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互联网镇建设模式研究
2019-10-15甘甜
摘要:西部地区都在建设大城市的周边小镇,成都市也在积极推动小镇建设,在积极应用“互联网+”的政策基础上,结合成都市周边小镇的发展特色,打造互联网镇群,并取得很大的成绩,本文分析成都市互联网小镇的创新实践、建设基础及建设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镇群;建设模式
一、成都市打造互联网镇群的实践创新
1.推动国家特色镇建设新模式的有益探索。互联网小镇有利于充分发挥城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成都市抓住“互联网+”的风口,突破了传统小城镇建设模式,通过互联网链接城镇、城乡及产业,打破小城镇发展的空间制约和信息屏障,实现跨界融合和创新驱动,增强小城镇宜居宜业属性,成为推进特色镇建设的新模式。
2.新一代互联网小镇建设的典型示范。传统互联网小镇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综合管理等职能,归根到底还是解决自身发展问题;成都市互联网镇群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智能基础设施设备,实现全市近三百个个镇乡街办全领域链接,克服城镇分散式布局产生的规模不经济和“信息孤岛”效应,共享发展资源,有效提升城镇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改善城镇居民生活品质。
二、打造互联网镇群实施基础
1.政策基础。国家连续出台的关于“互联网+”的相关政策为成都互联网镇群建设提供了顶层设计;四川省、成都市也连续推出“互联网+”的相关行动计划等支持政策为成都互联网镇群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成都市建委加快互联网小城镇的相关决议给互联网镇群建设提供了实施保障。
2.市场基础。小城镇居民、游客、中小企业等对互联网小镇提供的“互联网+服务”需求潜力巨大。第一批29个互联网小镇已完成6个月试运行,试运营以来,“天府-云端小城”网络信号206万居民和游客提供了免费无线网絡接入服务,每日新增上网用户9.6万人,高峰时在线并发人数23万人。“天府-云端小城”APP的下载人数为居民6.8万人次、游客120.2万人次;订阅号粉丝10.7万人,活跃度1万人/天。93万人次游客通过云端小城文旅频道浏览餐饮和文化名胜,980家商户通过云端小城完成了在线交易;“天府-云端小城”APP、微信公众号、官网、订阅号也同步推出。互联网镇群建设还为小镇政府提供高质量公共服务提供了高效平台。76万人次居民访问了云端小城的远程教育和在线医疗频道,为白鹿古镇艺术节,黄龙溪火龙节等活动提供了网络服务和宣传推广。
三、成都互联网镇群建设模式
1.成都互联网镇群的几大发展特征。资源共享。通过“互联网+”实现小城镇全领域链接、沟通城乡,完善资源在区域间的自由流动机制,成立市域资源补偿基金,对资源流出镇给予定量补偿,实现区域间、城镇间均衡协调发展;跨界融合。“互联网+”的本质是讲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入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创新驱动。互联网具有可跨界、可协作、可融合的特质,互联网镇群建设有利于打破垄断格局和条框自我限制,互联网与双创的融合能激发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活力;开放生态。以“互联网+双创”为平台,建设一批孵化器,发挥创新创业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推动构成全要素的众创城镇空间形态;集约高效。发挥信息技术设施建设规模经济优势和区域产业发展的范围经济特点,通过全市283个小城镇联合打造、规模化采购、标准化建设等方式,实现互联网镇群建设的高标准与经济性有机结合。
2.成都互联网镇群的建设主题。互联网+医疗。以镇卫生院为线下载体,与国内多家顶级互联网医疗服务机构合作,创建国内第一家以全民健康大数据为基础的云端医院。镇群精细化、全流程的云端医疗服务在国内尚属首例,将成为成都283个互联网小镇医疗共享资源和服务的首发示范区。三道堰卫生院引进国内先进的远程视频诊疗系统,开发了居民在线挂号预约系统,并实现乡镇卫生院与区人民医院、市级医院、华西等国家级医院三级对接,为城镇居民提供多层次远程诊疗服务;互联网+教育。以镇教育局及城镇、农村中小学为建设载体,加强学校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建立镇群云端智慧教育系统,引入“北京云校”等一批国内一流的“一站式”教育信息化平台,面向教育局、学校、老师、家长及学生,提供更便捷、全面的移动教育服务和学校信息化解决方案。互联网镇群以“云计算+大数据+教育”教育云模式为核心,推动镇群内学校局域网络互联,建立教育大数据存储和服务中心;加快教育资源在真群内共享,提升镇群内学校整体教育质量;互联网+文娱。