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凝沉淀-厌氧-好氧工艺处理化工废水工程实例

2019-10-16徐君航戴希羽朱建梅

山东化工 2019年18期
关键词:混凝工艺流程容积

徐君航,戴希羽,朱建梅,纪 振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某公司主要从事丙烯酸树脂、水性苯丙乳液、水性纯丙乳液和溶剂型羟基丙烯酸树脂生产,废水中主要含丙烯酸、苯乙烯、二甲苯、甲基丙烯酸甲脂等有机物,废水有机物含量较高,可生化性差,属于较难处理废水。

1 废水水质和水量

公司主要产品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工艺废水主要来自反应釜清洗、加料槽清洗、设备清洗、废气洗涤、地面冲洗等产生的废水,按照水质可分为高浓度设备清洗废水和其它废水(含低浓度设备清洗水、废气洗涤塔洗涤废水、地面冲洗水、化验室废水、初期雨水、生活污水)。高浓度设备清洗废水设计处理量为30m3/d,其它废水水量为324m3/d,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规模为400m3/d。工程设计废水水质和水量见表1。

表1 废水水质和水量

注:“-”代表未检测或不作要求。

2 工艺流程

本工程选择工艺流程时需考虑:(1)设备清洗废水为高COD废水,需要进行混凝沉淀预处理,以去除废水中的悬浊物质[1-2]。(2)由于综合废水COD高达2000 mg/L以上,还必须采用厌氧-好氧联合处理技术方可可达到接管标准[3]。

根据废水的水质水量情况,最终确定采用物化预处理+厌氧+好氧生化工艺处理企业废水,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工艺流程

设备清洗废水收集于至废水收集池内由泵提升至混凝沉淀池,投加混凝药剂去除废水中的悬浊物质。出水与其它废水混合,送入调节水解池处理,池中设有机械搅拌装置,通过水解反应可将大分子有机物转变为小分子有机物,从而提高废水的生化性能。

调节水解池出水由泵送至EGSB反应器进行厌氧生化处理,出水进入好氧反应池进行进一步的生化处理,泥水混合液进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二沉池出水排放进入园区管网。

3 主要构筑物及设备

(1)废水收集池。1座,地下式,钢砼结构。尺寸为:8.0 m×3.0m×3.5 m,有效水深3.0m,有效容积为72m3,HRT为2.4d。

(2)混凝沉淀池。1座,地上碳钢结构,分为反应区和沉淀区,反应区尺寸为1.0 m×1.0m×1.2 m,有效容积1m3,HRT为0.8h,沉淀区尺寸为D2.0m×4.6m,表面负荷为0.5m3/m2·h,有效沉淀时间4.5h。

(3)调节水解池。1座,地下式,钢砼结构。尺寸为:10.0 m×8.0m×5.5m,有效容积为400 m3,HRT为24h。配置低速推流搅拌器2台,型号QJB5.5/4-670/3-295。

(4)EGSB。1套,地上碳钢结构,尺寸为D 6.0m×12.0 m,有效容积为282.6m3,容积负荷为2.3kgCOD/(m3·d)。

(5)好氧池。半地下钢砼结构,尺寸为16.0 m×10.0m×5.5 m,有效容积800m3,水力停留时间2d,池中设置微孔曝气器550个,型号为HY-210,采用罗茨风机曝气曝气供氧,型号CRB-100,1用1备。

(6)二沉池。1座,半地下钢砼结构,尺寸为D 6.0m×4.5m,表面负荷0.6m3/m2·h。

(7)污泥浓缩池。1座,地下钢砼结构,尺寸为8.0 m×3.0m×3.5 m。

(8)清水池。1座,半地下钢砼结构,尺寸为6.0 m×5.0m×3.5 m,有效容积90m3,水力停留时间5h。

本工程配套设备还包括污水提升泵、污泥回流泵、污泥脱水机、螺杆泵等。

4 工程处理效果

该工程建成经调试稳定运行后,对主要处理单元进出水水质进行了验收监测,各工艺单元废水水质监测结果见表2。

表2 处理出水水质

可以看出混凝沉淀对废水中COD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为29.2%,整个工艺处理出水COD为408mg/L,达到园区接管要求(表1)。

该工程总投资为374.49万元,其中土建费用为116.92万元,设备投资257.57万元,基建投资为9362元/m3。运行费用为6.20元/m3,其中电费为1.93元/m3,人工费为1.00元/m3,药剂费为3.27元/m3。

5 结论

(1)采用混凝沉淀+厌氧+好氧工艺处理化工生产废水,运行结果表明:COD低于700 mg/L,能达到园区接管要求。

(2)采用混凝沉淀预处理可有效去除工艺废水中的COD,从而降低了生物处理工艺的负荷。

猜你喜欢

混凝工艺流程容积
化工工艺流程题中常涉及的考点
怎样求酱油瓶的容积
丙烯酰胺强化混凝去除黑河原水浊度的研究
净水混凝效果影响因素的正交小试研究
“四步”解答中学化学工艺流程题
三维全容积成像技术评价不同年龄正常成人左心室容积及收缩功能
经阴道二维超声、三维超声容积成像及能量多普勒超声在宫腔粘连诊断中的联合应用
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混凝沉淀工艺的应用
巧求容积
高浊度河水原位混凝净化工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