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地方政府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的梳理及其优化路径

2019-10-16马俊钱俊

教育与职业(上) 2019年9期
关键词:大学生

马俊 钱俊

[摘要]文章梳理了我国地方政府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包括以创业基地建设和创业氛围营造为主的创业环境构建类政策,以无偿资助、小额贷款、创业基金为主的创业融资扶持类政策,以市场准入、税费减免为主的创业商务支持类政策,以创业培训指导、创业服务平台搭建为主的创业服务类政策。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要解决扶持政策与大学生创业实际相脱离问题,提升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体系的针对性和系统性;要解决创业教育与政策宣传相脱离问题,提高创业大学生对相关政策的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要解决政策扶持与人文关怀相脱离的问题,提高创业大学生的自信心和幸福感。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扶持政策  创业氛围  创业培训  创业服务

[作者简介]马俊(1990- ),男,河南信阳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钱俊(1981- ),男,江苏扬州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硕士。(江苏  扬州  225127)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8年扬州市政策引导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扬州市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问题和对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課题编号:YZ2018163)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9)17-0049-04

随着社会进步和创新思想的发展,自主创业成为很多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大学生创业“对于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促进经济转型发展、促进毕业生就业和社会和谐、提升大学生自我价值发展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甚至是战略价值”①。国家和政府十分重视大学生创业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创业扶持政策是大学生创业的重要支持力量,各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旨在帮助大学生顺利创业,实现自我价值。对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出台的大学生创业政策进行梳理和分析,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实效性,从而提升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并带动就业。

一、我国地方政府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梳理

1.以创业基地建设和创业氛围营造为主的创业环境构建类政策。大学生创业通常缺乏强有力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且自身的创业知识和经验也较为欠缺,如果盲目创业很有可能失败。因此,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亟待政府为他们构建良好的创业环境,如建设创业基地、构建创业氛围等,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帮助。

第一,创业基地的建设。很多大学生创业会因为场地而受到限制,为解决这一问题,鼓励大学生创业,各地政府投入专项资金建设了各种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等,不仅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场地支持,还对大学生入驻创业提供了各种优惠政策。例如,青岛对大学生入驻创业孵化基地给予房租补贴,第一年零房租入住,第二年补贴50%房租,另外还给予保险补贴等;截止到2014年底,成都建设了28家大学生创业园,对入园创业的大学生实行免房租水电、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入园创业;武汉为大学生提供了多个创业基地,并免费为大学生配备电脑、桌椅等办公用品,节约大学生的创业准备时间。

第二,创业氛围的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因此各地方政府积极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创新创业,营造创业氛围。一方面,《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出台后,政府各部门联合高校向大学生传播创业思想和理念,同时为大学生解读政府的各项创业扶持政策,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打消大学生的创业顾虑;另一方面,各地政府加大舆论宣传,通过新闻、网络、广告等各种途径宣传大学生创业政策、创业典型代表等,促进大学生积极创业。例如,广东出台了《关于实施广东省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2014—2017年)的通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在全省范围内树立创业典型并进行宣传推广,由此引导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山东对创业文化和氛围的构建也非常重视,在总结创业经验、树立创业典型的基础上,积极弘扬创业文化,扎实推进“创业齐鲁乐业山东”建设,为广大创业者提供了鲜活的创业范例。

2.以无偿资助、小额贷款、创业基金为主的创业融资扶持类政策。创业融资扶持政策是指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帮助大学生更加方便快捷地筹集创业资金,协助大学生顺利创业,如政府为大学生提供担保贷款、创业基金、贷款补贴等。政府的创业融资扶持政策为大学生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可以很好地帮助大学生解决创业资金问题。当前各地政府出台的大学生创业融资扶持政策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无偿资助政策,即政府建立专项资金,用于资助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或支持大学生创业,无偿资助通常数额不大。我国很多地方政府都出台了针对大学生创业的无偿资助政策。例如,2009年四川设立5000万元的大学生创业专项资金,实施了“千名高校毕业生创业”计划,资助几千名大学生顺利创业;杭州对大学生创业非常重视,对大学生创业的无偿资助数额较大,同时对所资助项目引入风投专家测评,提高了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长沙对大学生创业实施无偿资助的范围较广,使得更多的大学生受益,同时在配备资助方面做得较为成功。

