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影响分析

2019-10-15姚文玲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母婴结局

姚文玲

【摘  要】目的:分析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影响。方法:纳入本院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90例,以“入院顺序奇偶性”分组,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45例)、研究组(接受系统性护理,45例),比较母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4.44%、2.22%)均显著比对照组(22.22%、17.78%)低,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值得借鉴。

【关键词】系统性护理;妊娠期高血压;母婴结局

【中图分类号】R473.7l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3-0166-02

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妊娠20周以后的孕妇,主要是由于全身小动脉痉挛引发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脑、心、肾等脏器均会受累,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出现抽搐、昏迷、脑水肿、脑出血、肾功能衰竭等,对母体以及婴儿生命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妊娠期的护理措施及质量对母体以及婴儿影响重大[1-2]。鉴于此,本文纳入本院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90例,对上述病例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做出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纳入本院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90例,以“入院顺序奇偶性”分组,分对照组(45例)、研究组(45例)。研究组年龄在23-40岁,平均年龄为(31.52±3.64)岁;孕周在20-28周,平均孕周为(24.26±2.11)周。对照组年龄在22-41岁,平均年龄为(31.67±3.61)岁;孕周在22-28周,平均孕周为(24.63±2.09)周。基线资料两组相比,P>0.05,可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包括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严格遵医嘱予以利尿、扩容、镇静、解痉、降压、吸氧等常规治疗。

研究组(系统性护理):①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可通过开展健康讲座、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向患者介绍妊娠高血压相关知识,例如临床特征、用药情况、分娩征兆以及技巧等。②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注意沟通方式和措辞,避免加重患者心理消极情绪。综合患者性格特点、文化特征、经济收入等展开一对一心理疏导,将过去成功治疗的案例作为心理干预素材,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③饮食护理:告知患者饮食以易消化、清淡为主,及时补充钙剂和铁剂,多吃维生素、热量、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确保孕妇摄入营养物质可满足孕妇本身以及婴儿需求,坚持“少量多餐”的饮食原则。④用药护理:用药之前护理人员应耐心向患者讲述用药的必要性,根据患者眼底动脉血管痉挛程度以及血压变化情况评估病情,密切观察患者尿量、膝反射以及呼吸情况,防止发生酸中毒。⑤分娩护理:分娩期间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血压等生命体征以及宫缩情况,建立静脉通道,予以持续吸氧,分娩后确保产妇休息充足,并指导产妇及早进行母乳喂养,观察子宫复旧情况,防止发生逆行感染。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比较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母体并发症主要从胎盘早剥、产后出血、早产三方面评定。胎儿并发症主要从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两方面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5.0软件计算本文数据,计量资料(t检验),表达形式是“”;计数资料数据(检验),表达形式是“[n/(%)]”,P<0.05,具統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母体并发症

研究组母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胎儿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1例新生儿窒息,占2.22%(1/45);对照组3例新生儿窒息、5例胎儿窘迫,占17.78%(8/45)。研究组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6.0494 =0.0139)。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妊娠高血压人群逐年增多,现已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妊高症会对母婴健康造成严重不良影响,还会对围产儿以及孕妇生命安全构成巨大威胁[3]。部分患者由于过度担心疾病会导致胎儿畸形或者发育不正常,极易产生恐惧、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影响分娩结局。临床有大量研究显示:对妊高症患者进行有效、积极的护理,对于提高孕妇生活质量、改善妊娠结局、控制孕妇血压等有重要意义[4]

本研究示:研究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本研究结果与赵秀芳[5]等研究结果接近,说明系统性护理干预在妊高症护理中的有效性较高。现对系统性护理干预优势做出如下分析:系统性护理干预加强了对妊高症患者心理、精神等多方面护理,及早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调节适应方式以及心理状态,建立良好的心理防御机制,促使患者正确看待自身疾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治疗。同时调整患者饮食结构,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用药,可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延缓疾病发展,尽可能保障了胎儿以及产妇生命安全。

综上所述:妊高症患者采纳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血压,改善孕妇以及新生儿结局,值得临床信赖并将该护理方法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郝凌云. 探析产前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23):276-277.

[2]      裴静, 王锋莉, 张秀芹. 早期护理干预对重症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 2018, 24(3):108-110.

[3]      岳桂华. 系统性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母婴结局的影响[J]. 中国民康医学, 2016, 28(14):73-75.

[4]      韦迪霞. 优质护理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6):98-100.

[5]      赵秀芳, 张金霞, 王翠荣.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负性情绪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7, 17(2):304-306.

猜你喜欢

妊娠期高血压母婴结局
临床护理路径对剖宫产母婴结局的影响分析
瘢痕子宫妊娠再次剖宫产实施整体护理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分析
160例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疗效分析
腰硬联合麻醉在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剖宫产的应用效果观察
45例高龄产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的相关因素分析
硝苯地平与酚妥拉明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疗效观察
血脂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儿宫内窘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硝苯地平对妊娠高血压患者母婴结局及脐动脉血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