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9-10-16潘宁,龚群
潘 宁,龚 群
全球一体化的今天,西方现代体育文化对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冲击和挤压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我们无法抵制西方现代体育文化的侵入又不能完全摒弃传统体育文化的现实面前,实现传统体育现代化发展的转型已经迫在眉睫。湖北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区,是一个教育大省,省内高校云集,同时又是一个多民族省份,主要以汉族、土家族、苗族、回族和侗族等为主。各民族都有其特色和能够反映本民族文化精髓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同民族文化在此进行激烈的碰撞、融合和演化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报告提到我国过去五年的历史变革,其中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文化自信得到彰显。并且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多次强调文化的重要性,并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加快文化改革发展。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无疑是我国当前全面加强文化建设,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重要抓手坚定文化自信,加强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抓手。因此运用社会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从科学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湖北省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的发展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和现实意义。
1 湖北省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
1.1 民族传统体育的竞技成果
表1 湖北省代表团历届全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得奖牌成绩一览表
湖北省代表团历经了从1999年在第六届全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实现金牌零的突破并获得3枚金牌,到2015年第十届全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获得11枚金牌、17枚银牌、18枚铜牌(见表1),金牌总数在全国34个代表团中名列第3名。湖北省代表团近五届全国民运会的奖牌总数与金牌数量都在稳步增长,取得这些成绩其实与湖北省民族传统体育竞技近几年依托高校的发展战略密不可分。目前,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湖北省体育局已先后多个批次与省内武汉体育学院、中南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学院、武汉商学院等高校共同确定确立了10多个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省级训练基地,如武汉体育学院民族式摔跤训练基地、中南民族大学的民族健身操、毽球和射弩训练基地,湖北民族学院的三人板鞋、陀螺和蹴球训练基地,武汉商学院的马术、独竹漂和小龙舟训练基地等。据悉在历届全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上为湖北省代表团夺得奖牌的运动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上述高校的民族传统体育省级训练基地。如湖北省代表团在2015年第十届全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获得的11枚金牌,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省级训练基地就占到了6枚(见表2)。除了在全国赛事中斩金夺银外,湖北省内还每四年举办一届省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民族地区各县市每年也会举办一些中、小规模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或单项赛事,举办这些系列赛事和加强高校训练基地的建设,能够促进各高校高水平训练队之间的相互交流、取长补短,还能够激发运动员比赛状态和竞技水平,并积累大赛经验。在为参加全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甄选优秀运动员和培养大量后备人才的同时,对湖北省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普及与推广,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表2 湖北省代表团2015年第十届全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金牌分布一览表
1.2 民族传统体育引入高校校园的课程开发与群体推广
民族传统体育引入高校校园是通向竞技体育与大众全民健身的重要媒介,当今全球广泛传播和开展的现代体育项目,如足球、篮球等都曾经是西方国家曾经带有浓郁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传统体育运动,当初在发展壮大过程中无不是选择了学校这一块肥沃的土壤,因为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承方式。目前,湖北省内许多高校都将武术套路、太极拳、散打、毽球、陀螺和高脚竞速和民族健身操等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纳入校本课程,甚至武汉体育学院和武汉大学还设置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理论课程;群体推广方面中国地质大学和湖北大学于2010年左右先后成立了舞龙舞狮协会,两所民族类院校中南民族大学和湖北民族学院还组建了民族健身操、毽球、射弩、蹴球、陀螺和板鞋竞速等项目的高水平运动队在岁时节庆、校运动会与系列赛事中增加了肉连响、摆手舞、翻树叶和押加等内容,其主要目的是在高校校园内传承与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普及与推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提高大学生群体参与人数,并做好竞技人才培养和储备工作。此外,近十多年来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领域的科研成果和立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也为该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再次,每年大量民族类高校和体育专业类院校毕业生踏入社会,延续了民族传统体育在大众全民健身中的生命力。
2 湖北省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面临的困境
2.1 竞技体育的功利化和精英化愈发突出
