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紧密结合统编教材 突显教材写作理念

2019-10-16徐赛儿

关键词:统编教材

徐赛儿

摘   要:2019年浙江省各地的中考作文命题,在传承前两年的命题传统的基础上,呈现出鲜明的“统编教材”特征:写作理念契合统编教材理念;写作话题紧密结合统编教材;写作方法和要求更是以教材为依托,学以致用。这样的写作测评趋向昭示:用好教材,教好写作,是当下统编教材教学尤其需要重视的。

关键词:中考写作;作文命题;统编教材

用测评引领教学,改进教学,体现“教学评一体”,是浙江省中考命题的核心理念之一。因此,分析浙江省中考作文命题的特点,则可把握写作教学的趋向,用来指导写作教学,使之少走弯路。

从近两年浙江省各地的中考作文命题来看(现浙江省中考写作包括应用性写作和创意性写作,本文主要就创意性写作进行分析),其走势明确,可谓越来越“贴近现实、走向真实、趋向平实”,在关注写作的文学性之外,也开始注重写作的思辨性和功能性,以图实现两个转变:其一,引导学生从以往习惯性的“虚假写作”中走出来,走向 “真实写作”,注重在写作中呈現真实的自我、真实的生活和真实的感悟;其二,从以往更注重表达的“文章制作”中走出来,走向更注重交流的“交际写作”。正如浙江省教研员章新其老师所言:写作是作者与读者(明确或潜在)之间运用背景知识,基于交际目的,针对具体语境而进行的意义建构和交流活动。这样的写作命题趋势,显然更符合统编教材关于写作教学的理念。

2019年是浙江省启用统编语文教材之后的首届毕业生参加中考,中考作文命题在传承前两年的命题传统之外,自是要体现统编教材理念。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紧密结合统编教材,凸显教材写作理念。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往往是作文命题的话题或构思来源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不仅是知识的学习,更是能力和思维的培养。因此,真实的语文学习过程往往是在具体的活动或者项目中展开的,它具有综合性强的特点。基于此考虑,统编教材每册都设置了相应的“综合性学习”,具体如:七年级上册的“有朋自远方来”“少年正是读书时”“文学部落”;七年级下册的“天下国家”“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我的语文生活”;八年级上册的“人无信不立”“我们的互联网时代”“身边的文化遗产”;八年级下册的“倡导低碳生活”“古诗苑漫步”“以和为贵”;九年级上册的“君子自强不息”“走进小说天地”;九年级下册的“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等。

这些“综合性学习”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内容和写作素材,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路径和写作的思路。2019年浙江省不少地市的中考写作命题,在选材和构思上,显然和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关系匪浅。如宁波卷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

学校文学社要出一期“话说家乡”专刊,设置了“家乡风味”“家乡风光”“家乡风俗”“家乡风尚”四个栏目(见下表)。请你写一篇文章投稿。

“出专刊”是综合性学习成果呈现的常见方式,学生并不陌生,而“话说家乡”这一专刊下的有些子栏目,可以直接和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相关联,如八年级上册的“身边的文化遗产”包含“家乡风俗”,八年级下册的“倡导低碳生活”和七年级下册的“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便是“家乡风尚”等。

衢州卷的衢州市“私家地图”写作和宁波卷的写作题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写作素材也同样可以来源于“综合性学习”,包括要求考生给作文配图这一命题构思,也脱胎于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因为,“综合性学习”在呈现成果的时候,就经常会要求学生给成果配以图片。

又如嘉兴/舟山卷,要求考生围绕“研学”进行写作,并提供了三条写作思路:

(1)从经历过的研学活动中,选取在“创造性解决问题”方面对你产生深刻影响的事例,写一篇记叙文,向晚报投稿。

(2)你梦想过到海底、地心、月球等地方研学吗?请你发挥联想和想象,编写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参加班级故事大王擂台赛。

(3)小海说:“研学其实就是在旅行中学习文化知识。”对同学的这种看法,你有怎样的理解和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投到校长信箱。

“研学”出现在中考中,似乎有点出乎意料,据说有些考生出了考场之后,还是一脸蒙。但是,“研学”的学习经历,对学生来说应该并不陌生,很多“综合性学习”,其过程便无疑是“研学”。如“我的语文生活”“身边的文化遗产”“倡导低碳生活”等,都需要我们走出去,走进社区、走上街头、走向更为广阔的社会,在生活中去学语文、用语文。

再如金华/丽水卷,要求考生根据四幅漫画进行写作,漫画上的内容是:人想要学会飞,就必须先学会站立、行走,奔跑和攀登,人只有先学会这些,才能学会飞。乍一看似乎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挨不上边,其实,细细品味,不难发现,这样的写作话题同样和“综合性学习”有着深刻的关联:八年级上册的“人无信不立”就是在启发学生思考人学会站立、行走的根本条件;九年级上册的“君子当自强不息”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自强不息”便是不放弃,不停地“奔跑”和“攀登”,如果能做到这两点,人就能学会飞翔,到达梦想的彼岸。因此,金华/丽水卷的作文命题,似乎可以看作是教材中这两次“综合性学习”的相关素材的深度整合。

二、教材中的写作教学内容体现在写作命题的各个方面

统编教材具有较为明晰的写作训练体系,每个单元的写作教学,在训练写作综合能力的基础上,突出对某一具体写作方法的教学。具体写作序列如下:

七年级上册: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学会记事;写人要抓住特点;思路要清晰;如何突出中心;发挥联想和想象。

七年级下册:写出人物的精神;学习抒情;抓住细节;怎样选材;文从字顺;语言简明。

八年级上册:新闻写作;学习传记;学习描写景物;语言要连贯;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表达要得体。

