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乳中切牙单双混合根管1例
2019-10-16杨椰珊梁刘凤
杨椰珊 梁刘凤
570208 海口,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海南省口腔医学中心儿童口腔医学科
1 病例报告
患儿,男,3岁,外伤致上颌前牙牙龈处反复脓包近半个月,因上前牙咬合疼痛就诊。检查:51牙冠完整,未见明显缺损及龋损,叩(+),松动一度,唇侧牙龈见脓包,探及少量脓液溢出。X线片检查:51牙周膜增宽影,根尖暗影,51根尖1/3处见2个根管影像(图1)。诊断为51根尖周炎。治疗:51开髓引流,唇侧脓包切开引流,3日后复诊,根管预备,封药一周后,根管充填,氧化锌暂封。拍摄术后根充片(图1),根尖X线片示51根尖1/3处双根管影像。
图1 术前术后X线片
2 讨 论
龙明生等[1]在实验中选用20颗乳牙,发现在乳前牙中,单根管11例(92%),1例为单双混合型根管。陈黎等[2]学者收集了3~10岁儿童的CBCT片中,发现下颌第一乳磨牙有2~4个根管,且可分为7种类型,其中远中根管的单双混合根管的比例为32.32%。
目前,乳牙的根管分型尚未有一套完善的体系。早在1984年,Vertucci等[3]采用透明牙技术将人恒牙根管形态分为8型,即Ⅰ型(1-1型)、Ⅱ型(2-1型)、Ⅲ型(1-2-1型)、Ⅳ型(2-2型)、Ⅴ型(1-2型)、Ⅵ型(2-1-2型)、Ⅶ型(1-2-1-2型)、Ⅷ型(3-3型),但发现上颌前牙的根管形态大多为1-1型。参照文献报告,本文中患牙的根管分型为V型(1-2型)。皮昕等[4](1997-2006)根据中国人5千颗恒牙髓腔透明标本及剖面标本研究,将恒牙根管的形态分为单管型、双管型、单双管型、三管型四型,其中单双管型又分为1-2型,2-1型。据此,本文中患牙的根管分型可为单双管型的1-2型。
3 治 疗
上颌乳中切牙单双混合根管的尽管罕见,但在根管治疗时,仍应考虑它可能存在的情况。儿童的主诉疾病是上前牙牙龈脓包,在行根尖片检查时发现1颗上颌乳中切牙存在根管变异。
综上所述,临床工作中对主诉疾病的诊断要做到全面、细致、避免遗漏“意外发现”。在行根管治疗时,要仔细检查,合理应用影像学手段,提高治疗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