以满足小镇居民文化娱乐需求为主要目标,加强镇群文化娱乐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城市娱乐资源进入城镇,提升小镇居民文化生活和精神面貌。三道堰镇与成都电影集团合作,在青杠树村创建了第一座中国最美乡村同步影院,与国内主流影院同步影片上映,采用大众点播加VIP点播的放映方式,开发镇群在线影院和在线图书馆,让小镇居民享受了大城市高水平的文化娱乐;互联网+电商。引进国内一流的智慧农业企业及农产品供应链服务商,重点围绕农业特色镇农产品生产、运输、销售、技术创新等产业链关键环节,以及农业旅游产品开发、农村旅游服务业等农旅融合重点领域,构建国内首个绿色农产品双向可溯源电商平台及认证系统,搭建农户“足不出户可买、可售、可管、可控”的农商融合服务网络,以农创联合作社为载体,以互联网为手段,整合乡镇各类涉农企业,纳入统一互联网电商平台,降低产业链内交易费用。与京东联合打造农村电商线下配送服务中心、建立电商平台商家认证系统、古镇AR网上透视服务系统,创新了小镇电商营销模式和服务水平;互联网+双创。以国际一流双创平台为建设蓝本,引进IBM等顶级数据服务技术和系统平台,以“农创”、和“旅创”为聚焦领域,辅以其他“适镇”产业,“创客小镇”为建设载体,众创、众筹、众享为主题,集成双创政策解读、双创合作交流、双创培训、双创产品辅导等各模块功能,打造线“上双”创服务平台,优化“线下”创业环境,为有志“双创”的创业企业和创业者提供全球创新、创业资源;实现“筑巢引凤”;
互联网+安全。通过与公安天网系统的无缝接驳,以及交通枢纽站点、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学校、医院等重点区域智能监测设备的加密部署,实现客流、车流和公共服务场所的全面监控和管理。搭建社会治理线线上管理平台,小镇居民通过手机拍照等方式,采集治安、道路交通、环境保护等方面危害公共安全的违法违规问题,实现社会动態治理和全民治理。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将传统各自独立的应急指挥中心、云端政府中心、旅游及文化展示中心、大数据中心合称为一个综合展示及数据服务中心,为未来城镇的综合化公共管理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新范本。
3.成都互联网镇群的结合手段。互联网镇群“先进性”与“经济性”相结合。互联网小镇坚持高标准规划与高质量建设,引入联通集团作为互联网镇群的综合服务提供商和运行商,在网络服务基础设施、智慧医疗服务设施、网络教育设施等方面均采用国内一流设备,让小城镇居民也能享受到大城市的高品质生活服务;互联网“硬件”建设与“软件”创新相结合。先硬后软,软硬结合,分阶段、分步骤有序推进。成都市互联网小镇建设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硬件”为主建设阶段,成都市分三批次共完成283个互联网小镇硬件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免费WIFI覆盖、个别区域高清视频远程监控接入和互联网信息终端展示,其中,第一批选取的30个乡镇建设基础较好,形成建设经验在推广到其他乡镇。第二阶段在推进互联网小镇硬件提升的同时,成都市建委开始着重考虑“软硬件结合”问题,提出利用互联网,实现成都283个乡镇(街道)全领域链接和城乡无缝对接,打“成都造互网镇群”,并以三道堰镇为示范镇,从医疗、教育、旅游、电商、双创、文娱、安全、社会治理等八个方面推进互联网小镇建设,计划2020年完成成都市全域互联网小镇建设工作;政府“搭台”与社会主体“唱戏”相结合。互联网小镇建设涉及建设、产业、医疗、教育、卫生、安全、社会治理等城镇建设的方方面面,成都市建委协调推进互联网小镇建设。在互联网小镇具体项目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鼓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市场主体参与,引导医疗结构、教育机构、公益组织等社会主体积极参与,实现“企业获利、百姓获益、多方共赢”目标;传统产业升级与互联网新经济培育相结合。在打造互联网镇群过程中,通过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制造业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和服务化转型;推动农业、旅游业的产业融合与升级;发挥互联网连接一切,整合资源的优势,推动经济发展资源在城镇间、城乡间共享,协调各镇依据资源特色做强主题产业提升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何凤超等.“互联网+”助力特色小镇建设[J].智慧中国,2017(10).
作者简介:
甘甜(1988-),男,汉族,河南信阳人,经济学硕士,就职于成都方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