每四年一届的全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湖北省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湖北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都特别重视。大量的经费投入和周密的后勤保障都为赛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这种投入与重视都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和周期性。许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基层工作者都反映部分项目的教练员、运动员都是从专职教师与学生运动员中临时抽调,竞赛活动结束后民族传统体育的运动训练工作便跌入低谷,民族传统体育竞技活动还存在忽冷忽热的情况[1]。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平时的训练经费保障、教练员待遇和部分突出优秀运动员今后的去向问题还亟待解决。这主要是由于:首先,湖北省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的经费由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统一拨付,来源有限,渠道单一;其次,教练员的付出与酬劳比例失调,影响教练员的工作热情;再次,大学生运动员往往受学制所限,要面临今后的就业发展,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运动训练。当前,高校竞技化发展在国内学术界被认为是推广和普及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竞技化的发展模式也存在着自身较难克服的弊端。,特别是针对全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类项目的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选材范围极窄,易导致其脱离大众而成为少数“精英”的特权[2]。在我们利用西方现代体育的理论方法、组织制度和价值观念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改造时,也极易在民族传统体育上催生出西方现代竞技体育的精英化现象。
2.2 学校教育课堂教学与大众群体健身面临文化缺失
民族传统体育除了竞技化发展模式,学校教育课堂教学与大众群体健身也是民族传统体育其在高校内传承和发展的另外两个重要平台。当前湖北省内许多高校的课堂教学以及全民群体健身活动中都引入了民族传统体育的项目和内容,如大学公共体育课中的武术套路,群体健身活动中的太极拳等。但广大教师、学生和群众在参与时,往往认为它仅仅只是一种体育项目或运动,并没有深刻认识中华武术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和价值内涵,但民族传统体育首先是一种文化现象,其次才是体育项目或运动本身。体育文化应有本、末之分。所谓本,即隐藏在体育文化深层的价值观,它在体育文化运行中居于核心地位,起价值引导作用;所谓末,就是价值观的外在延伸,即那些被称为“技”或“术”的行为、技术、规则等文化表层内容[2]。近几年,在民族传统体育加速进入学校教育与全民健身领域高校的课堂教学与群体健身活动的过程中,这种错误认识也导致参与者只是在进行“技”或者“术”层面上的被动式行为练习,在面对西方现代体育文化的强烈冲击下,更难以使广大师生产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价值的认同,而这种文化缺失恰恰对民族传统体育依托高校的发展是最为不利的。
2.3 西方现代体育冲击导致部分项目参与人数少、普及率低、关注程度低
民族传统体育大都是具备浓郁乡土气息的草根文化,来源于民俗民间的生产生活、传统习俗和宗教祭祀活动,与强调竞争和突出个性的现代西方体育文化相比缺乏一定的“认同度”。在高校校园内追求时尚、娱乐和休闲已成为当今大学生趋之若鹜的主流首选,就选取何种健身运动来说,大学生更喜欢选择那些时髦的、有趣的、实用的、轻松的、有刺激性和更具观赏性的西方现代体育运动项目[3],自然而然参与和关注民族传统体育的人越来越少。湖北省高校部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板凳拳、板凳龙、跷旱船、打三棋等由于自身传承的局限性和受到西方现代体育的冲击,现在受关注的程度越来越低[4],更谈不上在高校校园内进行普及和推广了。甚至这些还有一些民俗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精髓和技艺只被极少数的几位传承人所掌握,在湖北省民族传统体育类别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中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人已七、八十岁的高龄武当武术传承人赵剑英与肉连响传承人吴修富都先后去世,另外土家族撒叶儿荷传承人覃自友、岳家拳传承人张业金及龙舞传承人邓斌已七、八十岁高龄(见表3),一旦这些有更多的传承人逝去,很多项目都会中断活态的传承随时存在消亡的可能性,更谈不上进入高校校园进行普及与推广了,这对湖北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事业来说是沉重的打击。
表3 湖北省民族传统体育类别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
2.4 文化模仿带来的民族性削弱
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校园内普及与推广中面临的文化缺失,造成在面对强势西方现代体育冲击时的文化休克,这种休克现象也使得我们对自身传统文化产生了自卑心态,从而盲目的地对西方现代体育进行文化模仿。诚然西方现代体育有科学和系统的理论与方法支撑,有着先进的组织、运行与管理体制,有着强调更快、更高、更强并突出竞争和对抗的体育价值体系,但如果在高校校园内传承与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时全盘照搬西方现代体育的模式,会使得我们自身的文化失去民族个性变得支离破碎。就拿我国曾努力推动想进入奥运会的武术项目湖北省一些体育、公安类专业院校和综合类高校体育院系设置的武术散打来说,在借助现代体育竞技体制和比赛模式发展壮大时,始终缺乏自身传统和历史基础上能够看到的未来创新逐渐淡化了武术作为强身健体的方式所反映中华民族传统哲理思想的文化特征,过于的强调同场格斗的技击性以及与其它种类搏击术的优劣势。再如湖北省部分民族类高校学者和专家对“抢花炮”项目现代化改良的诟病,“抢花炮”项目本身极具娱乐性、趣味性和隐蔽性,但近几年该项目的发展也不容乐观,为了防止在比赛中作弊对竞赛规则和花炮的尺寸都做出了修改,使得该项目越来越类似于西方的橄榄球运动而对于参赛的运动员的体能要求越来越高,原本是技能主导却变成了体能主导的方式,也让该项目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大打折扣。这种改造只是让民族传统体育披上了一层现代化的躯壳,盲目的文化模仿正在逐渐地消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使得原本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被慢慢削弱。
3 湖北省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持续发展的思考
3.1 高校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竞技应给予政策支持
高校竞技体育出成绩要合理利用利益驱动力,为教练员和运动员解决后顾之忧才能让他们在课余运动训练和比赛上全身心的投入。这种驱动力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但往往前者才是源动力。根据本文的相关调查,影响高校教练员积极性的主要因素是收入偏低、上级领导的唯奖牌论、运动成绩好坏奖惩力度不大,少部分大学生运动员除通过突出的竞赛成绩拿到一些奖金对于今后学业上的深造和就业去向都心存疑虑。此外,四年一届的全国和全省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都有专款下拨,导致经费的投入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临时性和突击性。从2007年开始湖北省政府每年拨付100万的民族体育专项经费,但其中只有一部分要来保证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队训练基地每年的集训、比赛交流、教练员和裁判员培训等各方多方面就显得捉襟见肘[1]。不少高校基层管理者和教练员都建议政府将经费投入持续化、常态化和规范化,形成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在经费投入有限的情况下能否考虑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放开将其市场化,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参与。因此,针对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的教练员待遇、运动员学业深造和就业去向以及经费能否持续投入等问题,需要政府主管部门牵头,由民族宗教事务部门、教育部门、财政部门和高校等多方联合,共同制定、颁布和实施一套科学合理的政策来支持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的发展。
