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背景下中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创新研究
2019-10-16黄宝玉
摘 要 在工匠精神背景下,对中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进行创新研究,应遵循以下四步:第一,明确工匠精神的内涵与弘扬工匠精神的意义;第二,了解中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并明确德育目标;第三,探索工匠精神融入思想品德教育途径;第四,对中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进行创新研究。
关键词 工匠精神 品德教育 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
思想品德教育一直作为中职院校的重要工作内容,培育“德艺双馨”的“新时代工匠”须中职院校“厚德重技,品艺双修”。为提升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并结合职业院校特色,把工匠精神融入到德育工作重,通过实践努力创新、落实落细、齐抓共管,提高德育工作的生机与活力,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学校风貌。”
1新时代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
“质量之魂,存于匠心”,工匠精神作为职业精神的范畴,与职业教育密切相关。在对中职学生思想品德培育过程中应厚植工匠文化,培育学生脚踏实地、吃苦耐劳、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的学习态度,对学生思想的品格的培育意义重大。
1.1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
美国畅销书作家亚克力·福齐认为:“能够成为工匠的都是有好的想法并为之努力,拼尽全力地去实现的人。”可见工匠精神既有精神层面的虔诚执着、尚巧达善、精益求精、努力进取,也有实践层面的脚踏实地、不骄不躁、精雕细琢、内心笃定。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任务分工越来越精细,工匠精神“做专、做精、做细、务实”的作风越来越重要,它适合于整个社会所有行业,每个岗位都应该高标准、严要求的对待本职工作。专注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具体来看,是时代工匠精神内涵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
1.1.1内心坚定地理想信念
捷克作家伏捷克说过:“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就越纯洁。”约翰逊也认为:“人的理想志向往往和他的能力成正比。”理想信念力量无穷,是搭建坚持不懈、脚踏实地的“立交桥”,破除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玻璃门”。新时代的工匠只有坚定内心的理想信念,才能不骄不躁、认真务实、勤恳执着、坚持不懈、扎实工作、与时俱进地为实现理想目标拼尽全力。
1.1.2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
爱岗敬业是工匠精神最核心的内容,它要求在工作过程中,不浮躁、认真对待本职工作、勤恳务实、严谨细致、严以律己、不怕吃苦、兢兢业业、甘于奉献、充满激情、恪尽职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奋斗,来践行自己的工匠精神。
1.1.3摒弃浮躁的专注精神
专注精神是新时代最缺乏的优秀品格,不随波逐流、有目标、不投机取巧、有定力、学习专心、实习认真、不怕苦累,不骄不躁有耐心、恒心、独处能力、摈弃浮躁,在专注执着的过程中追求卓越,不断进步并创造奇迹。
1.1.4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想的实现只靠干,不靠空谈。”再美的理想、再美的愿望不去践行,也只能是幻想。设定目标并做详细的实施计划,从小处着手,脚踏实地不断实践,反思,在实践,让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1.5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工匠精神传承与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不断创新、勇于进取、推陈出新,才能不断超越,与时俱进,永无止境。
1.2弘扬工匠精神的意义
“工匠精神应成为学校职业教育的灵魂,成为每一个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所努力向往的一种境界。”中职学生年龄大多在15岁左右,正处在青春期初期,是人生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大多早熟、可塑性强、好奇心大、自控能力薄弱、有逆反心理,喜欢偶像。思想品德教育抓住学生的关键期来培育至关重要,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意义重大。可以努力探索工匠精神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契合点,培育学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工匠精神。熏陶学生以大国工匠为榜样,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努力践行“偶像”的“一举一动”。养成学生认真负责、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从而使学生步入社会能够爱岗敬业、心怀感恩、诚信互助,进而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学会奉献社会、勇于担当,共同为实现中国梦齐心合力。
