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溪北村传统民居建筑艺术
2019-10-15范志晶马雅楠王熊锴陈敢
范志晶 马雅楠 王熊锴 陈敢
摘要:溪北村是浙江省的文化村落,明清时期留下的传统民居距今已有三百多年。本文通过对溪北村的地理位置、传统民居的建筑艺术进行阐述,使人们更深层次的了解溪北村,进而使传统民居的建筑艺术可以在传承中得以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溪北村;传统民居;建筑艺术
一、溪北村的地理位置
诸暨位于浙江省中北部,北邻杭州,东接绍兴,南临义乌。溪北村距离诸暨市区20千米,溪北属于半山区丘陵地带,村前有萃溪从东山下流经,后有龙泉溪流经溪口接纳梅溪之水,龙泉溪沿吴峰山麓下流至庵基湾山脚转折向东,流经白石子一带汇合萃溪江。今溪北地址,原为古龙泉溪河床,因其位于梅溪之北,故名溪北,溪北村以大量明清时期的传统民居而负有盛名。
二、溪北村的传统民居建筑艺术
溪北村传统民居以堂名文化为特色,其各个堂以兄弟为载体而建造,堂的四周被高墙围绕,构成了各自独立的空间,而堂的内部可以自由穿行,数十间大小房屋连成一体,排列有序。在下村沿中线建造的一排宅院,有精一堂、燕翼堂、行五堂、思诚堂和咸一堂,基本上形成一条直线。溪北村现存较为完好的建筑有6余座,其中新一堂、继述堂最具代表且被评为省级文物。
(1)新一堂
新一堂建筑外观气势宏大,时代风格和地方特征明显,座西朝东,四周用楼房后包檐墙体包绕,十分封闭。立面造型丰富,五组“五山屏风式”封火墙成一字排列。新一堂占地面积达4602.76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南北方向为89.08米,东西方向为51.76米。该建筑前后三进,依次为门厅、大厅、座楼,各进之间天井两侧建厢楼与前后建筑连接。
中心石库门楼宽1.82米,高5.55米,冬瓜梁承托门额,门额篆书线条流畅、上枋雕刻双狮嬉绣球,两侧雕有龙纹,其上枋及填板浅浮雕花枝动物等,神形带真,线条较为流畅飘逸。
第一进门厅共有七间,约为24米,进深为7.25米,为梁架穿斗式结构,底层冬瓜梁上架楼阁栅承载楼地面,后檐口与天井两侧的厢楼前檐连接,天井四周设有排水沟。
第二进大厅(如图1所示)共有七间,约为24米,进深为9.50米,明间五架抬梁前施卷篷廊轩,抬梁所用材料硕大,前后檐柱设有牛腿承托撩檐枋。明次间不作间隔,后金柱设屏门六扇,“新一堂”匾保存完好。次间架梁穿斗式,分心前后双步前带卷轩,后置二单步。双步梁以上施随梁枋三道,稍间尽间为楼房,屋面高度与明次间相等,架梁穿斗式,因前作重檐、故前檐柱为廊步檐柱,青瓦屋面硬山造,山面封火墙砌筑。
第三间座楼共有五间二弄,两侧又各配三间楼房,共计十一间二弄,宽度为47.75米,进深为9.85米。前作重檐,为缝梁穿斗式结构,分心前后双步外带单步七檩用五柱。前檐廊步开敞式与左右建筑和侧厢廊步贯通。座楼明间不设楼板,纵深方向上设置有神龛,供奉祖宗牌位。门窗上镶嵌有吉祥图案上部绦环板雕刻有花卉、下板雕刻为百孝图,裙板没有任何装饰。
(2)继述堂
继述堂占地2511.17平方米,平面略呈方形,南北长54.65米,东西长45.95米,总体布局规整且外观封闭,内部则相对开敞,主体建筑坐西朝南,前后三进,各进之间天井两侧均为厢楼,且为对称结构。同时,各建筑之间通过廊步、过道相互连接,整座建筑的梁体为冬瓜梁体系与直梁体系结合使用。
第一进于上世纪50年代遭遇火焚已不存在,第二进大厅(如图2所示),共有九间,其宽度为29.08米,进深为10.02米,架梁用材扎实厚重,其雕刻精湛。前后檐柱不落地,前檐柱作垂花柱状与月梁相互连接。后檐柱立于底层,柱端直接支顶檩木。牛腿构件中的雕刻主题明确、内容丰富,雕刻技艺精湛。次间梁架为穿斗式,其雕刻装饰与明间基本相同,明次间不作隔断。
座楼宽度为29.08米,共有九间,进深为9.22米,各缝梁架穿斗式,分心前后双步外带单步七檩用五柱,明间不设楼层而作为“香火堂”用,进深方向前后设有神龛,供奉祖先排位。厢楼宽度为45.95米,进深8.95米,为梁架穿斗式结构。
三、结语
溪北村的堂建筑格局十分考究,建筑装饰纹样精美绝伦,堂上的装饰内容诉说着溪北村的历史演变,记录着明清时期的故事,装饰纹样内容充分展示了溪北村对于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令人遗憾的是,有很多雕刻在历史长河中丢失了本来的面貌,随着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对于古建筑保护的呼吁,许多雕刻在慢慢的修复中,这颗遗珠终将会体现它的价值,会引来更多目光。相信,经过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溪北村终将会走入人们的视野。
参考文献:
[1]诸暨徐氏志编纂委员会编.诸暨徐氏志[M],团結出版社,2018,5.
[2]马雅楠,齐丰妍,范志晶,王熊锴,陈敢.古越文化下的绍兴古民居保护与利用研究——以溪北村为例[J].建材与装饰,2019(09):108-109.
[3]钟淏.浅析恩施土家族传统民居艺术[J]. 艺术科技,2018,31(03):148.
[4]凌晨,吕九芳.徽州古民居马头墙的地域特征探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7(08):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