二是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即对创业大学生在小额贷款方面给予优惠和补贴,如对大学生创业贷款免除反担保手续,简化贷款程序,提高放款效率,给予一定时间的全额贴息等,缓解了大学生的资金压力。例如,2010年陕西设立专项资金,对大学生创业贷款免除各项费用及利息,同时可提供无担保贷款,另外上海、杭州、长沙等地也都出台了类似政策,为大学生创业贷款提供便利。

三是创业基金,很多地方政府会设立专门的基金来支持大学生创业,最早设立创业基金的是上海。上海于2005年设立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投入1.5亿元用于资助大学生创业。随后,浙江、湖北、福建等也都纷纷成立了类似的基金,由政府出资为大学生提供创业资助,扶持大学生创业。

3.以市场准入、税费减免为主的创业商务支持类政策。大学生的创业经营过程涉及很多商务活动,如企业注册、资格准入、税费缴纳等,这些事务的办理需要耗费大学生较多的精力和资金,因此各地政府出台了一些相关的商务支持政策,协助大学生更快更好地创业。商务支持政策主要有以下两类:

一是市场准入政策,即对大学生创业的注册资金、经营场所等放宽标准,使更多的大学生获得创业机会。例如,上海、北京、深圳、杭州等地出台了注册资本“零首付”政策,允许大学生投资注册公司时可“零首付”,注册资本在一定期限内分期支付即可;经营场所方面,山东对大学生创业经营场所的限制有所放宽,并不严格限制其经营场所选择;另外,成都对大学生创业时营业执照的办理、期限等都放宽了限制,为大学生提供便利和支持。

二是税费减免政策。公司经营过程中缴纳的各种税费对大学生来说是不小的经济负担,除国家层面出台的大学生创业税费减免政策外,各地政府也都出台了相关规定,以减轻大学生的经济压力。例如,长沙规定大学生自主创业3年内,减免其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地方所得部分;杭州的各种税收优惠政策都适用于大学生创业;云南对大学生创业免收3年的各类行政事业费用;成都提高了大学生创业的营业税起征点,为大学生节省费用;山东则在2010年出台了20多项针对大学生创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4.以创业培训指导、创业服务平台搭建为主的创业服务类政策。当前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大学生创业,但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不高,这与大学生创业知识和技能不足、创业意识薄弱等有一定的关系。为此,各地政府开始重视创业服务政策的出台,旨在为大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创业服务。

第一,开展创业培训指导。创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直接影响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国家和各地政府都非常重视对大学生创业培训的指导,希望将先进的创业思想、理念和技术传递给大学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助力。为此,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例如,辽宁实施了“万名大学生创业培训计划”,对进行创业培训的机构和大学生有一定的补贴和扶持;除此之外,福建开展的“十百千万”创业助力计划、天津制定的大学生创业实训制度等,对成千上万的创业大学生进行了技能和项目培训,并且在培训完成后,为大学生提供一定的创业补贴和奖励,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创业。

第二,创业服务平台的搭建。创业服务平台不仅可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各种服务,还可以使创业大学生之间实现资源共享,有效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开展,因此各地政府都非常重视创业服务平台的搭建。一是各种创业服务中心,如隶属地方政府的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政府牵头的各种公益服务机构和组织、各地民间公益团体等,他们为大学生提供法律、商务、金融、管理、外贸、科技等方面的咨询和协助服务;二是信息化平台的建设,除教育部建设的“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之外,地方政府也都建立了各自的创业服务网站,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政策、融资、场地、服务等方面的信息,扶持大学生更好地创业。