八年级下册:学习仿写;说明的顺序;学写读后感;撰写演讲稿;学写游记;学写故事。

九年级上册:学写诗歌;观点要明确;议论要言之有据;学习缩写;论证要合理;学习改写。

九年级下册:学习扩写;审题立意;布局谋篇;修改润色;文艺性小随笔;有创意地表达。

2019年浙江省各地的中考写作命题,在写作要求上,均没有超出教材要求的范围。如温州卷和嘉兴/舟山卷的想象作文,对应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发挥联想和想象”的写作要求和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学写故事”的写作要求;衢州卷的游记写作,对应的是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学写游记”的写作要求;湖州卷和温州卷对“阅读”的认识,其实也可以对应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学写读后感”的写作要求;至于教材中的“学写传记”“撰写演讲稿”“新闻写作”“文艺性小随笔”等,同样也可适用于有些地市的作文题。其中用演讲稿的形式进行创作,适用于2019年各地市所有的作文题。除此之外,教材中其他的写作要求,也多在各地作文评分细则中有直接的体现。

三、教材“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多是写作命题和构思的源泉

统编教材采用了“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由“教读”到“自读”再到“课外阅读”,其中,“课外阅读”既包括每单元推荐的三到五篇课外文章,也包括每册推荐的六部经典名著,目的自然是强化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品位。阅读,从来都是和写作密不可分的。2019年,浙江省各地中考写作命题自然也紧密结合了“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材中的“三位一体”阅读材料,构成了写作的观点或素材。如湖州卷和温州卷的写作题,均出现了对“阅读”的关注,而强化阅读是统编教材编写的核心理念,如果学生对教材阅读材料足够熟悉,应付这两个作文题自是轻而易举。再如各个年级的教材都有关于各类名著阅读的“名著导读”,涉及圈点批注、快速阅读、精读和跳读、选择性阅读、摘抄和做笔记等阅读方法的介绍,还有针对纪实性作品、科普类作品、诗歌、古典小说、讽刺作品及外国小说的阅读策略介绍等,这些“名著导读”本身就以培养合格的“读者”为宗旨,其中关于阅读的观点和策略都需要学生理解并熟练运用。这些都可以成为构思这两篇文章的观点和素材。再如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四篇课文,文体均是文艺性随笔,涉及的话题都是有关艺术欣赏的,且都可指向阅读,如读书的作用、读书的方法、意境的欣赏、留白的艺术、想象的作用等,学生如果对这些话题很熟悉,并且有过自己的体验和思考,同样可以成为应对这两个写作题的观点和素材。再如《皇帝的新装》《穿井得一人》《河中石兽》《愚公移山》《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马说》……这些课文内容,也大多能呼应绍兴卷里对“‘他们说‘他们说什么 ‘让他们说去吧”的思考,如果考生能整合教材中的这些课文内容进行构思和创作,那自然是轻车熟路,别出心裁。

还有一些“三位一体”阅读材料,本身就是很好的续写或改写的素材。如《带上她的眼睛》可以续写成一篇想象类的科幻小说,用来应对温州卷“地球上只剩下一个人”的写作,可谓物尽其用,甚至用在嘉兴/舟山卷中的有关地心研学的科幻小说创作上,也并无不可。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可以根据绍兴卷关于“他们说”的写作话题,改写成一则结局完全不同的故事。而温州卷中的“这可能真的会发生”,则可以用多篇课文和名著进行续写或者改写,如“孔乙己没死,三年后,他又来到了咸亨酒店……”“刘姥姥穿越到了宁波繁华的市中心……”“于勒认出了他的哥哥……”“张岱穿越了,在国庆节的更定时分来到了西湖,赏三秋桂子……”等等。

还有些课文可以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构思范本和思维路径。如《一滴水经过丽江》可以为衢州卷“私家地图”的写作提供构思范本;《走一步,再走一步》可以为金华/丽水卷的写作提供故事范本。此外,2019年的浙江省中考出现了不少思辨性的作文题,如杭州卷关于“肯定自我”和“肯定他人”之间的思辨,绍兴卷关于“关心他们说什么”和“让他们去说吧”之间的思辨,湖州卷关于“读者的身份很美好”和“不容易成为读者”之间的思辨,而台州卷则是直接呈现了很多事物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这些话题都要求学生具有对立统一的思维品质。如何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认识问题、观察世界,教材中就有不少课文给出了很好的思考范例。如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有一篇梁启超的《最苦与最乐》,通篇从一个读者的角度,设问释疑,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简直就是思辨性作文的典范;再如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和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所选的议论性文章,都有“提高思辨能力”“学习思辨方法”的学习要求,这些能力和方法也都可以且应該运用于考场思辨性论说文的写作之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2019年中考作为统编教材教学下的首届中考,全省各地的中考写作命题也相应呈现出了鲜明的“统编教材”特征:写作理念契合统编教材理念;写作话题紧密结合统编教材;写作方法和要求更是以教材为依托,学以致用。这样的写作测评趋向昭示我们:用好教材,教好写作,是当下统编教材教学尤其需要重视的。

当然,“用教材教写作”,除了要遵循统编教材中“写作”的规定性教学内容,依托“综合性学习”等语文活动进行切实有效的教学之外,还需要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实际,开发出更多能满足写作学习者实际需求的写作核心知识,并让他们通过必要的学习支架,熟练运用这些核心知识进行写作。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从教材中开发和积累写作素材,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库,能以相应的方式把这些素材转化成有效的写作内容,来达成特定的写作目的,并能通过写作呈现自己真实的语文学科素养,包括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等。

猜你喜欢

统编教材
脱离“拼音”拐杖,突破识字难关
“分角色朗读”的七大策略
用德滋润儿童心灵,用法护佑儿童成长
统编教材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价值及教学策略初探
从最新初一语文统编教材得到的教学启示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