。

开展教育装备质量监测需要一些必备的设备。河北省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组织相关专家调研分析了有关国家和省市一些教学仪器设备产品质量机构的检测设备,咨询了有关专家关于教育装备标准化、质量检测、检测室规划的一些问题。在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成立了河北省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检测室,购置了一批必要的检测设备,为开展检测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3.制定监测工作方法和工作程序。

教育装备监测工作采取的方法是抽检法,即定期组织教育装备专家到教学仪器生产企业和使用单位(学校),实地检查和抽样检测,从产品质量和教学仪器的适用性两方面对抽检产品进行评价,根据抽检一定数量的产品和监测评价结果,分析河北省中小学教育装备的总体情况,为有针对性的制定教育装备管控措施提供依据。图1是教育装备质量监测工作程序的鱼骨图。

(二)实施教育装备质量监测

按照教育装备质量监测工作方法和程序,我中心于2015年至2018年,对河北省部分生产企业和教学单位的教育装备开展质量监测。先后赴石家庄、邢台、沧州、承德、张家口、保定、衡水、邯郸等地市开展监测工作,通过座谈、走访学校、现场检测等方式,系统了解装备工作现状,对存在的问题做了详实记录。

以2017年至2018年中小学教学仪器监测情况为例,共抽查教学仪器1 399件,总体合格率为54.0%。其中一般不合格产品467件,占抽检总数的33.4%;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176件,占抽检总数的12.6%。抽样结果表明:河北省中小学教学仪器产品中46%存在质量问题,约1/10存在严重质量问题,详细统计情况如表1。

(三)检查教育装备质量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近几年监测工作中,河北省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不断检查反思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并对每一个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提出改进措施,汇总如下(表2)。

(四)教育装备质量监测工作的持续改进

经过不断的“PDCA”循环,使教育装备质量监测的工作持续开展,不断总结经验,弥补不足。每完成一次循环,解决一些问题,使教育装备质量监测工作进入一个更加规范的水平。在近年质量监测工作中,基于“PDCA”模式,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多次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进一步修订教学仪器产品质量监测标准。

教育装备的标准化[12]一直是本领域内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也是教育装备理论、实践、生产、发展的一个研究课题,它不仅决定着产品的质量,还影响着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教育装备具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它的标准化问题应该首先考虑其适用性、有效性的研究。为解决这一问题,依据《河北省教学仪器设备基本技术要求(2015版)》试行一年来的应用反馈意见以及教学仪器设备发展变化的相关要求,河北省组织专家对原《技术要求》进行了修改补充,并加入高中教学仪器设备技术要求部分,组成《河北省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基本技术要求2016版》。2018年,我们结合近几年检测经验,充分考虑教育装备适用性、有效性,对该《技术要求》又做了进一步完善。

2.加强检测室建设,组建第二代移动式教育装备质量监测平台。

为进一步开展好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质量检测工作,2017年,在原有检测室的基础上进行装修改造,设置了接样室、检测室和样品室,建立了相应的检测管理制度。结合我中心2015年、2016年开展的教学仪器检测工作,2017年检测室又购进一批检测设备。目前检测室共有检测设备100余种。

结合我省两年来的教学仪器设备检测经验,2017年组建了第二代移动式教育装备质量监测平台MEEQMP-Ⅱ(Mobile education equipment quality monitoring platform)。MEEQMP-Ⅱ由8个便携式检测箱组成,收纳近百件便携式检测设备,这在国内教学仪器质量检测领域尚属首创。

3.拓展联合检测业务,提高检测结果的使用效果。

为提高河北省教育技術装备管理中心检测室的检验水平,近两年分别考察了河北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和河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拟与以上两单位合作,建立仪器设备共享机制,联合检测业务,提高检测水平,增加监测执法力度。

为了更好地将教育装备监测结果用于提高河北省中小学教育装备质量工作中,河北省已经启动“河北省教育装备教学效果评价系统”的建设工作,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教学仪器监测结果的大数据库,服务于中小学教育装备建设工作,一是辅助教育装备使用单位能够配备到合格的教学仪器产品,二是形成教育装备质量快速反馈通道,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从而保障教育装备的配备质量。

综上,教育装备质量监测是教育装备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PDCA”理论对教育装备监测实施过程进行探索,为教育装备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奠定基础,而教育装备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目前,教育装备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尚需进行更多深入研究。

[参 考 文 献]

[1]谢玳英, 殷常鸿, 胡京华. 教育装备的管理体制[J]. 现代教育技术, 2006(3):70-72.

[2]李丰, 崔文静. 试论学校教育装备管理的若干问题[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7):16-17.

[3]陈韫春. 我国教育装备产品质量的困境与对策[J].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13(6):46-49.

[4]施建国. 促进教育装备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J].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16(10):6-8.

[5]田武. 新版GB/T 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主要变化[J]. 质量与认证, 2016(2):63-66.

[6]李贞刚, 王红, 陈强. 基于PDCA模式的质量保障体系构建[J].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18(2):32-40.

[7]高峰, 赵睿英, 张继霞. 基于PDCA循环的仪器设备定期清查制度化探讨[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8(2): 293-296.

[8]张娟. 基于供应商动态调控机制的中小学教育装备采购质量控制[D]. 南昌:南昌大学, 2014.

[9]朱铁乔. 谈创新教育装备质量监管机制建设[J].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16(5):54-55.

[10]竺建伟. 强化底线思维 健全教育装备质量监控体系[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5(4):1-4.

[11]官开武. 创新教育装备管理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J].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17(3):76-77.

[12]胡又农. 教育装备的标准化设计[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26):10-13.

【责任编辑 侯翠环】

猜你喜欢

质量监测教育装备管理模式
黑板、交互式电子白板、投影机效能评价指标制定
管办评分离背景下教育督导评估机制的建构
积极推进教育装备特色化建设
最小费用流理论在教育装备运输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测“全过程”控制的策略选择
“学习支持服务”第三方质量监测研究
简论教育装备与历史学科的关系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