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为本理念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践行

2019-10-15朱国庆

读写算 2019年28期
关键词:以生为本小学数学

朱国庆

摘 要 以生为本并不是要一切听从学生,如果教师对此概念理解有误或者使用不当则会造成原本并不高效的课堂变得更加拖沓,学生所获得的知识量变得少之又少,完全达不到运用以生为本理念进行教学的目标。本文从根据学生年级决定教学风格、根据课堂内容布置前置作业、根据学生特点完善课堂结构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探究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以生为本;小学数学;理念践行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8-0064-01

以生为本理念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来说有利无害,逐渐受到各省市教育界的广泛重视。以此理念为教学的基础,在小学数学的教学长河中,教师需要从丰富的生活和教学经验入手,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和追求数学学习的美好,创设更加有意义的数学教学课堂。

一、根据学生年级来决定教学风格

由于学生现有水平和自身的学习基础并不相同,过分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学生年级进行分层教学,才能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推动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之上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当然,分层教学也需要教师以严谨认真、刻苦务实的态度对待不同年级的教学工作,只是教学风格和理念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转变,教师可以通过分层提问和分层考核的形式进行差异教学,根据各个年级学生的不同学习基础设置力所能及的教学目标和课业任务。

例如,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而言,刚上小学看到什么都新奇的他们更加活泼好动,自控能力较弱,无法全面照顾自己,所以更多的需要教师扮演“照顾者”的角色,照顾学生在校的日常生活,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用更加活泼、欢快的态度进行教学。通过一些新颖的教学模式时刻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并且引导学生课后完成少量的练习和简单的习题。在教学数字1~12的过程中,可以摒弃原有的理论教学方式,采用实物教学的形式,将一个体积正好的表带到课堂引导学生区分时针、分针和秒针,进而通过观察钟表指针的旋转进行数字学习。而对处于中间层次的三四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接受过两年的小学教育,对学校的规章制度等也都比较了解,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完成练习的能力,教师则需要通过组织课堂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入手、从不同角度入手分析和解决问题。而五六年级的高年级学生已经逐步形成自己独立的思维模式,自控能力相对来说也比较高,并不适合说说笑笑、玩玩闹闹的教学模式,相反来说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以为人师表的风范进行授课,并且进行系统的、层次化的教学,课后布置一些补充习题和复习参考题给学生完成,从而帮助学生养成及时复习的好习惯。

二、根据课堂内容布置前置作业

简单来说,前置作业就是在课前进行预习的一种比较文绉绉的说法,通过针对性的课业任务布置,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课效率,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需要在第一节课上课前教授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方法,第一遍将自己认为的重要理论和知识点进行记录,第二遍可以思考在预习中所遇到的问题,第三遍可以和父母进行交流,用自己的话讲述预习的成果,在叙述中不断发现自己现阶段还存在的难点。最后一遍需要配合简单的习题进行练习,在检验自己预习成果的同时为第二天的课堂做好准备。

例如,第二天要学习分数的加减法,教师可以提前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布置与加减法有关的前置内容。对于一二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年龄较小,活泼好动,难以理解课前预习的意义所在,前置内容就不能以习题的练习为主,而是需要布置一些有趣的、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并且进行适当的帮助与指导。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能够紧跟教师的教学步伐,尽自己所能独立完成课前预习任务,因此前置作业就需要布置与课堂内容紧密相关并且具有一定难度的练习题,引导学生通过例题的分析得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总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分层布置前置任务的形式,切实实施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营造更加高效的教学课堂。

三、根据学生特点完善课堂结构

小学数学课本和知识点并不复杂,相较初中数学来说都是一些最基础的理论和应用,整个课堂安排较为宽松,学生思维相对自由,考试也算比较容易通过,只要在课上紧跟教师教学的步伐就基本不会掉队。教师在教学当中需要根据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情况适当调整教学任务和教学模式,不断完善课堂的教学结构。

例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章時,可以提前让学生准备卡纸和字迹稍微粗一点的勾线笔,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际操作,用尺子和勾线笔在卡纸上画出不同的角并且进行小组分享,教师及时给予准确的评价和修改意见,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而在高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话题和思考时间,引导学生定期进行小组交流和分享,鼓励学生勇敢地站上讲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从而活跃数学课堂的教学气氛。

四、结束语

小学可以说是学生初次接触数学的阶段,也是培养学生数学综合思维的阶段,更加需要以生为本理念的广泛运用和教学思维的不断拓宽。而以生为本理念的逐步推广与实施,更是教育部大力推广新课程改革的结果,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健康角度出发,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进行教学,从而真正构建以生为本理念下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吴永华.以生为本,让课堂充满趣味——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教学实践探讨[J].高考,2016(30).

mark:PO_07学科教育_____014'>[J].中国教育学刊,2016(S1):47-49.

猜你喜欢

以生为本小学数学
以生为本视野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的有效措施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