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

2019-10-16林素珍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模式创新思政教育新时代

林素珍

【摘 要】 文章概述了新时代的主要内涵与重大意义,论述了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的必要性,探讨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策略:合理安排思政课堂人数;使用生活化教学;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教师创新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 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对策政治教育;模式创新

新时代,中国面临新发展环境与发展任务。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成为新时代工作的重要一环。因此,各大高校应努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具有新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一、新时代的主要内涵与重大意义

1、新时代的主要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的转化,“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期新的奋斗目标,我国国际环境发生新的变化等客观实际作出的重要论断。[1]中国进入新时代,是我国综合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必定会发生的历史性转变,有着极其丰富深层的内涵,体现在奋斗主题、强国目标、人民期望与初心使命几个方面。新时代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更加繁重,也面临不少困难,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新的历史条件下,全体中国人民发扬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必然会创造出更加幸福的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进入新时代,我们更有底气、更有动力建设美好生活,让中国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中国进入新时代也将不断为人类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2、中国特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2]我国进入新时代不仅是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也体现在社会生活各方面,为我国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新的环境与条件,更加激发了中华人民的斗志。人们为了助力国家夺取中国梦的伟大胜利,鞠躬尽瘁,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先进人士。中国进入新时代,让中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3]新的发展成就,使科学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与活力,让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显示出非凡的力量与智慧,彰显了中国人民的睿智与能力。在科学主义指导下,中国结合具体国情拟定科学发展计划,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性。中国进入新时代,更加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厚内涵,也为世界上其他国家不断强大提供了借鉴。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的科学发展经验为各国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人民的智慧。

二、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所谓教育模式,就是教育者根据教育规律,按照稳定的流程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思想、理念的一种策略和方法体系。[4]我国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存在不足之处,创新教育模式对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着重大意义。

1、对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反思

我国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较低,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地位,少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的状况导致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习惯性盲目接受知识,难以形成辩证思维,也缺乏创造力。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5]我国高校目前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几乎不能提起学生的热情,学生对该类型课程也较为抗拒。再者,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见效需要时间长,学生认为目前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于实际生活并无太大用处,不愿用心去学习。虽然部分思想政治教师有意识去尝试创新教学模式,但苦于教学经验与教学条件限制,心有余而力不足,并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基于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形势,创新教学模式十分必要。

2、新时代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意义

新时代背景下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于我国的发展进步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各大高校必须与时俱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培养拥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需要的人才。[6]高校作为国家发展培养人才的基地,肩负重任。新时代背景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有利于栽培出更多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且具有新时代特点的优秀人才,丰富我国人才储备,为加快国家的建设步伐贡献力量。新时代开放的环境也让中国面临艰巨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高校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运用更灵活变通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普及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確的三观,增强学生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决心与能力,促使教学效果最大化。此外,新时代背景下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可以使教育更加系统化与规范,让学生具备科学规范的理论基础,为理论反作用于实践提供指导。顺应时代变化与国家发展需要,积极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明智之举,是时代的选择。

三、新时代背景下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策略

新时代背景下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十分必要,需要积极采取相应策略。为了促使新时代发展任务顺利进行,我国高校的思政教育模式必须具有新时代发展气息,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符合培养人才的目标。

1、合理安排思政课堂人数

课堂人数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具有极大影响作用。从目前我国高校的课程安排可以看出,作为高校必修公共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每次课堂人数都能达到一两百人。教室人数过多致使原来就略显得枯燥空洞的思政课堂拥挤得更加压抑,课堂氛围更显得沉闷。由于课堂人数过多,教师无法有效与学生进行互动,大部分情况下教育者只能采取满堂灌的方式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传统思政课堂的其中一个失误,是教育者经常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与学生主体地位,淡化甚至漠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意义。在该课堂模式当中,学生只能处于被动地位,难以发挥主体性作用,也很难与教师进行思想碰撞。新时代对于人才的需求更高,适当调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课堂人数是必要之举。只有合理安排学生人数,消除大班额教学现象才能让师生有效互动,使教师尽量照顾到每位学生的基础与特点,因材施教,逐步提高教学效果。

