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在高中数学新课教学中预习练案的运用策略

2019-10-15凌增文

读写算 2019年28期
关键词:运用策略高中数学

凌增文

摘 要 预习练案可以应用于高中数学新课教学的各个阶段,从而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在课前运用预习练案,增强教与学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在课中运用预习练案,可以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后运用预习练案,在巩固学生新课教学基础的前提下,增强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本文主要对新课教学的预习练案的运用作简要介绍。

关键词 高中数学;新课教学;预习练案;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8-0052-01

预习练案的目的是对学生的独立学习起到良好的指导性作用,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思想,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此同时,在预习练案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创设符合他们认知,且具有时效性的高中数学预习练案,获得良好的自主学习效果。

一、课前运用预习练案,增强教与学的针对性

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前运用预习练案教学,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开展这部分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进行分类,比如,分为掌握知识区、似懂非懂知识区以及完全不懂知识区,增强学生高中数学学习的针对性和目标感。与此同时,教师应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类汇总,并针对共性数学学习问题,进行相应问题的解答,提升高中数学教与学的针对性。

比如,在讲授“集合观念”这部分内容时,为了提升学习积极性,教师在预习练案中可以设置如下的问题:(1)什么是交集?什么是并集?可以运用生活的例子例证吗?(2)创设问题。教师创设如下的问题:统计小明所在班级的喜欢美术和音乐爱好的人数。在这个班级中,一共有22个学生,其中喜欢音乐的有14人,喜欢美术的有13人。问题为,为什么爱好音乐、美术的总人数比全班的人数还要多?你们如何运用本节的集合知识进行解析?通過和学生的课上交流,教师发现大部分的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因而教师让成绩一般的学生,简要介绍解题的整个思路,带动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小陈积极地举手说:“我们可以从书中找到第一题的答案,而第二题,我运用画图的方法,分析两者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即因为爱好音乐和美术的总人数比班级的总人数多,因而存在有些学生即喜欢音乐,又喜欢美术的状况。所以通过图示得出如下的结论,即在本班的22人中,单独喜欢美术的有9人,单独喜欢音乐的有8人,两者都喜欢的有5人。”

二、课中运用预习练案,增强探索新知积极性

将预习练案运用到课中时,教师应注重预习练案内容的趣味性,提升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度,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方式,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动性,提升学生探索新知的积极性。

例如,在讲授“概率”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预习练案开展教学,创设具有趣味性的预习练案内容,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升学生对概率知识的理解能力。教师在此对预习练案的内容进行简要介绍:有两枚硬币,同时向上抛两枚硬币,其中两枚硬币朝上的概率为25%;两枚硬币同时朝下的概率为25%;一上一下的概率为50%。你们知道为什么最后一种情况的概率为50%吗?与此同时,教师为学生发放硬币,说:“你们可以运用实践的方式进行探究,注意细心观察!”在学生探究结束后,教师进行询问。小冉积极地举手说:“通过大量的实验,我发现了出现最后一种情况占50%的原因。因为最后一种情况包含了‘一正一反和‘一反一正两种情况!”教师将预习练案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并运用实践教学开展授课,让学生观察、分析数学问题,提升他们探索数学知识的能力。

三、课后运用预习练案,增强知识运用灵活性

为了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并提升他们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创设稍有难度的预习练案,让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预习练案中的数学问题。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适时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增强学生思考问题的科学性,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

例如,在讲授“直线与平面垂直这部分的判定定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预习练案,出设如下的问题:一条直线垂直于片面内的无数条直线,那么这条直线一定与平面垂直吗?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降低学生数学学习的坡度,即运用实践的方式进行探究。通过和同学的课上交流,给教师印象最深的是小婵的回答。他说:“我将手中的圆珠笔放到垂直于桌沿的位置,但是圆珠笔并不垂直于整个桌面,因为与桌沿平行的直线有无数条,所以与圆珠笔垂直的直线依旧会有无数条,所以这个结论是错误的。”教师运用预习练案,开展课后巩固练习,不仅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增强他们分析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获得良好的数学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在开展预习练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创设预习练案,并适时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点拨,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逐步树立数学解题思想,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任芳.谱好前奏,佳曲天成——预习练案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J].赤子(上中旬),2018(02).

[2]王海龙.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预习练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法初探[J].学周刊,2017(06).

猜你喜欢

运用策略高中数学
合作学习在初中足球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