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教师教学设计的三大“梗”

2019-10-16何捷

江西教育B 2019年7期
关键词:发言稿干货商量

编者按: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特别是三科教材的统编本颁布与使用,不少青年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施中,有了新的困惑。本刊编辑部特邀福州教育研究院教研员、福建教育学院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研究员何捷老师,为大家答疑解析,从真实问题入手,提供教学实践中具有参考价值的具体建议。

“梗”字的意思很多。本文借助的是“阻塞,壅塞不通”的意思,用来说青年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常常遇到三个比较典型的问题。由于他们参与教学实践的密度与纯度有关,且问题形成后,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偏弱。针对青年教师在教学设计上遇到的三个梗,我们必须引导其正视与回避。

一、入课太“慢”

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花样多,实效低,这是“流行病”。导入环节,教师总是试图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体现亲切自然,妙趣天成。因此,喜欢采用各种方式,绕着弯子上。例如:放电影、看图片、猜谜语、读诗歌、听音乐、话聊斋……花样繁多,打的是“花式组合拳”。有时候上课过三五分钟了,还不知道要做什么。

建议将各种的花架子删去。原因有二:耗费了有效的教学时间,得不偿失;与教学主旨无关,分散精力。课堂导入可以活泼有趣,但需要控制时间,一两分钟,让思想有个“预热”的过程,同时紧密配合教学内容,因需而导。例如,执教人教版五年级习作《学写发言稿》,导入环节就可以从提问开始:你有在公开场合发过言吗?发言之前撰写过发言稿吗?抛出问题后,简单交流,之后进入“教写发言稿”的课堂主题环节。

二、推进太“平”

从头到尾采用单一方式教学造成教学单调,这是“致命伤”。一节课上下来,顺如流水,也平如嚼蜡。确实,设计求稳,确保顺利,是需要考虑的。但教学没有层次,没有递进,没有变化,就可能造成学生思想的游离,导致教学的低效甚至是无效。具体地说,推进太“平”,基本有三种类型:从头讲,逐段讲,重复讲。一篇课文有几段,就从开头第一段讲起,每段都讲;每一课中,随处皆是需要讲的知识点,不加选择,全讲一遍。例如,凡是遇到比喻句,就问一次: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学生回答后不放心,继续问:你再说说,这句话是用什么比喻什么?上课像念经,教师自己就快成为“小和尚”了,更不要说学生的回答有口无心。这样讲,很轻松,不费力,备课成本低。然而学生听得累,不喜欢,效果差。

相对有效教学,应该做到有所选择,层层推进,举一反三,而不是事无巨细,一一挂念。例如,执教统编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商量》,吸引学生,能有助于其口语交际能力真正有所提升的教学,应是对商量的方式、策略、话术等有所设计,在层级要求上不断推进,不断调整“商量的对象”,设置具体情境,调校“商量的难度”,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各种情境下真实的、需要商量的问题,在实战中解决问题。

三、要点太“多”

教得累,从头贯穿到尾,生怕遗漏,这是“绝症”。王荣生教授谈论无效教学时,列举的样态之一就是“要点繁多”。字、词、句、段、篇、语、修、逻,事无巨细,逐一灌输。教学没有取舍,缺乏设计,丧失重点,最终都将导致目标的游离,教学的失效。这样“婆婆妈妈”式的教学,有时是青年教师在成长之路上都需要经历的,但也应尽快警醒。否则,一旦养成这样的设计与执教习惯,课堂就会成为学生最希望逃离的地方,而自身也感觉执教的过程索然无味,师生双方都体会不到教与学的乐趣。

设计,就是根据教学的意图,合理组合教学内容,借助教学方法,抵达教学目标的一系列计划、策略、方法的总称。一节课,教学的目标绝对不是“一生需要的所能”,必定是“此课可教的要素”。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安排教学板块,这就是设计该做的事。该做的没做,教学就彻底崩溃了。

要点繁多的教学,直接导致三个结果:其一,课,碎了,散了。一节课,这里讲,那里讲,老师讲得很辛苦,但不成系统,学生装不下这么多零敲碎打的知识点,讲了也白讲。其二,人,忙了,乱了。老师并非万能机器人,也有工作极限。这里讲,那里讲,讲得辛苦,但每处都只蜻蜓点水。讲不透,讲不明白,讲得自己手忙脚乱。其三,语文,虚了,空了。老师看起来很负责,这里讲,那里讲,什么都讲,其实学生什么都没学会,知识不牢,地动山摇,能力发展不系统,语文素养犹如沙丘上盖大厦,迟早要倒。

看到这,青年朋友都会发出感叹:光说毛病有啥意义,该怎么改,请给出干货啊!

每次被读者逼问,要拿出“干货”,笔者也心虚。所以,仔细思考:到底有没有一种套路、模板,能够直面三个问题,让着急想解决问题的读者心满意足?想了半天才发现:这个,真没有。解决的方案无非就是:入课快一点,推进有层次一点,要义精练一点。这是显而易见、无师自通的,只能给出方向,因为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设计。如果真有一个模板普及所有教学,那才是真正闹笑话。

设计,如果是艺术,就应该随机应变。鲜活的变化可以有,但“干货”真没有。青年教师的教学研修之路,还是要脚踏实地、严谨实践。老吃“干货”,易上火。

(作者單位:福建省福州教育研究院)

责任编辑   敖子君

猜你喜欢

发言稿干货商量
商量
和人商量办法多
“早春鱼瘟”、黄颡鱼“过春”、病害一线快速精准诊断……实战干货来啦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干货满满
我来做侦探
“小康社会”主题班会发言稿作文导写
你会和别人商量吗?
学会商量
新修订的党纪处分条例干货全在这里
竞选作文辅导员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