2、使用生活化教学

使用生活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为了让教学符合生活化的特点,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课堂主导作用,积极搜索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案例,灵活使用教学方法,将学生带入具体情境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新时代我国涌现了许多为国家发展鞠躬尽瘁的先进人物,各地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社会发展进步当中能够看出党与国家政策的正确性,也能够看出国家领导人的睿智和高瞻远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心发现身边的变化,让其主动收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生活实例,从生活中感受党和国家的魅力。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课堂活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从活动中既学习理论知识,又能对思想政治理论有所感悟,留下更深印象。此外,思政课教师应该尽可能地讲好典型故事,做到引人入胜,发人深思。避免只灌输理论知识,做到让学生理解课文意思。再者,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生活各方面,例如交友、学习等,注重日常生活的潜移默化影响作用。

3、充分利用高新技术

新时代广大高校应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成果创新思政教育模式,提高教育效果。高新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得益于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人们能更加迅速快捷地掌握社会信息。各大高校应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成就,以网络媒介输送思政课教学所需材料。在思政课堂中,巧妙融入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新闻等,传播新时代社会要闻,弘扬社会正能量。积极向学生推广可以用来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软件、学习网站等,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学习新思想,争做新青年,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与思想水平。各大高校可以设立本校特色网站,为学生提供新时代社会要闻,引导学生积极关注社会动态。此外,高校特色网站内容编辑还需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特点,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新时代,各大高校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成就宣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让学生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坚定信念,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4、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

心理咨询能够引导学生正确解决心理问题,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我国高校都重视设置心理辅导部门帮助学生梳理心理问题,从而让学生能够正常学习与生活。但是我国高校的心理辅导部门很多都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浪费了国家教育资源。新时代是更加开放、竞争更加激烈的时代,对于人才心理素质的要求更高。高校心理辅导部门需要发挥积极作用,给学生提供指导,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广大心理辅导教师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与资格审核,且必须聘用心理专业教师,保证心理辅导教师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与素质,能够严格保密学生的信息。再者,高校心理辅导应该具有正规工作制度,有充足经费来源,并具备足够的心理教师,保障心理辅导部门正常运行。此外,高校教师应该积极宣传心理辅导的作用,鼓励有需要的学生主动进行心理咨询,正确解决心理问题。具备健全人格与正确认知可以让学生潜心学习与健康生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广大高校应充分发挥心理咨询部门的作用。

5、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新时代对于具有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人才需求更高,高校思政课程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勤学多做。教师应激发学生对于讨论时政的热情,鼓励学生课下搜索相关时政新闻,课堂上结合理论知识一起探讨。组织学生深入学习新时代各方面思想,紧跟社会发展脉搏更新知识。学校应多策划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有所感悟与提升,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例如通过公益社团活动培养学生服务社会、关爱他人的意识,或者通过学雷锋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实践过程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此外,充分利用本地区教学实践基地的思想教育作用,平时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学习,让学生有所触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把理论运用于实践,推进实践发展,创造社会财富。[7]只有理论运用于实践,这样的知识才具有生命力。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注重理论教学,又要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将知识内化与外化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6、注重教师创新素质的提升

教师素质对于思政课教学效果具有巨大影响作用。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8]顺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高校思政教师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身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素质。各大高校应该定期召开思政课教师研讨会,鼓励教师们畅所欲言,为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发表见解。再者,学校应该多组织思政课教师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理论要强,信仰坚定。及时更新教师知识储备,引导教师弘扬新时代精神,激发学生对于新时代的感情。设立教师创新教学的奖励机制,开展教师创新教学的活动,对于表现优秀的教师进行表彰,激励思政课教师们以更高的热情参与创新。修订高校教学评价标准,将教师们创新思想、创新方法等作为其中一条标准,以此激励教师与时俱进。广大高校思政课教师要自觉担当起新时代培养人才的重任,高效完成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新时代,教师们既要加强理论学习与培养高尚人格,也要自觉提升自身创新素质。

【注 释】

[1][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4] 曹红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13)55-57.

[5] 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 刘向,陈世扬.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9(12)77-79.

[7] 曹群.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及其体现与发挥[J].思想教育研究,2018(11)36-40.

[8]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 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北京)2019-3-19(1).

【参考文献】

[1] 赵娜.德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借鉴[J].教育与职业,2013(22)104-105.

[2] 何世丹.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2(01)101-102.

[3] 奚晓岚,李慧晓杉.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24)39-41.

[4] 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Z].教社政〔2005〕9号.

猜你喜欢

模式创新思政教育新时代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模式创新研究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基于手机应用软件的幼儿园家园联系模式创新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