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旅游的创新发展研究

2019-10-16王宇晗张钊雅李妍常河山常丽红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21期
关键词:现代技术红色旅游创新

王宇晗 张钊雅 李妍 常河山 常丽红

摘 要:红色旅游的兴起,有利于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保障。红色旅游将红色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机结合,将革命教育与旅游文化有机结合,将历史传承和现代科技有机结合,乡村红色旅游在创新的过程中快速发展。北京市门头沟区马栏村是一个传统的红色村庄,建有继承红色革命传统的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以此村庄为例,对红色旅游的创新发展进行研究。

关键词:红色旅游;现代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21-0158-02

一、红色旅游兴起的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战略高度,做出一系列促进红色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决策[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为了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将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时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发扬光大,同时保护历史文化遗迹,传承中国优秀历史文化和传统,红色旅游作为党的事业,作为一个国家战略,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红色旅游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为前提,以维护中国共产党利益为原则,以发扬中国共产党精神为目标,坚持文化自信,发扬自身优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的力量。发展红色旅游,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红色旅游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红色旅游的发展,可以让当地居民、游客直观地感受红色文化,接受历史的熏陶,获得革命的知识,从而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同时,红色文化是思想和精神的富矿,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是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充分发挥红色旅游政治、文化、富民、民生综合功能,鼓舞和激励人民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2]。

三、红色旅游目前存在的问题

1.内容枯燥单一,缺少亮点。传统的红色旅游作为一种宣传红色文化的途径,既要符合历史事实,又要传达思想精神,不能过分渲染,只能依靠红色遗址最真实的面貌吸引游客,很多地方的红色景区都是以“纪念馆”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形式也多是入党誓词等传统方式。追求新鲜感的游客面对多个红色旅游地时难以寻找到它们之间的个性化差异,最多的游客可能就是学校或者企业组织进行爱国主题教育时的人群,所以红色旅游很难靠自身吸引到大批游客,导致发展缓慢。

2.宣傳力度不够,效果不佳。对于红色旅游的宣传内容不够新颖,时间不够充分,使得很多人并不了解红色旅游能够带来什么益处,印象只停留在红色旅游只是感受革命历史的一个过程,而且只在建军节、建党节、国庆节等一些特殊节日才会加强对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和推广认知,忽略了平时潜移默化的宣传影响,致使大家对于红色旅游的呼声不高。

3.存在自身限制因素,缺乏条件。红色景区存在很强的教育意义,但大多都是历史的印记,经历过了时间的冲刷和岁月的洗礼,有很多的红色景区自身十分脆弱,经不起过多游客的“打扰”,而且管理制度不够明确,游客素质也参差不齐,极有可能会对这些历史的产物造成破坏。所以,红色景区要经过不确定性的考验才能进行开放,红色景区的脆弱性也很大程度地限制了红色旅游的发展。

四、创新背景下的红色旅游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由此可知,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红色旅游在新时代背景下进行创新式发展,意在了解群众需要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结合网络等现代化科学技术进行改革,从而可以更好地迎合当今市场发展趋势及群众的需求,拓宽红色旅游形式,与时代发展相融合。努力探索红色旅游的普适性价值,与现代精神文化价值适当融合,增添和强化旅游体验过程中的互动性和体验性。根据中央对红色旅游的具体定位和发展要求,做到创新新思路、创造新经验、打造新品牌、开拓新市场、建立新机制、扩大新领域,并在此基础上,让红色旅游真正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建设的特殊核心产业。红色旅游的创新点在于以游客需求为主要目标导向,保证红色旅游品质,从服务创新入手。迎合游客不同的个性化需求,采用定制化服务,为他们制订合理有趣的出游计划,以保证红色旅游质量。参与红色旅游,了解红色历史,宣扬爱国主义教育,创新红色旅游形式,给予游客们精神上的慰藉,也同时给游客们提供文化寻根之旅。在体验中见证国家成立、崛起、发展的不易,见证先烈们的峥嵘岁月,帮助人们铭记历史。

