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电影广告

2019-10-16吴悠杨玉静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21期
关键词:故事营销

吴悠 杨玉静

摘 要:在广告蓬勃发展的今天,广告作为一种营销手段,随着营销方式的发展变化,开始注重与消费者的平等沟通与对话。微电影广告利用时长优势,用完整曲折的故事和情节,将品牌理念或产品内涵自然而然地传达出来,以影视特有的艺术感和视觉冲击感,潜移默化地以品牌核心价值观影响受众群体,在广告中表情达意,以情动人;在故事中巧妙营销,广而告之。微电影广告的故事性、艺术性与广告性的合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关键词:微电影广告;故事;营销

中图分类号:F71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21-0055-02

一、引言

微电影广告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类广告模式,它和电视广告和微型电影既有相似,又有区别,它是一种新媒体网络化的广告模式和营销手段。相较于网络视频短片,具有明显的商业化特性;与电视广告对比,又具有影视专业的叙事手段和相对鲜明的艺术特征。

关于微电影广告的定义,依据百度百科词条所说:微电影广告是为了宣传某个特定产品或品牌而拍摄的有情节的,时长一般不超过30分钟的,以电影为表现手法的广告。微电影广告可以理解为由广告主付费,以网络为投放平台,将产品、品牌形象、公益活动等作为叙事元素自然结构到故事情节中,综合运用影视创作手法制作的微型故事短片广告。

整合营销传播之父唐·E.舒尔茨(Don E.Schultz)教授曾说过,在现代社会“4P(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早已成为昨日黄花,4C(消费者、Cost代价、便利、沟通)正成为营销传播的主导”。从旧有的从产品出发到销售终端的营销模式,转变为从消费者出发,注重沟通的新营销模式。作为营销手段的广告,随着现代营销方式的发展、变化,也相应调整,强调与消费者的平等沟通与对话。

传统的电视广告分类复杂,从时间上来讲有5秒标版广告,强调诉求点的10秒或15秒广告,都是比较直接地表现广告目的。30秒廣告和60秒广告虽然相对完整,能看到一些情节和故事,但都简单,情感深入不足。微电影广告的时长,目前没有绝对的行业标准,一般微电影广告类型分为5分钟以内为短篇,6—15分钟中篇,16—30分钟长篇,30—50分钟加长篇,以适应人们不同的时间碎片类型。微电影广告可以利用时长优势,用完整曲折的故事和情节,将品牌理念或产品内涵“润物细无声”地传达出来,以影视特有的艺术感和视觉冲击感,潜移默化地以品牌核心价值观影响受众群体,是隐藏在故事中的营销。

二、在广告中表情达意,以情动人

在广告几乎无孔不入的今天,观众在各类影视节目和视频作品中经常发现或生硬或巧妙地植入广告,甚至在电影屏幕上也屡屡可见。微电影广告的制作目标就是产品或者品牌文化的推广,广告是主体,不必隐性植入。但它绝不是电视广告的加长版,而是借用影视的专业化手段,通过戏剧情境、冲突的设置,戏剧动作的合理推进、人物形象的塑造等用影像来讲故事,吸引观众接受故事情节暗含的观念。胡乔在《微电影广告初探》一文中指出,微电影广告不可能在电影中对产品或品牌做过多陈述,一般而言,只是将品牌的内涵精神编入故事中。这样的说服是诉诸情感的,而不是过于理性的。益达的微电影广告就深入探查了消费者的内心需求,推出了“爱”的主题。以益达口香糖为线讲述了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广告词是这样写的:“关爱牙齿,更关心你。”将广告主的商业目的完美藏在“爱”的酸甜苦辣里。口香糖的目标消费群体是年轻人,而爱情最容易引起年轻人的情感共鸣,在娓娓讲述年轻男女爱情里的体验与渴望时,相伴相随的益达口香糖也同时深入人心。

爱是人类普遍而美好的情感,友情、亲情、爱情的融入,使得产品和广告拥有了情感的力量,广告主不再是赤裸裸直盯钱袋的感觉,而是具有了一定意义上的人文关怀。消费者和广告主之间除了商品交易关系,还产生了情感联结,有助于进一步树立品牌形象,推广企业文化,形成一定程度的消费情结,建立和强化对品牌的忠诚度。

