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科学管理提升育人效果

2019-10-15江雪

读写算 2019年28期
关键词:科学管理育人小学

江雪

摘 要 教育是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之一,担负着传承人类文明、继承先进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为当代和未来社会培养建设人才的伟大使命。其中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较为关键的一段,其育人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學生未来的成长方向以及发展水平,而学校管理的质量则直接关系到学校的育人水平,要想实现学校育人的高质量就需要不断加强优化学校各方面的管理,为其教书育人的工作开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 小学;科学管理;育人

中图分类号:G6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8-0045-02

学校的核心任务就是教书育人,而小学在育人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促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优秀的思想品格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样他们才能够最终获得学习能力的提升,为其将来得到发展奠定基础,这就需要学校方面不断采取措施提高育人水平。

一、学校育人之优化管理

学校管理工作质量的高低是学校优化发展的基础,只有将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细节落到实处才能够为学校的老师、学生提供一个优秀的工作环境和学习环境,并最终实现学校育人的高质量目标。

(一)学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管理理念的创新是确保学校优化管理的基础,是完善管理体系的重要保障。当前在学校的管理过程中,通常是学生接受教师的管理,教师接受学校领导的管理,也就是学校领导的管理方式会直接影响到教师,而教师在学校领导的影响下也会直接影响对学生的管理方式。这就需要学校领导在管理理念方面加强创新,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多加关注教师的实际教学需求,制定多方面的奖励制度,避免只用班级成绩衡量教师工作质量,多一些人性化的激励措施,例如精神鼓励、事迹宣讲等方式,这样不仅能够促使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能够用以人本的思想去管理学生,弱化成绩至上的管理意识,全面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又能避免将考试成绩当作唯一衡量学生的指标。总之,要想实现学校育人的高质量就需要从上到下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

(二)加强安全管理工作

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校园环境里的基础设施、人员繁多,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也不利于校园环境的良好建设,只有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才能够给全校师生营造一个和谐、安全、愉快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1.落实安全工作

安全工作的落实是保障安全管理工作质量的基础,实际工作中需要严格按照学校的规章管理制度,并灵活的运用管理办法,真正将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小学校园内常见的安全工作一是门卫管理工作,严格的门卫管理需要对进入校园内的人员做好登记审查,避免不法人员混入校园,同时还能够监督学生的出行动态;二是对交通工具的限制,校园内来往的师生众多,因而校园内要严令禁止教师、学生骑电动车和自行车;三是规范学生的课间活动,使其注意楼梯口的安全警示,靠右慢走、不要追赶打闹、防止拥挤等等。同时,思想品德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也可以向学生灌输安全意识,从身边的安全实例出发,给学生模拟一些真实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在实际中真真正正地了解到安全从遵守纪律开始。

2.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安全教育工作主要是通过一些教育和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并提高学生面对意外情况的应变能力。比如可以以学校、班级、大队为单位组织学生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月活动。活动期间主要就是请有关单位的优秀交警进校为学生们做安全宣传工作,宣传内容主要是交通规则如何遵守、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危害等等,提高小学生的校外安全意识;学校方面也可以创新课程内容,增设一些生活中较为实用的课程,例如卫生课堂,促使小学生改变卫生陋习,树立其病从口入的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卫生安全意识;或者网络安全课程、法制安全课堂;挖掘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潜能,动员各界力量,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生活。最后就是开展一些实践活动,例如防火演练、防地震演练等等,演练之前要告知小学生注意事项,做好监督,避免演练过程中出现踩踏事故等等。通过以上安全教育工作的进行,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安全意识,为其成长保驾护航。

二、学校育人之提高育人质量

(一)充分发挥班主任的管理职能

班级是小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而班主任作为班级的引导者、组织者,是与学生相处时间最久的老师,班主任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需要班主任在工作过程中充分发挥其管理职能,不断提高班级的管理水平,实现小学生整体的发展。

