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长脑心通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作用探讨
2019-10-15孙跃贾宝学
孙跃 贾宝学
【摘 要】目的:探討步长脑心通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作用。方法:纳入我院88例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常规治疗组采取常规治疗,步长脑心通治疗组则采取步长脑心通治疗。比较常规治疗组、步长脑心通治疗组效果;颈动脉狭窄面积缩小一半的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颈动脉狭窄面积、颈动脉狭窄率;副反应。结果:步长脑心通治疗组效果、颈动脉狭窄面积缩小一半的时间、住院时间、颈动脉狭窄面积、颈动脉狭窄率相比较常规治疗组更好,P<0.05。步长脑心通治疗组副反应和常规治疗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步长脑心通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理想。
【关键词】步长脑心通;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效果;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作用
【中图分类号】R4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3-0032-01
脑卒中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是由脑血管循环障碍和大脑半球或脑干中持续的局灶性功能缺陷引起的。及早进行有效治疗,稳定颈动脉斑块,对预后改善十分关键[1]。本研究分析了步长脑心通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作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用药方法
1.1基本资料
纳入我院88例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组,其中,常规治疗组年龄42岁-78岁,平均55.81±4.21岁。男25例、女19例。病程1-13小时,平均(6.78±0.42)小时。步长脑心通治疗组年龄42岁-78岁,平均55.21±4.25岁。男26例、女18例。病程1-14小时,平均(6.73±0.46)小时。常规治疗组、步长脑心通治疗组基本资料可比。
1.2方法
常规治疗组采取常规治疗,给予阿托伐他汀进行斑块稳定治疗,并实施抗血小板聚集和降低血糖、血压治疗。
步长脑心通治疗组则采取步长脑心通治疗。在上述的基础上给予服用步长脑心通服用,每次3粒,每天三次,治疗两周。
1.3指标
比较常规治疗组、步长脑心通治疗组效果;颈动脉狭窄面积缩小一半的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颈动脉狭窄面积、颈动脉狭窄率;副反应。
显效:病情恢复正常,颈动脉狭窄面积、颈动脉狭窄率降低90%以上,症状体征消失;有效:颈动脉狭窄面积、颈动脉狭窄率降低50%-90%;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效果=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2]。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14.0版本进行x2、t检验, 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效果
步长脑心通治疗组有更高的疗效,P<0.05。其中,常规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15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是30(68.18)。步长脑心通治疗组显效35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是42(95.45)。
2.2颈动脉狭窄面积、颈动脉狭窄率
治疗前常规治疗组、步长脑心通治疗组颈动脉狭窄面积、颈动脉狭窄率相近,P>0.05;治疗后步长脑心通治疗组颈动脉狭窄面积、颈动脉狭窄率变化幅度更大,P<0.05。如表2.
2.3颈动脉狭窄面积缩小一半的时间、住院时间
步长脑心通治疗组颈动脉狭窄面积缩小一半的时间、住院时间更好,P<0.05,步长脑心通治疗组颈动脉狭窄面积缩小一半的时间、住院时间分别是12.44±2.41天和16.42±2.22天。常规治疗组颈动脉狭窄面积缩小一半的时间、住院时间分别是14.44±2.56天和18.68±2.56天。
2.4副反应
步长脑心通治疗组副反应和常规治疗组无明显差异,P>0.05,步长脑心通治疗组有2例恶心,常规治疗组有1例呕吐和2例恶心。
3 讨论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中老年人中较常见的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是导致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伴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治疗可以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修复受损组织和器官 [3-4]。其中,步长脑心通对于全血高切、低切粘度、血小板粘附率等有显著降低作用,还可促使血浆粘度、还原粘度降低,可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可明显抑制血栓形成,且有一事实上的量效关系;可明显增加脑血流量,明显降低脑血管阻力,明显延长凝血时间,其使用有助于减少斑块中新生血管的形成,防止脆弱斑块的发展到犯罪斑块,有效稳定颈动脉斑块,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有明显的改善作用[5]。
本研究中,常规治疗组采取常规治疗,步长脑心通治疗组则采取步长脑心通治疗。结果显示,步长脑心通治疗组效果、颈动脉狭窄面积缩小一半的时间、住院时间、颈动脉狭窄面积、颈动脉狭窄率相比较常规治疗组更好,P<0.05。步长脑心通治疗组副反应和常规治疗组无明显差异,P>0.05。
总之,步长脑心通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理想。
参考文献
[1] 闫双勇.步长脑心通胶囊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及凝血指标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26):158-159.
[2] 覃海然.用步长脑心通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04):88-89.
[3] 邵丽芬,高阁欣,张梦云,王云清,陈洁.步长脑心通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RP、MMP-9及Lp-PLA2水平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25):61-62.
[4] 邵丽芬,高阁欣,张梦云,王云清,陈洁.步长脑心通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19):83-84.
[5] 柳晨露,顾勤.用步长脑心通为血瘀质的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9):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