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多种情境提升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

2019-10-15薛红

读写算 2019年28期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

薛红

摘 要 就目前美术学科的学习分析,给学生呈现在脑海中的是豐富多彩、纷繁多呈的画面,教师应重视激发学生自身的想象力,不断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本文对创设多种情境,提升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 多种情境;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8-0089-01

教师应结合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承受能力对其进行艺术审美的熏陶,将现代的信息技术贯穿于初中的课堂之中,提升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利用情境化的教学模式,简化教学程序,提升初中美术教学的整体水平。

一、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情境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初中生们对美术的兴趣

中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征是好奇心强,对新鲜的东西很好奇,美术是静态呈现美术作品,用手绘画的过程,是比较抽象的科目,在艺术课堂上利用高科技进行情况教育,生动地展现静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突破时间限制和空间的想象能力,感受到不同的艺术氛围,从而激发学生们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二)情境教学模式的开展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水平

传统的美术教室结合了教师的言行,教师如何教学,学生如何操作。情境教学法深入教室时,教师们可以用视频、图片、语言渲染等生动的形式向学生们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们不再自我毫无根据的想象力,用肉眼观察刺激学生的感官活动,深入理解抽象的艺术意义,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综合思维,提高教师们的教学水平,减轻教育负担,提高教育效率。

二、初中美术教学现状

(一)教师对美术教学的态度

现在国内大部分高中都是升学制的,也就是说要想进入重点高中,学生就要通过中考,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这样,大部分的初中教学就会偏向考试科目,如语文、数学、英语等,美术作为拓展学生课外兴趣的科目,很难被重视起来。对于大部分初中教师来说,学生的升学率又是考查教师工作一个标准,所以迫于目前的考试制度,大部分教师会抢占学生的兴趣课堂时间,如体育、美术、音乐等,给学生进行考试科目的补课。所以,整个初中教师团队乃至整个学校,对美术教学都不重视。

(二)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心理状态

相对于社会、学校、教师等,学生的心理会显得较简单,学生评估自己对某些课程是否感兴趣,一般是从课程的学习程度上判断。对于学生来说,缺乏兴趣的很大原因是自身没有这方面的天赋。从美术的学习环境来看,因为社会、教师、家长不够重视,学生学习美术的机会就相对减少,如不接触正规的美术教育,就难以学习到全面的美术知识,也很难提升自身的美术水平。所以,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不会取得较好的成绩,从而缺乏学习的兴趣。

三、创设多种情境提升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创设生活情境

艺术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在理解上仍然有一定的难度,若教师运用直白的语言给学生表述某一观点,那么也会显得更加苍白。如在课堂上笔者让学生以“深秋”为主题画一幅图,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秋天时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道路两旁的景色,以此吸引学生主动探究,从而绘画出一幅深秋美景图。

(二)坚持问题导向,开展探究式教学

中学美术课中情境教育的利用要坚持面向问题、探究式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根据问题创造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在教师的指导和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协作和交流实现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苏本林斯基指出“要让学生看到和感受到他们不理解的东西,然后面对问题。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那就是一半的成功。学生们不能沉浸在其中,处于不可抗拒的心理状态时,正是讲课的最佳时机。这时,教师的要点、指导肯定会引起学生精神的高度集中力和思维的高度积极性,使教学活动高潮上升,燃烧火焰,使他们以利己的身份进入课堂阶段。”例如在教学《标志设计》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标志,如“五星红旗、党旗、上海世博园的标志性建筑”并提出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到“问题”情境中。这样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进行问题的交流,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适当地引导和点拨,在问题的最后做好相关的总结。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情境教学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表演体会情境

表演是比较直观的,通过表演,可以增强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进行情感再现,有利于学生加深印象。每个学生都有很强的表演欲望,为此教师在美术学科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体会不同的角色,体会该角色的情感。在此过程中学生也能愉悦地进入到角色中,加深知识理解。如在欣赏《最后的晚餐》这幅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其中的角色进行表演,模拟当时的场景。这样一来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也能体会到画中人物的愤怒、惊恐、怀疑等。

四、结束语

情境教学在初中美术课堂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有利于提高初中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优秀的思想品德。

参考文献:

[1]盛旷.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24):162.

猜你喜欢

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提高幼儿美术活动有效性的支持策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高三数学复习课堂有效性初探
浅谈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活动设计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培养欣赏评述能力,提升学生审美素养
浅析农村初中美术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