2中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现状与目标
2.1教育现状
2.1.1政策保障方面
中职学生思想品德的培育,需要开放的政策引导,也需要完备的制度保障。在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中职院校最根本的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职业院校特色,把工匠精神融入到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但实际融入得不够。国家重视思想教育与职业道德,但至今没有专门针对如何培育工匠精神这一特殊要求的相关政策和制度保障,也没有针对职业院校这一特殊群体提供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意见。
2.1.2德育内容方面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建设教育强国的不断落实,职业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应勇于担当,把培育服务社会、德艺双馨、人格独立、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国工匠作为首要任务。部分中职院校看重学生的专业技术和就业率,轻视学生思想品德的培育,或是仅仅针对德育中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文明礼貌等部分内容进行表面教育,没有与实际相结合,没有深入学生的理想信念、心理健康、人生观、劳动观念、工作纪律等进行行之有效的引导。也没有把工匠精神融入到日常的德育工作中,結合学生的日常生活,遵循学生的发展实际,以生为本落实德育工作。
2.1.3德育途径方面
德育途径是指为完成德育工作,所采用的方式、方法、途径和手段等。有些中职院校会安排人文素养、就业指导课程进去课堂教学,并会采用文明礼貌月、爱国教育月、学习雷锋月、开学第一课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品德。但课堂教学多采用教师说教的方式,缺乏对学生的深入了解与真诚互动,学生很难从内心认同并践行教育内容。德育活动多是采用黑板报和主题班会的形式,学生的积极参与度不高,也更少会全员参与。工匠精神作为中职院校不断发展,夯实质量的灵魂,没能很好的与德育工作相结合,也没有扎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中职院校德育工作主要由上到下,院系领导带领教师,教师引导学生,缺少领导层面对学生的深入了解与调研,从而缺少触动学生内心深处的德育方针。并且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每科老师只负责自己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很少把德育工作与工匠培育融入到自己的教学环节,没有形成上下一体、全员育人的保障体系。
2.1.4育人环境方面
环境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外部条件,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但也容易被忽略。笔者调研多所中职院校,并走访同区域的高中、大学校园,发现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校园文化建设还需要构思与创新,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应提高宜居性,餐厅宿舍环境也需要改善,车间实训场所缺乏展现工匠精神等的育人文化。并且缺乏社会、家庭、企业的参与,很难发挥社会、学校、家庭的联动作用来最大限度的培育学生。
2.1.5学生自身方面
中职学生的年龄大多处在15到18岁之间,正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需要爱的呵护也需要严格的约束。在与大量的在校中职学生深入交流过程中发现现在的学生在思想层面存在以下问题:(1)学习动力不足、不爱学习;(2)懒散怕吃苦不爱劳动;(3)缺乏理想信念,更缺少持之以恒的毅力;(4)集体意识薄弱,不够团结;(5)思想单纯,易于被诱惑,喜欢挣快钱;(6)缺少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不爱运动和阅读,沉迷手机中的快餐娱乐等。
2.2德育目标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思想品德教育并不是努力培养他们成为千篇一律的“优秀学子”,更应培养他们成为有灵魂、有思想、有活力、充满个性的更好地自己。在思想品德培育过程中要遵循个体差异、教育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等。并且,针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层次的要求:最低层次,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自食其力,自立于社会,并且能够心怀感恩,孝敬父母;中等层次,希望大部分学生能够自立自强、爱岗敬业、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最高层次,希望越来越多中职学生有责任有担当,奉献社会并能引领创新,从而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抱负。
