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说的“秘密”
2019-10-16马志国
马志国
困扰:上进少年成绩一落千丈
这天,一对父母带着一个男孩来访,我接待了他们。男孩给我的第一印象良好,他礼貌地对我微笑问好,并帮我给他的父母送上了水杯。
为方便了解,我先和男孩的父母做了沟通。
男孩的母亲介绍说:“孩子正上高三,但是开学不到一个月就不愿意去上学了,目前在家已半月有余。早些时候,孩子说心情不好,感觉抑郁,我们带他去看了心理医生,然后按照抑郁症进行药物治疗。吃了一阵子药,感觉没什么用,便辗转找到了您。孩子小学、初中,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中招被省重点高中录取。进入省重点高中后,孩子的学习热情很高,也非常努力。对此,我们很欣慰。我们严格要求孩子,他老实、内向、害羞、不淘气、不打架、不早恋,非常听话,也非常省心。
“去年暑假,孩子的一個初中同学和家长闹矛盾,为宽慰同学,孩子去同学家住了几天。没想到,他不但没能对那个同学有所帮助,反受其不良影响,有了网瘾,迷上了手机,整天机不离手。结果,到了高二下学期,他的成绩一路下滑,排名甚至落到了年级第300名,这大大挫伤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让他迎头赶上,今年暑假我给他报了两个补习班。可没去两天他就不去了。他和那个初中同学又联系上了,去对方家小住几天,回来后更没有心思学习了,除了吃饭,其他时间都抱着手机。高三开学后,孩子更是状况不断,不是这里不舒服,就是那里难受,隔三岔五地请假,以至于后来干脆不想去上学了。以前那么好的一个孩子,如今成了这个模样,我是想破了脑袋,也不知道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男孩的父亲补充道:“本来,孩子是很有上进心的。比如,他上初中时,偶尔看到我们和几个朋友在家打麻将就非常反感。再比如,中考前,为了体育考试达标,他不吃零食,早晚跑步,很有毅力,结果如愿减掉15斤,体育考试顺利达标。刚上高一时,他的状态还很好,斗志昂扬,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可不知怎么回事,到了高二,忽然失去斗志,成绩也一落千丈。我曾和孩子交流过,他说,他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很迷茫。他没说什么具体的事情,我只能泛泛地安慰他,劝他打起精神,好好努力。结果,孩子根本不领情,说我不理解他,然后心情烦躁地走了,不再理我。说实话,我的确闹不懂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所以很想问问您,这孩子到底是怎么了?”
探究:心里秘密不敢告诉父母
为了解男孩的真实想法,我请他父母去隔壁房间暂时休息,我和男孩单独聊聊。
经初步沟通,我和男孩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之后,他表现出较明显的交流欲望。然而,他没有让我得到更有价值的新信息,只是重复了父母介绍的情况,最后喃喃地说:“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
我想,不管怎样,成绩严重下滑,应该是导致男孩不想再去学校的直接原因。于是,我就学习效率和成绩排名等问题和他做了交流。男孩点点头,表示记住了,以后会努力。
我正思考如何把咨询会话推向深入时,男孩忽然犹犹豫豫地说:“其实,我还有一个问题……”
心理咨询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当事人一开始无法坦诚说出核心问题,而是先从外围浅表的容易启齿的问题说起,然后逐步袒露内心,最后才说出真正困扰。我知道,经过前面的沟通互动,男孩此时对我已经有了足够的信任,他想说出最让他感到困扰的核心问题了。于是,我用眼神鼓励男孩继续说下去。
男孩还是有所顾虑,沉吟片刻,终于开了口:“我,我内心有一个难以启齿的秘密。我喜欢上了一个男生……”他艰难地说出这句话后,低下头不再说了。
我平静地问:“是怎样的一种喜欢呢?”