五、案例研究——以门头沟马栏村为例

1.马栏村红色遗址现状。首先,“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以下简称“陈列馆”),是我国第一个农民发起举办的村级革命题材陈列馆,现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和市首批命名的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该馆位于门头沟区斋堂镇马栏村的一所两进四合院内(百度百科: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马栏村)。其次,陈列馆每年免费接待10万~20万游客,多为企业员工和在校学生,旧址陈列馆已被列入北京市33家免费开放博物馆名录,成为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首都体育学院等几十个单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获批市文化创意产业区。最后,村庄内有一条10千米红色之旅徒步路线。

2.马栏村红色旅游发展限制因素。一是交通不便。马栏村虽距离109国道仅6公里,但地处位置偏僻,公交车不及时,公路多为盘山路,极其消耗精力,会大大缩短体验时间,也会给追求方便快捷的游客造成很大困扰。二是宣传不力。马栏村的红色景区的宣传难度大而且力度小,致使很多游客并不了解该红色景区,而且景区结构过于单一,很难吸引游客。三是管理不佳。陈列馆由于是免费开放而且并没有专人负责看管,会导致素质不高的游客对景区造成破坏,带来严重的后果。

3.马栏村创新理念下红色旅游的发展。第一,将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内的展出资料、影像与现代虚拟影像VR技术相结合,增加游览体验感及互动性,用双手触摸历史,用双眼亲眼看到历史的发展,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历史,了解历史,给不会动的照片赋予生命,创新发展红色参观体验活动,加深参观者的体验。第二,与河北省白洋淀风景区强强联手,共同打造京冀红色旅游文化带。现如今红色旅游单独发展已然行不通,要发挥“1+1>2”的合作模式,抱团发展,进行资源的整合,共同开发,共同宣传,开创一条自己完整的,可带来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突出红色资源,并带动其他资源项目共同发展。第三,延长红色旅游的产业链,形成一种红色旅游与产业并存的发展模式。在红色展览馆附近区域开设红色纪念品点,可售卖一些如红色奖章、拍照服装以及当年革命路上使用的搪瓷缸等生活用品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此类产品可让村中失业或已退休人员进行制作,能增加工作岗位,更为其带来收入。另外,还可设置管理人员和清扫人员,主要负责红色景区的秩序维护和卫生管理,及解决就业问题也做好景区的保护,避免历史遗址遭到不必要的破坏。第四,从服务业入手,打造当地的红色旅游产業,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品牌,可在村中开设红色大舞台,定期组织演员表演与革命有关的剧目,吸引游客参观,为游客定制旅游路线和个性化服务,迎合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形成参观、体验、住宿、餐饮等一条龙服务,创新红色旅游的新模式。第五,开展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大赛。将时代主题与当地旅游文化相结合,让大学生们开动思维,规划旅游资源,设计旅游线路,通过紧扣时代的主题活动来提升大学生对于红色资源的认知度和活动的参与度[3]。

六、结语

红色旅游发展势头正盛,它对弘扬红色传统文化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而创新又是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深度发掘红色景区的文化内涵,打造专属红色文化品牌,利用VR技术带领游客直观体验等方式都是创新与红色旅游融合的有益结果。通过合理有效有力度的宣传,开拓红色旅游的市场,使得在创新中发展的红色旅游能够占据一定的市场地位并且提升其影响力,保证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把红色旅游“金名片”擦得更亮——党的十八大以来红色旅游发展的成就和经验综述[N].中国旅游报,2017-09-09.

[2]  辛旅.牢记传承红色文化的使命担当[N].中国旅游报,2019-02-23.

[3]  李智慧.“红色基因”传承如何年轻化、创意化[N].中国文化报,2019-03-16.

猜你喜欢

现代技术红色旅游创新
Red tourism sees boom 红色旅游正“青春”
年轻人渐成红色旅游主力人群
定格动画中现代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论现代信息技术资源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的魅力
红色旅游市场营销与红色文化传承
信阳红色旅游带动6.5万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