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数学纠错能力的培养

2019-10-16穆平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9年9期
关键词:课堂练习小学生小学数学

穆平

[摘 要]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在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方面很容易出现错误,而通常教师都会将其归咎于学生的粗心大意和不认真,然而,导致学生出错的真正原因是对知识掌握得不牢固、理解不够透彻。本文从学生的出错原因入手,对小学生数学纠错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 小学生;小学数学;纠错能力;课堂练习

小学生的思维仍处在发展阶段,在学习过程中时常会犯错,而总结其原因主要体现在知识和技能,以及理解等方面。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能够使教师对学生纠错能力的培养更有针对性,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纠错能力。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强化纠错意识和培养检查习惯,以及开展小组合作纠错和建立错题本等方面入手,培養学生的纠错能力,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自我质疑能力以及自我反思能力。

一、分析出错原因,培养纠错意识

在数学习题的训练或者是考试当中,学生时常会犯一些错误,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错在什么地方。所以,引导学生分析犯错的原因,培养其纠错意识,是增强学生纠错能力的基础条件。教师可以借助集体纠错的方式指导学生对自己在习题训练或是考试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互相比一比谁找出的错误更多、分析得更加透彻,使学生清楚自己在哪方面还有欠缺,引导学生建立主动纠错的意识。例如,在“小数乘法和除法”的测试卷中,教师批改完试卷后分发给学生,并组织学生进行集体纠错,让学生自己检查自己的试卷,同时,试着自己分析出错的原因,之后将原因进行总结归纳并标注在试卷中。因为小学生并不具备主动分析或是总结错误的能力,教师可以先列出出错原因,然后由学生自己进行分类总结,从而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提升纠错效率。例如,在计算3.06×5=?的时候有的学生会得出1.53的结果,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在列竖式的过程中遗漏了末尾的0;而计算0.25÷2=?得出1.25的结果,则是因为对小数除以整数的运算法则掌握得不够透彻。另外,一些完全没有做或是结果相差太远的,基本上是学生未审清题目或是解题方法有误,又或者是思维不够灵活而导致的。除此以外,在纠错时,学生不但要针对出现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还要重新写出正确的解题过程。通过这一过程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重视“回头看”,养成纠错习惯

“回头看”指的是在学生完成习题解答之后进行仔细的检查,第一时间对自己做的习题进行检查并纠错,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对题意进行二次分析,从而更好地保证做题的准确率。但是许多小学生并不具备主动检查意识,而且也不知道该怎么检查,这就导致学生即使在检查之后还是会出现错误,检查就变得毫无作用。所以,教师要教给学生有效的检查方法,使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纠错习惯,从而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学生在解答完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回头看”,让学生检查自己的答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重生检验或是逆式检验的方式来重新检验自己的答案。通过利用不同的检验方式来检查自己做的题,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纠错能力,教师结合不同的题目教授给学生不同的检验方法,促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选择检查方法,提高检查质量。

三、小组合作纠错,强化纠错能力

小组合作纠错一般以同桌互相纠错的形式展开,借助学生间存在的竞争心理,让两者通过互相找错来激发学生主动纠错的积极性。另外,学生在分析出错原因的过程中,自身的纠错能力也能得到提升。例如,在“圆柱和圆锥”的习题训练中,有如下题目:有一油桶其形状为圆柱形,它的底面半径为5dm,高为7dm,油桶中装满了油,若将油倒入一个正方体的油桶中,且油桶的棱长为7dm,求此时的油深为多少?在这一题涉及了圆柱体以及正方体的体积计算,需要学生建立两者之间的等价关系,并从中找到解题的突破口。若学生无法理解题意,就很容易在解题过程中出现错误,这时,若同桌之间有一人能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就能够解出正确的答案。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找出错误的方法,同时总结出怎样去规避类似的错误。通过这一过程学生能够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实现班级学生的共同进步。

四、善用错题本,化“错”为“利”

在进行习题训练或是试卷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大部分时候都可以找出出现错误的原因,而且也能够掌握纠错的方法,然而,在之后的习题训练或是考试的过程中仍然会犯相同的错误。其原因就是学生还未养成总结错误原因的习惯,而且也未养成常常翻阅错题本的习惯。所以,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建立错题本,还要让学生利用好错题本,养成自我纠错的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纠错能力。例如,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习题中,有如下题目:12×15+50×70=。针对这一题,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错误点记录到错题本中,同时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并将整个分析过程写下来。一般学生的错误点会出现在运算规律上,这属于规则性的错误。学生在纠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把正确的计算步骤详细地写下来。再比如,有如下例题:学校组织表演活动,女生准备的节目是丝带舞,需购买红色和黄色两种颜色的丝带,需要红丝带的共8人,一共需要96元,而黄丝带需要7条,一共需要105元,试问:黄丝带的演出人员人均应比红丝带的演出人员多花多少钱?在这一题的解题过程中,有部分学生会列算式:105÷7-96,这时计算出错的原因就是审题不清,忽略了“人均”两个字。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容易出错的题目记在错题本上,并要求学生时常翻看错题本,也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错题本交流,借此来培养学生的纠错能力。

总而言之,要想增强学生的数学纠错能力,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纠错意识是前提条件,而养成良好的纠错习惯并掌握正确的纠错方法是关键,同时还要有效地利用错题本。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通过课前的出错原因分析和课堂上的纠错能力培养,以及课后的错题本的建立来多方位地培养学生的纠错能力,让学生养成自我纠错的习惯,进而提高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炳业.浅谈小学数学纠错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2015(2).

[2]林萍.浅谈小学生数学纠错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36).

[3]林频.浅谈小学数学纠错能力的培养[J].文理导航,2016(5).

(责任编辑:朱福昌)

猜你喜欢

课堂练习小学生小学数学
“减负” 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效率提升策略研究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论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如何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优化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我是小学生
浅谈小学低年级课堂练习的设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