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益智美术”在美术教育课堂中的影响

2019-10-16马嘉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20期
关键词:美术教育

马嘉

摘 要 美術教育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思维素养,这种培养通过益智类美术课堂教学可以得到更直接的体现,这种审美能力与思维素养的培养是要通过美术的语言,也就是美术的基本知识来实现,通过益智美术课堂的教学更好的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思维素养。

关键词 美术文化 益智美术课堂探索 美术教育 益智美术

中图分类号:G623.75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益智课堂是以益智器具为载体,以“自主探究—发现”为教学活动主导模式,以促进学生思考力发展为核心目标的一种课堂教学形态,力求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合作参与、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自主探究意养成乐思、善思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基本思维素养的发展。

1选题及构思

1.1背景资料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鼓励学校和教师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和办学特色。”追求学校有特色、学生有特长已经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发展趋势。

如果说应试教育是当代青少年成长的围墙的话,那么美术教育则犹如围墙上的一扇窗口,这窗口能给以青少年更自由的空气,更新的观察世界的方式和角度,更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艺术源于生活,对生活的敏锐感受与体验是艺术创造的源泉,自我认识和认识世界是统一的一体,对自然的探索和自我的认识同样具有价值。在教学和创作中强调创造性思维是非常重要的,从观察与体验出发,并努力探索,运用创造性思维在技能与手段之间的广泛借鉴、融合、嫁接的可能性,才有较深层次的创新表现,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活动的动力。少儿美术教师通过视觉艺术的美育活动,可以使学生的视野感受能力、视野理解能力、空间表现能力和造型能力得到更好的训练,因而获得良好的发展。尤其是置身于这个图像时代,少儿美术教师的导航作用显得相当重要。而没有这样系统的美术教育,学生即使有良好的艺术天赋,也可能在缺乏美育的教育中失去发现美和表现美的眼光。所以许多人都会对美好的东西麻木而视而不见,一味跟从流行与时尚,缺乏自身判断力,甚至是傻子过年看邻居。

1.2益智教育融入美术课堂的重要性

探索美术教育应融入益智美术课堂设计理念,紧密结合基础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从而进一步关注美术教育益智教学的实践环节;从美术基本知识中创造益智课堂技能,从不同视角出发,进一步认清美术知识和益智课堂教学的关系;在益智美术课堂研究和开发过程中,将教学设计和益智课题课程资源开发相结合,打破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素养。

美术知识自然是课堂教学中的重点。但在我们的美术教学中,基本知识和技能只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一种媒介,所以我们要通过益智美术课堂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完善其人格、丰富精神生活等,不让美术课堂枯燥乏味。

2“益智美术”为本,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益智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学校文化传统一旦建立起来,就具有指导学校办学方向、统一价值观念、教与学的行为作用,就能凝聚全校力量,为直线学校的办学目标而努力。力求使益智文化并入、带入、学校整体当文化中,成为学校文化中的一条亮丽金线!

益智美术课需要教师的语言引导要激趣,从而提高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行创造性学习。比如《小兔子真可爱》一课。教师在引导语中采用“小兔子是我们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它给你留下的印象是怎样的呢?请你用一两句话描述一下……”“听了同学介绍,老师真的好喜欢小兔子,想不想把小兔子永远留在你的身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用纸折小兔子的方法。”在《各种各样的帽子》教师结合天气情况引导:“天冷了,小帽子成了我们都的好朋友,今天就请同学为自己制作设计一顶好看帽子。”童趣化的引导语的加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以“益智美术”为创作题材,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益智课堂要有挑战性,支持性,趣味性,主动性。要在让孩子思维紧张的同时,保持心情愉悦的状态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在有效问题的创作灵感激发下,学生才能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做出更高水平的创作,促进其思维的发展,进一步完善思维训练活动中的认知结构。通过让学生充分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亲自动手操作、拼摆。让学生体验到真正参与活动的乐趣,让学生的思维在一轮又一轮创作中有效的提升审美能力,让课堂真正成了学生展示个性的舞台。

4以“益智美术课堂”为精神导向,进行德育教育

在益智美术课堂教学中重视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不仅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一般特点,还要了解个别特点,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习惯都要做到全面深入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小的益智美术创作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就从小画面、小训练入手。在开展思维训练,在老师的鼓励与引导下,积极地应对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在益智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益智活动,让学生创作,学生能循序渐进产生兴趣,积极性会得到充分的调动。

实践证明,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仅是一个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一个学生能否完成“知识与技能”学习的保障。所以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和培养情感、态度培养和价值观,这样的课堂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师生之间的桥梁,教材只能起到中介和“话题”的作用。因此,美术课程的相对狭窄性决定了我们要用现代的教材观点去看待教材的作用。教材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美术的“话题”,我们从众多“话题”中,整合出利于学生美术素养养成和发展的教学话题,结合我们的优势,联系我们自身的特长,充分利用美术益智课堂,把课程校本化提升到理论的高度来思考和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既着力于线性的深入探讨,又着力于点上的泛化,让以石击水的涟漪借助校本课题给学生以艺术的滋养,给老师以专业发展的平台。

猜你喜欢

美术教育
完善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对策初探
当下如何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
关于加强乡村学校美术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维吾尔民间美术对南疆高校美术教育的影响分析
对师范院校美术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新思考
学生人文精神在高职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谈高校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