3工匠精神融入思想品德教育的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中提到:“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工匠精神是各行各业从业者都应具有的优秀品格,但从事生产一线工作的职业技术人才更需具体的践行。中职院校承担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使命,更应注重人才的思想教育,并让工匠精神成为学校的一种学风风向标。让工匠精神与中职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更好的融合贯通,是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精准性的必然要求。
3.1构建创新、营养、崇尚大国工匠的校园文化环境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初期,独立意识增强,思维的叛逆性显著,其人格的培养更多需要由内而外的塑造。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中职院校德育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有机的融入工匠精神,通过耳濡目染身临其境来熏陶、培育学生的工匠情怀。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学风建设,重视教书育人这项首要任务,每一位教师领导都力争做行动中的工匠,摒弃浮躁、爱岗敬业,将工匠精神融入到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其次,做好校园物质文化建设,通过板报、教室墙张贴大国工匠、宣传栏展示工匠事迹、主题班会、课外扩展、张贴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标语、广播工匠事迹来弘扬工匠精神。再次,带领全体学生学习工匠精神,讲透讲懂工匠精神价值、意义,使工匠精神深入每一位学生心中,并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训过程中践行工匠精神。最后,营造充满温暖与爱的校园风貌,尊重学生人格发展,关心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在严谨务实的校园文化中不断培养每位学生的创造力并激发学生潜力。
3.2邀请“工匠”走进中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堂
发自内心、富有感情、充满真诚、活泼灵动的课堂更能与学生的灵魂互动,感同身受。让工匠精神巧妙的融入思想政治课堂,扩展课堂知识,丰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兴趣,并树立榜样和典型,让学生认同、向往并践行工匠精神。在课堂上通过影视、讲解等手段分享工匠事迹,传播榜样身上的精神、品质,工作作风等激发学生兴趣。也可以邀请身边的工匠劳模走进课堂,讲讲自己的故事、人生心得、经验、感悟让学生更加真实的感受工匠身上的优秀品格,加深学生对工匠精神的切实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更要在学生中培养人格、技术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成为中职院校的“工匠”,向工匠学习,促进全体学生共同成长,争做工匠。
3.3搭建起工匠精神学习平台
由于学生的性格、气质、成长经历的差异,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如同学生本身一样独特。在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不但要传授学生专业知识、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学校应搭建系统的学习平台,学生可以结合实际自主的选择学习内容,合理安排学习方法。平台建设应包括两个版块,一是专业理论与专业操作,二是思想品德教育,其中包括心理指导、工匠精神培育、就业指导,人际交往、互助合作等。不同专业应根据理论与实训特色有所区别,并且内容应遵循逻辑、由易到难、知识面广,讲解细致结合动画、视频等方式提高学生兴趣。思想教育版块,应灵魂有趣,广案例少文字,结合微视频、动画等在寓教于乐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
4中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创新研究
“教育不止是传授学生知识,更应提高个人修养,增强他们对生命的感受力,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并不断地提升自己。”夯实中职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并让观念层面的德育工作发挥决定作用,从而针对我国鄙薄职业教育的传统,让未来学生的能力、修养来改观。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不能够局限于说教,更不能局限于政治老师,应形成全员育人的学校风貌,并與时俱进,不断开拓新的方法、途径。
4.1培养学生自省、锻炼慎独能力
中职学生个性独特,思维灵活,好动,不喜静,缺乏自信心与意志力对未来充满迷茫。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应灵活,并广泛借鉴心理学、哲学、美学、教育学等知识引导学生个性发展。首先,要重新认识每一位学生,给予关怀与期待,并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合理评价自己,培养学生自省,锻炼慎独能力。其次,让学生参与自身建设,在入学初期明确告知每一个学生对他们的培养目标、人才标准、课程安排等内容,让学生知晓,并能及时反馈意见与实时监督。在班级管理中,要重抓带头人、班子领导人的思想教育并要常态化、严格化。同时,针对班级特殊群体经常教育,善良育人,让学生多受同辈群体之间优秀的影响,相互促进,从而坚定理想,奋发图强,团结共进。最后,引导学生以生活为鉴,通过实践践行真理,明辨是非,身体力行。并鼓励学生阅读,肯下功夫,在德育过程中引入荷花定律、竹子定律、金蝉定律等内容让学生懂得脚踏实地,持之以恒。
