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初中语文微写作内容的思考与分析

2019-10-15吴维

读写算 2019年28期
关键词:微写作思考初中语文

吴维

摘 要 近年来基于当前写作教学现状,出现了从微型视角切入写作、聚焦学生学情、强调针对性解决学生具体写作困难的微型化写作课程建设,引起了语文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关注。虽然微型写作教学在写作教学中是一个新兴的事物,甚至对部分一线教师而言是一种陌生的写作教学方式,但无可置疑它能够促使写作教学的现状发生质的转变。如何有效落实好初中语文微写作的教学,笔者认为最为重要的就是落实好写作内容的思考。为此,本文结合笔者的一些思考针对初中语文微写作内容的安排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初中语文;微写作;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8-0104-01

微型写作教学是对当前写作教学形式的一种补充,为语文教师进行写作教学探索了新的路径。它以改善中小学写作教学的“低效”现状,解决学生具体写作困难,提升写作水平为目标。就目前来看,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落实微写作的过程中,并没有主动对写作内容进行有效思考,这也使得微写作并没有发挥较大的用处,面对这种情况就必须及时进行改进。

一、结合写作课程目标

写作课程目标是教材编写写作训练板块的依据,指导教师的写作教学。王荣生教授依据课程目标表述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内容目标、能力目标、活动目标”三类。对于我国写作课程目标大部分可以归为“内容目标”,即学生在进行写作训练中需要习得的内容。“内容目标”反映了课程标准的取向和要求,是写作课程内容不偏离课程标准的保障,是微型写作教学过程中选择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内容目标”与“教学内容”之间关系的不同决定了转化方式的差异。首先,当“课程目标”属于“教学内容”,或者两者等同,此时教学内容就不需要进行转换,直接将课程目标作为写作教学内容。

例如,“新课程标准”第四学段“写作课程目标”第四条规定:根据写作过程中表达的中心,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对于文章内容进行合理先后以及详略安排,在表达自己思想时要做到条理清晰、具有逻辑性。能够运用联想和想象等方式,丰富、润色自己所表达的内容。对于这段规定可以分解为三个内容:合适的表达方式、内容的先后与详略联想和想象。有的课程目标存在难以操作和检测的问题,例如,语文课标写作部分第一条规定: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对于这一“内容目标”仅仅是程序性知识,不能解决“怎么做”的问题,此时就需要对其进行“加工”,使其可操作。

二、针对学生具体写作需求

随着课程内容研究的不断深入,写作知识即写作课程内容也会不断增加。怎么在大量的写作课程内容中结合学生有限的学习时间与需求选取写作教学内容?此时,仅仅依据课程目标维度确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是困难的,比如,论辩文的知识的目标包括: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争议性?问题是否有具备两面性?是否已经有预设的读者……面对众多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转化为写作教学内容?这就需要结合学生具体的写作现状,从分析学生写作学情的“内容维度”和“過程维度”在众多课程知识中选择符合学生需求的知识作为微型写作教学内容,探寻学生写作需求与写作课程内容的衔接,确立微型写作教学内容。

例如,笔者在一次听课的过程中,有位老师曾面对不同的学生开展“描写”教学课,教学目标及内容完全不同,但都让学生在描写方面有很大收获。这位老师拿出一张图片,让三个学生在黑板上描写图片中出现的场景。三个同学的描写生动、形象、具体,并且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和大量的修饰语,赢得了听课人的热烈掌声。然而,当老师将照片展示给所有人看时,现场一片哗然,因为学生的描写是一种想象,对图片中的具体事物或视而不见,或通过想象无中生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这位老师将教学内容设定为:“有什么写什么”。

三、加工语文教材写作板块

教材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指明方向,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教材是静态的,然而教师面临的学生具有差异性、独特性,写作课堂教学也具有动态性、生成性。此时,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就不能直接套用,而是要结合学生及课堂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合理加工。“应试教育”现实下,微型写作教学的实施不能完全脱离教材写作内容而独立存在,需要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学生需要合理利用教材。“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于2016年9月份正式开始在七年级试用,“统编本”主编温如敏教授介绍了教材编排的七大创新点,其中,“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是七大创新点之一。对于“统编本”教材中写作部分的改进及创新需要教师在微型写作教学中充分利用。比如,与其它版本教材相比在“统编本”教材中对写作主题的设定、写作内容的编排都做了进一步的优化。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中编排了以下写作训练内容: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学会记事的方法;写人要善于抓住任务特点、怎样突出文章中心、发挥联想和想象。一方面,这些写作知识和专题内容符合初中生的写作实际水平,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另一方面每个写作专题的写作内容都与前面的单元阅读选文主题紧密衔接,通过对阅读选文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他们达成单元写作目标,这种写作主题和内容的安排序列可以有效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微型写作教学中教师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可以以此为鉴安排学生的写作内容和进程。

四、结语

总的来说,微写作的内容如何安排的恰当且有效,是我们每一个初中语文教师所要思考的事情。笔者认为,良好的内容不仅是要从课程目标出发、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更要在此基础上进行丰富的创新,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突出微写作的教学用意。

参考文献:

[1]宋旖旎.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探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4):148.

猜你喜欢

微写作思考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微写作在初中语文中的应用分析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