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时所致的不良反应分析
2019-10-16郑朝晖
郑朝晖
(遂宁市中心医院 四川 遂宁 629000)
他汀类药物是当前临床上治疗的主要药物,为主要的治疗方案,能抑制患者的胆固醇合成,也会改善患者的脂蛋白、总胆固醇水平,其发挥的作用更为明显。他汀类药物在治疗期间,其发挥的效果较快,具有的耐受性较强[1]。在当前研究中,基于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报告分析,在使用他汀类药物和其他药物进行联合使用的时候,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也会给患者病情带来很大负担。因此,在本文中,将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时所致不良反应患者作为对象,探讨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时所致的不良反应,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选取70例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时所致不良反应患者作为对象。男性患者为35例,女性患者为35例,最小年龄35岁,最大年龄80岁,平均(50.23±2.12)岁。其中,心血管疾病患者40例,高血脂疾病20例,脑梗死患者10例。所有患者诊断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均符合本次研究标准。
1.2 方法
对70例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时所致不良反应患者,观察具体的临床情况,并且在期间对患者的用药情况、临床症状以及不良反应等做出全面分析和探究[2]。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时所致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总结他汀类药物种类,和联用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2.结果
2.1 引起患者不良反应的他汀类药物
如表1所示,患者服用辛伐他丁药物后,不良反应率达57.14%,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后,不良反应率为28.57%,患者服用洛伐他定后,不良反应率为14.29%。结果发现,辛伐他丁使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更高,见表1。
表1 引起患者不良反应的他汀类药物构成
2.2 他汀类药物和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带来的不良反应
基于他汀类药物和其他药物联合应用进行分析,发现降压药与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后产生的不良反应率为57.14%,高于其它药物。
表2 中毒他汀类药物的配伍药物构成
3.讨论
他汀类药物在治疗高血脂、高血压和糖尿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重点药物。在短期内,使用他汀类药物给予治疗,获取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也会降低[3]。但是,如果患者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在治疗的时候将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将其与其他药物进行联合使用的时候,也会使患者的不良反应风险增加。本文探讨发现他汀类药物和降压药联合使用发生的不良反应高。其结果表明,他汀类药物和降压药物的联合使用会带来较高的不良反应,需要医护人员加强重视,并在治疗期间给出有效的控制措施。当发现患者为不良反应的时候,要马上停止药物使用,以免给患者带来明显的横纹肌溶解症,更为严重的还会使患者面对死亡[4]。使用他汀类药物对患者进行调脂期间,也能缓解患者的心肌纤维化,发挥抗炎效果。但是,如果和其他的药物进行联合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将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其面对的风险更高。尤其是降压药物、倍特类药物的联系使用,其带来的不良反应多是因为和其他药物配合不准确,药剂不合理,相互之间发挥作用。在使用辛伐他汀药物过程中,发现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更高,其问题的产生,多和药物分子结构存在较大联系[5]。
现阶段,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其带来的不良反应引起关注。基于其研究和分析,辛伐他汀药物在药理和特性上,都和药物的代谢存在直接联系。辛伐他汀药物通过肝脏细胞色素的代谢,药物使用后将提升血浆药物的浓密。最为常见的,该药物使用后最容易发生不良反应为胃肠道,临床表现为腹泻、恶心等症状。所以,临床需要在用药的时候加强引导,保证能按照药物使用说明书使用,全面掌握患者禁忌症、适应症等,避免经验性用药情况的发生。同时,在实际用药期间,医护人员还需要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详细分析,当发现其异常的时候,需要马上停止使用。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的他汀类药物不仅能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也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后期康复。
综上所述,在使用他汀类药物过程中,患者易发生肌肉毒性反应,尤其是辛伐他汀药物的应用,患者的不良反应明显。将其与降压药物联合使用后,也会提升患者的不良反应。所以,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临床症状,制定科学有效的使用方案,确保降低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患者尽快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