传统的商品广告更多强调产品的功能、特性,期待通过消费者的理性分析做出明智选择,从而达到销售目的。但这类广告多数简洁生硬,并且商品的同质化现象使得广告无法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而微电影把商业动机巧妙地藏在具有情感容量的故事里,使观众在欣赏影视艺术作品的同时,在故事情节中自然而然对产品形成印象,打下烙印,变成潜在消费者,最终有一天成为顾客。在跌宕起伏的故事推进中,感同身受故事人物特定情境下的命运与情感,这种同情使得受众在接受故事的同时,也从情感上主动接受了广告的影响。比如联合利华洗护发品牌潘婷的《You can shine,你能型》就是一则能引起情感共鸣的微电影广告,它的创意很独特,突破常规逻辑:街头老艺人演奏小提琴,而一个听不到音乐的聋哑女孩儿却深受感染,迷上小提琴。在老艺人的鼓励帮助下,克服外界的质疑和内心的自卑,最终获得成功。丧失听力的聋哑女孩儿和音乐之间,按照常规理解,是构不成联系的。但这则微电影广告在小提琴街头艺人和聋哑女孩儿之间找到共情点——身处逆境,却勇于挑战自我。故事结尾女孩儿终于登上梦寐以求的舞台演奏小提琴,柔顺的长发像流动的音符一样随着小提琴的韵律飘逸飞舞。广告创意很好地表达了“You can shine,你能型”的主题,广告诉求目标得以实现。这种采用感性诉求,将观众代入故事情节所营造的情感氛围中,自然而然拉近商品与观众的距离,使观众产生情感上的认同,消减对商业广告的抵触。

三、在故事中巧妙营销,广而告之

微电影广告无论表现手法多高超,艺术性多出色,最终落脚点还是在“广告”二字。故事的设置,情节的安排,其前提都是通过对品牌性格的深入研究与分析,使品牌自然融入到故事当中,甚至成为情节推进、人物转化的背景或推动力,潜移默化中实现品牌诉求。

福建西窗影视出品的微电影广告《宁檬的爱情》中,就是以爱情为切入口,设置了双线结构,在情节发展中巧妙将品牌广告作为人物身份背景自然带出。这部微电影广告以女主角宁檬的爱情遭际为主线,表现宁檬偶然结识嘉禾装饰老板谢明,不打不相识,最终寻得真爱,治愈失恋创伤。以宁檬女友蜜儿崇尚金钱至上,结果被骗人财两空为副线,映射出闽南都市泉州年轻男女的情感和生存状态。宁檬因一次偶然车祸与谢明相遇,作为车祸肇事方的谢明没有推卸责任,主动表示承担责任,并留下名片,宁檬与家人发现他是嘉禾装饰的老板。此处通过名片这一特殊道具,既明确了谢明的身份,又突出谢明敢于担当、不以势欺人的品格,成为微电影叙事中的有机部分,也强化了“嘉禾装饰是个负责任的企业”这一品牌认知。也正是在这种独具匠心的叙事中,品牌形象随着情节的发展、深入,慢慢浸润到消费者心里,在故事中认知、理解品牌文化。

但微电影广告在之后情节安排上用了大篇幅展示嘉禾装饰“垫资装修”业务讨论会的场景就显得生硬和令人尴尬,既与情节发展无大关联,又与人物性格塑造无助益。后面又有和宁檬带人来商讨装修业务,虽然叙事上造成二人再次相遇,但车祸事件中谢明已经建立了沉稳负责的形象,在处理问题过程中二人再遇可以有更好的设计,这种鲜明的“广告主”的标签,使观众的观影体验有硬性植入的不舒适感,反而影响了观众对其企业文化的认同。

法国广告评论家罗贝尔格兰所说的:“我们呼吸着的空气,是由氮气、氧气和广告组成的。”在我们身处的现代社会,广告几乎无处不在,如何赢得消费者的关注和信任才是关键。传统的功能展示、宣教式、“填鸭式”的广告已经很難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文化含量高、制作精美的广告产品日益成为广告商和消费者的首选。单纯的产品功用宣传已经远远不够,掌握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利用各种专业技术手段制造信息网引导并刺激消费者,让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认同品牌的文化内涵,进而产生消费冲动成为顾客才是广告最终的目的。而微电影广告正满足了这种需求。

尽量在影像表达上避免消费者对商品广告的警惕和抵触,在一部几分钟长度的微电影中,通过合理煽情或恶搞的故事使观众的情绪进入设置好的情境,品牌和销售理念伴随故事情节的发展逐渐为人接受,甚至感染力强的微电影广告会使观众把对故事的感动融入到品牌的信赖中,达到微电影即广告,广告即微电影。相比传统影视广告或平面广告,微电影广告的故事性、艺术性与广告性的合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刘芳.微电影广告与电视广告比较[J].当代传播,2013,(6).

[2]  王憬晶.论中国电视广告叙事中的缺失[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8,(6).

[3]  胡乔.微电影广告初探[J].视听研究,2013,(6).

[4]  周艳玲.略论广告创意的几种表现手法[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08,(3).

[5]  魏巧俐.微电影广告叙事系统构建策略[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14,(3).

[6]  李娅乔,李振国.新媒体环境下微电影广告模式探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3,(2).

猜你喜欢

故事营销
网络竞拍模式下的艺术品流通分析
浅析大数据时代对企业营销模式的影响
试论基层电力市场营销策略
故事细节语言
“故事”是中国动漫的短板
徐州广播电视台:讲好特色故事雕刻城市形象
《发现海昏侯》出版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