3.2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要凸显核心价值
如果说高校竞技体育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精英化,那么高校的课堂教学和群体活动才是民族传统体育走向大众化路线的重要载体,广大师生才是优秀文化的拥有、吸纳和传承者。十八大后,国家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就是要增强华夏儿女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当前年轻一代大学生许多都是在西方和现代文化思潮的影响和思潮中下成长,缺乏对本民族优秀文化核心价值的认同,如果没有科学的方法对他们进行引导,灌输式地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只会令他们感到反感和排斥。应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措施并借助学校高校教育平台,如通过大学低年级公共体育基础课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传习和物化形态等方面的外在形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再让其在高年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理论选修课程中来思考深层次方面的精神内涵[5],让使他们认识到民族传统文化中所蕴含自然和谐的理念、自强不息的精神、注重伦理道德和强调群体价值的哲学思想,形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外延到内涵的衔接一致。当然也不能忽略西方和现代文化中的优秀成果,既要表现民族个性,又要遵从以人为本的普世价值[6]。
3.3 加强高校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法制化和高校团队建设制度化和团队化建设
民族传统体育要在高校得到真正的持续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法制化制度化建设。目前除了《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2016年11月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在全省民族体育工作座谈会上针对高校省级训练基地系统地出台了《湖北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管理办法(暂行)》、《湖北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教练员管理办法(试行)》和《湖北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运动员管理办法(试行)》等条例,湖北省对于湖北省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和传承在竞技领域以外方面颁布的法律、法规条例和细则还显得过于零散和破碎。湖北省教育政府主管部门当务之急应根据相关的国家政策和文件结合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具体情况,主要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抢救和非物质文化申遗、保护、传承、开发和利用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实施条例和细则,来进一步完善和健全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保护和传承的法制化制度化建设,以此来科学规范地引导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工作。以往民族传统体育口传身授心领神会的传授方式决定了那些已近濒临失传项目的高超技艺只掌握在1、2个人手里,对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大师进行奖励和表彰就是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投身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事业中,但湖北省民族传统体育类别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中有多个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人都去世或已七、八十岁的高龄。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奖励和保护的同时,要尝试淡化至上而下单一的“师徒式”的传承方式,重点在高校内打造依靠集体力量为主的保护和传承团队转而依托高校的教育平台和丰厚的教育资源,利用优越的师资力量及科研能力重点打造集体力量为主的保护和传承团队。
3.4 现代化转型需立足自身,探寻多元化发展渠道
从1927年我国传统体育开始借助奥林匹克文化模式进行自我改造至今,有关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变迁与转型的路径和模式选择一直没有停止过争论,但唯一能够肯定的是西方现代体育主导的发展模式不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唯一选择。这主要是由于:首先,文化的发展依赖于特定的社会背景和环境,西方现代体育经历了由于农业文明向后工业文明逐步递进的社会发展过程。而对于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的国家,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共存的社会形态,因此传统体育的发展不可能简单复制西方现代化体育的发展模式。其次,西方现代体育主导的文化秩序下,民族传统体育全盘照搬西化,只会使其同质形成世界体育文化的单极化。再次,以往的全盘西化的改造方式告诉我们一味的运用西方现代体育的体制进行生搬硬套只是让民族传统体育披上了一层现代化的外壳[7],失去了文化的民族个性。因此,湖北省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转型在适度地对西方现代体育进行文化模仿的同时还需立足自身,在传统和历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湖北省内特别是民族类高校应从民族传统体育所蕴含的民族精神、文化内涵和核心价值等方面设计民族传统体育的校园发展规划,在高校内积极开展教育传承、大众健身、休闲娱乐、岁时节庆和精品赛事等多元化渠道发展模式,在运用政策进行宏观引导的同时作好制度创新、培养扶植和服务工作,。同时,需要转变思想观念加大改革力度,重点培育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品牌化[8],只有如此才能为湖北省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带来持续的活力。
4 结语
湖北省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在竞技领域与引入校本课程、课程开发与群体推广等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功利化和精英化突出、文化缺失、参与人数少、普及率关注程度低和民族性被削弱等困境。要构建湖北省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需要管理部门发挥导向作用给予政策支持,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措施在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过程中凸显核心价值,并加强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法制化、制度化和校园团队化建设,在立足自身进行现代化转型的同时,探寻多元化发展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