二、提升我国地方政府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有效性的优化路径

近年来,国家和各地政府都对大学生创业加大了扶持力度,但通过对现有政策的梳理发现,我国地方政府的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存在政策系统性不够、政策影响力不大、满意度不高等问题。因此,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1.要解决扶持政策与大学生创业实际相脱离的问题,提升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体系的针对性和系统性。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出台的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如雨后春笋一般,但政策在“量”的增长与“质”的增长上并不同步。一方面,政策缺乏针对性,部分政策并没有在出台前进行充分调研论证和意见征询,对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难点问题了解不深入,对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的需求点把握不精确;另一方面,政策缺乏系统性,相关政府部门在争相出台大学生创业政策的过程中由于缺少沟通交流,导致上下级政府之间、同级部门之间的政策出现冲突等问题,导致政策效力降低。“将大学生简单推向市场的政策可能解决了创业者眼前就业的困难,却可能引发不利于创业者长远发展的问题。”②因此,首先,政策的制定者必须深入大学生创业群体进行调研,通过“把脉问诊”,了解大學生创业过程中的难点和需求点,积极征询创业大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防止“拍着脑袋想政策”的情况出现。其次,政策的执行者要加强沟通交流,联合建立科学、标准、高效的政策执行体系,明确政府部门的权利与义务,简化办事手续,提高服务质量,防止“越帮越忙”的情况出现。最后,政策的监督者要落实问责机制,对相关部门的失职行为要追究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热情处理相关投诉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反馈。

2.要解决创业教育与政策宣传相脱离的问题,提高创业大学生对相关政策的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创业教育对于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开展起着基础性作用,是激发大学生创业的内在推动力。”③当前各高校和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视创业培训活动的开展,但在培训内容上多以创业实践为主,针对大学生的创业扶持政策宣传还未引起足够重视,亟待将这部分内容纳入培训课程。另外,现阶段地方政府出台的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历史都不长,宣传工作不到位情况较为普遍,从而导致创业大学生对各项政策缺乏理性认知和情感上的认同。面对上述问题,一方面,政府、企业和学校要三方合力,共同打造创业培训平台,将政策学习纳入培训课程体系,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努力做到在提高创业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创业大学生对政策的了解、把握与认同。另一方面,要借助好政府官方网站、新闻媒体和自媒体网络的传播优势,使创业培训和政策宣传融会贯通,及时发布创业政策信息,提供创业政策咨询,搭建互动交流平台,从而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总之,通过创业教育与政策宣传的双向融入,创新形式与方法,提高大学生对我国地方政府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的综合满意度。

3.要解决政策扶持与人文关怀相脱离的问题,提高创业大学生的自信心和幸福感。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与日俱增,这些政策为大学生成功创业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但现有的相关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多关注物质层面的帮扶,缺少精神层面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选择创业,就要面对创业之路的艰辛与挫折,对于创业大学生而言,他们不仅需要教育培训、创业融资、技术支持与服务,更需要在创业过程中赢得信心,获得幸福感和成就感。“有效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有助于创业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自身的价值目标。”④因此,一是地方政府要积极对接企业、高校,整合各种资源,搭建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创业孵化园、众创空间等交流平台,完善相关平台的文化功能,丰富创业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二是定期针对创业大学生开展个体或者团体心理辅导,帮助大学生以科学的方式缓解创业与生活压力,树立创业信心;三是搭建能够提供全天候创业指导服务与交流互动的网络社区,帮助创业大学生及时了解最新政策,交流创业经验,增强创业风险防范能力,以此提升他们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从而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注释]

①薛浩,陈桂香.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3):14.

②王惠.政府创业扶持政策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评价及其优化——基于浙江省的分析[J].企业经济,2014(3):170.

③樊鹏,李忠云,胡瑞.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的现状与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4 (6):76.

④卢琰.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价值实现[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5(5):123.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微信使用对大学生亲子关系的影响
浅议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培养路径
浅析大学生校园兼职
暑期近万名大学生兼职送外卖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成立首个村级大学生创业园
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