看我态度平静,没有大惊小怪,男孩抬起头,下了很大决心似的说:“是这样:他是我的初中同学,当时我俩的关系就不错。上高中后,我们没在一个学校。高一暑假那年,他和家长闹矛盾,心里不痛快,找我去陪他。当时,他的父母都不在家,我就在他家住了几天。那几天,我们仿佛回到了初中,一起聊天,一起上网,一起唱歌。有一天晚上,我们洗完澡,躺在床上继续神聊,说到好玩、激动处,情不自禁地拥抱在一起。忽然的肌肤相亲,让我们都有了一种异样的感觉。怎么形容那种感觉呢?我后来想了想,就是八个字:异乎寻常,身心愉悦。
“从那以后,我们的感情更好了。高二开学,我们回到各自学校,但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和他在一起的日子,而他也是这样,于是我们用手机频繁联系,每天都聊到很晚。”
原来这样。我问:“是不是从这个时候起,你的成绩开始下滑,而你父母以为你被那个男生带坏,染上了网瘾?”
男孩点头说:“是。他们总说我有网瘾,被同学带坏了。我不敢辩解,更不敢告诉他们真实情况。但我很迷茫,真的很迷茫,我很想跟人说说,却不知道能跟谁说。其实,我不是刻意隐瞒父母。我想过,如果我对父母说了,他们不仅不会理解,反而会更加惊慌失措。所以,我很高兴,今天能有机会跟您说说。”
“谢谢你对我的信任。那,后来呢?”我问。
“今天暑假,我们又在一起住了几天,白天谈天说地,晚上一起入眠。和他在一起,我感觉自己天天都沉浸在欢乐之中。开学后,我们再次回到各自的学校。可我的心仍在他身上,完全没有办法集中精力学习。道理上,我知道自己不能这样,努力学习才是正道,可我做不到,真的做不到,这种无力感让我对未来感到很迷茫。”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你就不想再上学了?”
男孩痛苦地敲着自己的脑袋说:“是啊。因为我就算去上学,也学不进去啊!我这是怎么了?”
看他那么痛苦,我想他一定有过自我探索,便问:“你自己是怎么看的?”
男孩沉默了一会儿,问:“我是同性恋吗?”
我说:“如果你真想找到答案,那请你告诉我,你喜欢过女孩吗?幻想过和女孩在一起吗?”
男孩终于不再有所顾虑,坦诚道:“喜欢过。初中时我有喜欢的女生,高中时也有,也幻想过和女生在一起的美好情形。不过,我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喜欢女生也是默默的,从没真正交往过。再说,我妈也不让我跟女生交往。”
解析:同性依恋≠同性恋
至此,我终于弄清了男孩产生心理困扰的根源所在。他是男生,而他对另一男生产生了情感依恋,这让他的内心起了波澜,并为此感到不安。
那么,他真的是同性恋吗?其实,“同性恋”很难用三言两语说清楚,我觉得这个男孩,顶多算是有过同性恋行为,但不能说他的性取向就是同性恋。
为什么这样说?首先,同性恋大致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先天的,主要是生物学因素所致;一种是后天的,主要是环境因素所致。后者叫境遇性的同性恋行为,与前者截然不同,只要生活境遇改善,就可以回归常态的异性恋。另外,有研究发现,在青春期及青年时代,很多人会有同性恋行为。但是,几乎所有有过同性恋行为的人,在日后常态的生活境遇中,都会成为常态的异性恋。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这个男孩的性取向归属为同性恋。
那么,这个男孩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确切地说,他具有“同性依恋倾向”。
从儿童到青年的性心理发展过程中,不少人会经历“同性依恋阶段”。青少年正处在不能没有朋友的阶段,他们渴望友谊,急切地寻找友谊,而他们中的有些人还处在对异性的排斥阶段,有些人虽然进入了两性接近期,想和异性交往,但由于外界的强大压力,不敢跟异性交往。