1.树立因材施教的管理理念

因为家庭背景、生活环境、个人性格等方面的不同,一个班级的小学生往往具有不同的特征,较为明显的就是学习成绩的差异。而因班主任需要树立因材施教的管理理念,关注每一位小学生的性格变化、心理成长水平,这样才能实现整个班级的整体发展。一是对一些成绩较落后的学生应客观地进行疏导与沟通,学会倾听,明确其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并及时给予解决,避免批评和责备让小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在我们班上有这样一位学生,他是一位单亲孩子,由爸爸带着孩子,照顾着孩子的饮食起居。他本是一个学习成绩、学习习惯都很好的孩子,但由于父母情感的破裂,致使孩子从心里埋怨家长,心生不满。针对孩子特殊的情况,我专门请到了孩子的父亲,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清楚孩子现在的情况就是因为闹情绪,因此我特别为他制定了一个“吐槽小会”,将自己的不满都写下来,由爸妈和老师一一回复。慢慢的接触中,这个孩子逐渐打开了心扉,各方面的表现也有向好的趋势。二是对那些因家庭环境以及学习成绩优异而产生优越感的学生,要适当引导他们学会尊重和谦卑;对那些较内向和自卑的学生要多加沟通交流,进行适当的鼓励。我们班的小A是一个很可爱的小姑娘,成绩好,自恃清高,对谁都看不上,甚至有时候会专门挑一些艰涩的问题来向老师“请教”,因此,她在班上不是很受欢迎。察觉到这样的情况,我决定对她进行“围剿”,在她擅长的事情上,找另外一些小朋友完成。当她看到这样的情况,心里非常着急,总是想要融进小朋友的“朋友圈”,得到他们的认可。慢慢地其他同学看到了她身上的优点,而小A也明白自己如果不能与他人和睦相处的话,自己的才华也得不到别人的认可。通过以上举措可以对班级内整体的小学生进行提升,达到提高育人质量的目的。

2.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班级氛围是小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基础,但是经常会因为个别小学生的行为产生一些不利于班级氛围的情况,导致课堂上出现了不合时宜的责备和批评。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班主任深入学生的内心,找到问题的根源,对症下药,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避免雷霆手段恶化师生之间的关系,只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有利于班级氛围的良好营造。同时,班主任可以利用一些学生集体活动或游戏使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为育人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

(二)结合语文教学,完善德育工作

语文是学生学习科目里较重要的一门,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关系,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语文教学也承担起学生德育工作的任务。只有做好德育工作,小学生才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具备高尚的思想品格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能够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做好德育工作。当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并不能提高德育工作质量,因而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在完成培育学生热爱祖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等教学目标的同时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并利用语文教学活动促进小学生实现德、智、体、美的综合发展。比如在教学中,通常是需要小学生掌握遣词造句、写作意图以及思想感情的表达等等,而德育的渗透还需要小学生从中懂得道理、学习知识。以习作《给山区小朋友的一封信》为例,我在执教本次写作内容之时就是通过让孩子们了解偏远山区的山里娃的生活状态、求学困难等等现状,调动起小学生的同情心,并鼓励小学生将看过的图书、用过的玩具捐献给山区的孩子,同时也要鼓励小学生向山里的孩子学习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此基础上完成习作练习。这样课内课外的结合不仅让学生更好地体悟课文,还能够让小学生学会用爱心关心他人,德育效果显著。

(三)实行家校合作的教育模式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也是小学生人格教育的开始,很多家长将孩子送入学校以后就忽視了家庭教育,因而,家长与学校要重视两者教育的结合,一起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家校合作的教育模式当中,学校要注意起到主导作用,组织家长开展教育。可以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组织会议,会议内容包括学校一些规章制度的变化、学生的教育情况以及学生的个人情况等等,及时做好交流并共同协议部署教育计划;二是可以开办家长学校,利用微信群向家长介绍教育方法、推荐教育书籍、鼓励家长与孩子进行沟通等等,让家长学会在家庭氛围中教育孩子;三是鼓励家长参与课程建设,利用特色课程来推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比如可以利用学生的节假日组织学生和家长一起走进农村、科技场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大自然等,利用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增长小学生的见识,而且在家长陪同下也能够增进家长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同时,教师要积极做好指导,引导孩子利用校内学到的知识进行实践,增强小学生的应用意识,最终实现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学校作为主要的育人场所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只有不断优化学校管理才能为提高育人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在育人过程中,要以班级为单位紧抓管理,充分发挥班主任的管理职能,并结合语文教学实现德育工作的开展,教育过程中也要重视家庭教育,并利用家校合作实现育人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马占波.以人为本思想在小学教学管理中的运用探讨[J].才智,2017(13):194.

[2]房占.小学管理的科学化与人文化[J].课程教育研究,2016(31):203.

[3]方建才.小学管理策略谈[J].领导科学论坛,2018(11):77-78.

[4]吴克伍.浅谈小学管理的实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7):12.

猜你喜欢

科学管理育人小学
泰罗科学管理思想对社区治理的启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浅谈公路养护的科学管理
基于多角度构建高校实验室安全体系的探索与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