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文化中如何渗透民间艺术

2019-10-15杨燕云

读写算 2019年28期
关键词:民间艺术认识创新能力

杨燕云

摘 要 我国民间文化艺术光辉灿烂、源远流长,它直接影响我们下一辈人的文化底蕴。为了使这些传统文化得到继承与发扬,学校肩负着重大的教育责任。因此,民间艺术对校园艺术文化的影响意义深远。这对于推动学校艺术教育活动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民间艺术;校园艺术文化;认识;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B017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8-0176-01

校园文化使民间艺术得到传承,这既是保护文化,传承、弘扬文化的需要,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乡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载体,更是办特色学校的有效途径。引进民间艺术,为悠久的学校历史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和谐校园的建设添砖加瓦。民间艺术在学校校本课程的研究成果中有基础与典范的作用。总而言之,民间艺术进入校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宣传民间艺术,提高师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民间艺术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间传统文化。中国的民间艺术传统文化形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民间艺术是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链接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民间艺术已积淀了浓厚的文化底蕴,民间艺术进校园的方法和策略能使学校形成学习民间艺术的良好氛围。提高师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意识。经典的传统文化,对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种文化意识,也积淀在每一位华夏儿女的血脉之中。小学阶段学生的道德观念尚未真正形成,很容易受到外界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这个时候带领孩子们走进中华民族文化的殿堂,去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内容,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感受,激发了学生对民族文化运用与创造的热情。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正是学生认识自己的国家、认识自己、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

二、学习民间艺术,提高师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强盛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人才成长的基因,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头抓起。我们学校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国家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要想使民间艺术真正融入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去,那么就必须以校园文化为主阵地,把民间艺术传授给学生,真正做到继承和发展。因此,学校教育就是开发研究民间艺术的重要过程。

当我们熟悉了民间艺术特点之后,在表达语言或绘画制作中,学生们添加现代的人物、故事,宣传社会的文明风气,探索民族文化教育的时代性。学生们在教学活动中从发现——感受——收集——认识——理解——传承——创新,学有所获。学生通过民间艺术这一载体,演绎中华美德故事、班级好人好事、文学经典等。校园文化对学生有着耳闻目染的作用,学校里的一花一草都有教育意义。因此,布置校园文化的意义重大,可以使师生乃至家长在不经意间受到了民间艺术的熏陶。

积极开展民间艺术活动,培养师生创新能力。活动是指在课堂以外,由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项目和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形式。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民间艺术这一有效载体,善于在民间艺术活动中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创新方法。如,我们首先可以开辟民间艺术陈列室。学校用专门的教室收集、摆放当地民间艺术品,供全校师生参观。第二,布置学校民间艺术长廊。在长廊中悬挂学生的民间艺术作品,表演的画像等。第三,建立班级民间艺术角。每班各自开辟出一个民间艺术角,可以放置一些民间艺术作品、图画、相册等。通过这些方法都可以促进师生的创意能力。还比如时下教改的一个关于校本的新主题,我们就可以很好的利用当地民间艺术校本教材来提高师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意能力。编写适用的校本教材是民间艺术走入课堂的关键。我们可以组织教师编写出适合学生特点、内容编排科学的校本教材。通过民间艺术活动这一载体,进一步培育校园的文化氛围,提高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

三、发扬民间艺术,提高师生的文化素养

传统民间艺术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非常值得保护、弘扬和共享的优秀文化资源。同时民间艺术文化活动是各族人民经过千百年沧桑,积淀的民族民间文化。这些独具特色、灿烂多姿的民族文化,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古往今来流传于民间的群众文化,是传承和发扬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思想宝库和精神滋养,是展示民族民俗风情的文化活动。近年来学校得意于改革开放的政策,校园文化产业凸显出它特有的艺术魅力,充分挖掘、整理、保护、传承这些民族文化资源,培育和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是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需要,同时也是加快学校发展的需要。

丰富的民间艺术文化资源,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而诸多民间文化面临失传、消失的困境。学校是培育文化的殿堂,是传播文明的摇篮,是育人的主阵地,如何更好地挖掘、整理、保护、传承这些民族文化资源,为学校所用,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于推动学校艺术教育活动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学校教育科研指导.上海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民间艺术认识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民间艺术篇
传承·民间艺术
试论会计规范研究方法的剖析与回归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摭谈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
民间艺术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