4.2凝聚全体教师,营造育人合力
教育即灵魂的塑造,中职学生思想品德的提升、工匠精神的培养与教师的工匠精神教学是密不可分的。教育不能一蹴而就,不可浮躁,要依据学生的发展规律,做好养成教育。同样,学生健全人格发展、工匠精神培育仅仅依靠政治课学习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体教师的齐心合力方能创造优秀的灵魂,发挥学生无穷的潜能,培育健全、独立、个性的品格。第一,对于思想政治课堂,教育者应注入生命,用心教学,并丰富课堂内容,例如引入二次元文化,培养师生共同的兴趣。联系生活、贴近实际,例如,讲解每天的热点、新闻和学生探讨其中的应以为戒社会问题和值得学习的生活智慧,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和创造性。第二,班主任、学管教师、后勤人员应深入了解学生,关心学生,耐心聆听,并给学生做好个人思想政治台账,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动态管理學生的思想品德。第三,实习实训作为中职教育的特色与亮点内容,不能让学生的思想建设产生断层,应提高带队老师的素质,不止是管理学生,更应该关爱、陪伴、引导、教育学生不断成长。第四,专业课教师应不断扩宽自己的知识面,将教学内容联系实际,增加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与技术心理学,合理利用任务驱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意志力与学习能力。第五,学校领导应为学生的思想建设提供最大保障,紧跟时代做好网站建设,如理论之窗、文艺精神、创新先锋、志愿者网、创业学习网、工匠精神培育网、就业信息网等。第六,利用宣传、舆论等手段鼓励社会、家庭参与学生思想品德建设,并努力形成政府、社会、学校、家庭联动的思想品德评价体系。
4.3发挥文化引领,注重人格教育
在我国中职学校中技术教育与人文精神出现割裂,工具性价值被放大,人的价值和尊严被忽略,育人功能不被重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德育工作应在继承中发展,发挥中国优秀传统伦理道德作用,并推陈出新,让学生在增长自己文化修养的同时,培养健全的人格。首先,设置新颖的文化主题,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其次,文化引领要区分主次,选取教育价值高的内容,如《弟子规》、《三字经》、名人传记、国内外名著等引入校园,在润物细无声中塑造学生灵魂。再次,文化引领的方法要科学,除了简单的说教,潜移默化外,可以采用竞赛、表演、演讲、音乐启发、非主流、网络宣传等多种方式。最后,文化引领与网络相结合,利用社交网站、微信、QQ、学校网站等培养学生思想,并因势利导,培育学生知行合一。
4.4紧跟时代潮流,强化网络教育
笔者在对课题进行质性研究访谈过程中,访谈的中职学生业余时间的80%都在用手机。其中部分学生对网络上的一些热点特别关注,并对一些言论深信不疑。因此,对中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应扩展到全媒体,特别是学生经常关注的APP,如微信、微博、QQ、抖音、小红书、火山小视频等。可以把教育内容或正确的观点制作成动画、短视频,定时发布到APP上,鼓励学生参与。同时,注重关注学生的兴趣,例如许多学生喜欢的漫画、动漫等二次元文化中包含很多积极、乐观、团结、执着、正能量的德育因素,可以以二次元文化为主题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快乐过程中提高个人修养。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在网络中合理筛选内容,拒绝不好的信息,杜绝散播影响网络环境的言论,并学会在网络中保护个人隐私。同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和数据分析,在学生入学初期建立思想台账,借鉴TOC思想和PDCA原理,通过质性研究,定期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并及时反馈并记录,针对学生出现的思想问题准确、及时采取措施,让学生的思想问题受到持续的关注,从而健康的成长。
中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范畴广泛,工匠精神培育只是学生品德素养养成的一个方面,结合工匠精神大而化之,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公德心、诚信友善、文明礼貌、助人为乐、心理素质、适应能力、抗挫能力等,从而提高中职学生的整体素质。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项目负责人:黄宝玉)(项目编号1)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姚兵.建筑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使命与方向[J].江苏建材,2019.
[2] 李寒.职业教育之于工匠精神培育探析[J].职教通讯,2018.
[3] 莫俊峰.试论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与德育价值——基于高职德育的视角[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