而和同性的交往就顺利多了。在与同性的交往中,有些女孩天生是“妹妹”,喜欢结识能保护自己的年长一些的同性,而有些女孩则乐意扮演“姐姐”,主动照顾比自己弱小的妹妹;有些男孩天生是“弟弟”,崇拜有创造性、有独立见解的同性,而有些男孩则天生有保护欲,处处展示自己的“大哥”风范。这种现象在青春期十分常见,也十分自然。因为在这个阶段,受传统文化影响,异性交往容易遭人非议,而同性交往则不用有所顾忌。于是,毫无压力的同性友谊,进一步发展的话,则可能出现同性依恋情结。
同性依恋与同性恋的区别,关键在于:同性依恋主要是后天环境造成的,性倾向只是暂时的混乱,不是专门的指向同性,且更多的是情感关系;而同性恋主要是先天生物学原因造成的,性倾向专门指向同性,且多有性爱关系。所以,我们不能盲目地给同性依恋戴上同性恋的帽子。有同性依恋倾向的青少年,绝大多数会很快发展为常态的两性爱慕,成年后为常态异性恋,不会成为同性恋。
对策:异性交往不可盲目禁止
虽然同性依恋不同于同性恋,但对同性依恋现象,家长必须有所关注和警惕,不可置之不理,任其发展。首先,如果孩子不能得到及时疏导,多次强化的结果,很可能导致他日后发展成境遇性同性恋,影响日后婚恋。其次,同性依恋对青少年身心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影响人格独立性,进而影响他形成完整的人格。
遗憾的是,还是有不少家长对青少年的异性交往看不惯、不放心,对其同性交往却缺乏必要的关注和警惕。其实,在我看来,如果青少年只和同性交往或是和同性交往过密,才是真正让人担心的事。
在这个案例中,家长只看到儿子学习成绩下降,以为罪魁祸首是网瘾,于是埋怨儿子被初中同学带坏了。至于儿子的内心,家长一无所知,着急之余,盲目带儿子看病吃药。即便到现在,男孩依然不想让家长知道真相,因为他自知很难获得家长的理解和帮助。
我感觉,在这件事上,帮助男孩的最好办法是自救。于是,我就同性依恋的自我心理调节方法,和他进行了详细讨论。
关于性倾向的矫治,通常运用两个方法:
一、厌恶疗法。厌恶疗法的理论基础是条件反射原理,就是把同性依恋的刺激如有魅力的同性照片与不愉快的刺激如电击或化学药物引起作呕等配对,让二者建立联系,来抑制或消除对同性性反应的神经联系。厌恶疗法还可以在想象中进行,也就是在想象中,把同性依恋行为和不愉快的结果联系起来。
二、系统脱敏疗法。系统脱敏法是在想象或真实生活中,逐渐接触异性,直到接触异性不再恐惧和焦虑为止。随后运用条件反射原理,使性反应与异性建立起神经联系。如手淫时,想象有关异性的任何具有性刺激意义的情境,只要有利于把性反应与异性建立起联系,就是可取的。
这两个方法结合使用,一面抑制对同性的性反应,一面激发对异性的性反应,这有助于帮助男孩逐渐改变同性依恋倾向。
交流中,男孩领悟到,要彻底解决问题,需拿出决心,付诸行动,自我调节,努力控制同性接触,积极增进异性交往。最后,男孩请求我替他保守秘密。我同意了。
在与男孩父母的交流中,我没有谈及男孩的同性依恋问题,只是说男孩没有患上抑郁症,建议他们不要把目光只盯在孩子的学习上,要多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需求,要注意改善男孩内向害羞的性格,为孩子营造宽松的交友环境,特别是不要盲目限制他与异性的交往。孩子处在青春期,来自异性的鼓励其实是孩子奋发向上的巨大动力。
看着一家三口离去的背影,我颇为感慨:同性依恋并不少见,实际的发生率比我们知道的要大得多,这应当引起家长和社会的重视。家庭和学校,为避免青少年形成同性依恋倾向,應该为他们营造宽松的交友环境,不盲目禁止异性交往,让每一个孩子都成长为具有健康性心理乃至健康人格的少男少女。
【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