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小学生思想品德培养实践与思考

2019-10-15陈文勇

读写算 2019年28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新时代小学生

陈文勇

摘 要 在小学教育阶段,思想品德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基础,有高尚的道德追求,教育才能开花结果。小学品德教师身上挑着重担,在教学活动中抓重点、适时创新,在小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其优良品德的树立。本文基于教学现状,根据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课堂的实情,提出有关小学思想品德的培养实践和思考。

关键词 新时代;小学生;思想品德;培养实践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8-0136-01

思想品德教育是立德树人教育的根基,新课改要求全面落实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针,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身心投入,营造教学气氛

小学品德在小学生眼中应是生动活现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活跃教学气氛,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活动中。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进行思考。例如,进行感恩教育的时候,教师以“每天早晨出门的一瓶牛奶”为引子,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说出自己认为在生活中能有感悟的事情,不仅仅局限于家人。学生从“同桌在我肚子痛的时候扶我去校医务室”“今晨,面包坊的阿姨提醒了我红领巾掉在地上”,内容不一而足,从身体的方面,即“嘴”说出事实,再由“心”主动思考,去归类、分析,不同种感恩的实例下,学生自己和他人存在哪一些共同的意见或是不同的意见。学生热烈讨论是注意力集中的体现,这样的身心投入,起到了新课导入的作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致,有利于教师开展活动,方便教师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现状,对于教师的教学反馈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选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正所谓“好钢配好刀”,在教师有了呈现一堂精彩的课堂的意识之后,教师想要铸一柄“好刀”,此时,教师就要开始进行好“钢”的挑选。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师的“好刀”,教师在课前就应做好相应的教学目标的设置,短则一周教学目标,长则一学期教学目标。在理解和分析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后,教师注重从教材中或教学资源寻找到适合的材料。文字渗透也是一种不错的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师在适宜小学生阅读的文学名著中挑选有其代表性的内容,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一同阅读,在精神上接受优良文化的熏陶,不断地磨砺学生的思想品德。精选教学内容,就意味着教师在课下有注重从海量教学资源中有效地挑选适宜学生的学习材料,课后主动地搜索文献,了解更多,以便在教学中能真正做到遇到难题依然“安之若素”。

三、结合现实,强化学习效果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不能再和从前教学中常出现的诟病一样“脱离实际,空大白话”,而在这一点,教师可以向私立的教育培训机构学习,结合现实,带领学生真正领悟到美好的品德的人格魅力。例如,在学习尊老爱幼这一主题的知识点的时候,福州某教育培训机构主动带领学生外出给社区的年过70的老人表演武功、唱歌、诗朗诵等节目,在当地传统的“拗九节”(属于老人的当地节日)时,为独身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主动为家中的老人过节。这一举措对于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师来说还是很有借鉴的作用,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到每一个将知识运用到现实的机会,为学生品德修养等方面的知识理论上寻找到一个现实的落地窗口。

四、增加反馈,理论结合实际

思想品德的修养和修炼不是一次两次的训练或是活动就能够一步到位的,任何的一个良好品德的修炼过程都会有很多的挫折和挑战,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也不可以掉以轻心,将一次两次的教学活动当成最后的教学成果,反而是,教师在现实教学活动中,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与之进行需思想品德的修炼反馈,在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中充分地掌握到学生的疑惑或是迷茫,在以全班学生参与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理论联系实际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这一过程中还包括学生在课外下的功夫,学生是否有认真体验到生活的种种妙处,在实践的过程中有哪些思想的变化,在与同学讨论后又有哪些不同,在上思想品德课程中又有如何的感悟和体验,这些都是会给学生以一定的现实反馈,反馈是最好的学习作业成果。例如,学生在反馈感恩的教学知识时说:“老师,我的奶奶患有老年痴呆,小的时候奶奶对我可好了,我现在尝试着用感恩的心对待她,比如,早上她醒的早,爸爸妈妈还没醒来,我就先起床,带她在室内小小地运动了一下。”教师和学生可能就会围绕这一反馈进行更多更全的讨论,“做什么运动呢”“该不该带患有老年痴呆的老人出门”“怎样照顾、关心家里的老人”这些都是真实的教学场景中会出现的讨论的话题引子,都在各个角度上折射出学生在课外的生活中有无去思考、去践行在思想品德课上所学到的知识,如果没有践行的话,学生在践行的过程中又拥有怎样的进步和感悟等等。

五、总结

心灵和品德的知识是在小学生的心中植下阳光,思想品德教师要意识到自身教学的任务之艰巨,迎难而上。在教学中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后的论文研究,结合实际学生学情,最终用到教学现实,根据现实反馈,保持公正、客观的认知,形成提高教学效果的积极循环,这样教育出的学生会更有高尚的情操,在世界竞争中拥有素质优势。

参考文献:

[1]童珺.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实践与思考.中小学德育,2013.08.05.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新时代小学生
选择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我是小学生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