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认知规律”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2019-10-15张雪玉

读写算 2019年28期
关键词:认知规律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张雪玉

摘 要 数学是小学课程体系的主要构成,数学知识的具体研究,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优化课堂的教学效果,从新的角度、新的层面出发,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活跃学生数学思维,为他们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是教师必须完成的一项艰巨任务。本文就以“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教学为例,进行了教学设计的优化研究,希望能为其他教师实践工作的有序推进带去一些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小学数学;认知规律;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研究;思考

中图分类号:A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2-7661(2019)28-0169-01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思考,盲目记忆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内容,没有机会自主分析和独立思考,因而学科成绩的进步空间十分有限,认知水平的提升难度越来越大。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通过教学方案优化、教学内容补充以及授课手段更新,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最新要求,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及综合能力的双向发展而言是大有助益的。下面是笔者针对“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做出的具体研究。

一、传授学生学习方法,激发学生计算兴趣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这一单元的教学,主要引导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会用计算器算乘除法,并以此为基础,发现积的变化规律、商的不变规律,使学生养成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探究习惯。运用这些规律,计算数学问题,从而发现数学的魅力所在,提高数学的思维能力。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教材内容,更容易优化教学效果,并且收到意外惊喜。比如,呈现例题8400÷40=210,率先提问学生:“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数,除零以外,商会发生什么变化?”让他们去探索发现: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数,除零以外,商不变的规律。鼓励学生猜想,再次提出例题让学生计算,发现规律的过程就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既真实又有效,也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另外,我们教师还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探寻一些规律,先明白:(1)学生的需求是什么?(2)学生认知水平的高低?(3)学生理解能力的强弱?再质疑中探索,给学生经历知识生成的机会,整体进行了教学优化,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成效。

二、引导学生验证猜想,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单元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发挥指导作用,进行重点的分析、难点的突破和关键点的理解。有的时候,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规律的同时感知学习的最大乐趣,这要比一味灌输的效果好得多。比如,追问学生:“商不变的规律是否具有普遍性呢?”让他们自行研究或者小组交流,拿出计算器进行计算。接下来,教师可以呈现例题,进一步扩大学生思考的范围,例题包括一位数、两位数、三位数、四位数计算,通过概括总结,养成积极探究的好习惯。具体操作中,笔者还会询问学生:“同学们,你得出的结论能否找到反例?”“为什么被除数和除数要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呢?”“计算结果过程中遇到困难要怎么办?”……由此产生讨论热情,给他们展示才能、放飞自我的平台,数学课堂因此焕发新的活力,还愁达不到有效教学的目标吗?

三、经历知识生成过程,积极探索数学规律

有了学习的目标,经历了知识生成的过程,计算规律慢慢概括出来以后,学生有能力去思考更难的数学问题。比如,为什么要“除零以外”呢?没有这个条件可以吗?这样计算的意义是什么?等。猜想、验证、总结的过程中,学生有机会获得不一样的情感体验,我们不能说这样的教学一定是成功的,但它确实给予了学生很大快乐,达到了寓教于乐的要求。对于“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一课的教学来说,基于学生认知规律进行教材内容的优化,显得非常必要且关键。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下,教师教学必须做到这样的努力:首先,增设探索环节,为学生提供线索,帮助他们发现数学规律,实现思维发展。其次,加强实践领悟,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带领学生找到数学规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完善认知的体系,提升认知的水平。最后,适度拉大教材“空间”,分析了数学实例以后,给学生预留下猜测、验证、探索规律的充足时间,成功开启智慧之门,详细了解来龙去脉。最终,学生熟悉了计算规律,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此一来,他们成为高素质、全能型的栋梁之才就更令人期待了。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需要教师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在实践中,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满足学生学习需求,让他们经历知识生产、发展的过程,借此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成效。很好的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利于基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持续加快。

参考文献:

[1]袁从贵.如何通过图像表征促进小学数学理解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7(4):116-117.

[2]杨莲芳.让提问成为有效教学的桥梁: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1):182-182.

[3]陈六一,刘晓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要素分析与界定反思[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5):57-60.

猜你喜欢

认知规律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多媒体优化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之我见
幼儿教育教学中的随机教育
浅谈如何构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设计
通过认知规律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刍议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浅析高中数学课堂的提问策略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