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化教学技术在语文高效课堂上的科学运用

2019-10-15李琼琰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20期

李琼琰

摘  要: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让学生通过网络享受优质教育,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堂互学”,省时高效地完成课程要求,弥补了以往教学形式的不足。“现代化教学技术+课堂”教学模式便得学生在课堂内外有了全新的学习体验。

关键词:现代化教学技术;语文高效课堂;科学运用

现代化教学技术在课堂上的广泛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一种必然趋势。多媒体形象性、直观性、大容量的特点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大大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班班通创设的与现实生活相仿的情景形象逼真,生动有趣,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教与学的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寓知识学习、技能训练、智力开发于生动活泼的形象之中,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一、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率。

古代教育家孔子早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明确地指出了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学生感兴趣则乐于学,产生厌烦情绪则不乐于学,而陈旧的教学方法往往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笔者认为针对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兴趣易激发、易减退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把教材中单调的汉字形象,生动、逼真地展示出来。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鲜明、生动、清晰的礼堂形象,使学生感兴趣,产生爱学、乐学的情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成师生之间的共鸣,可以更好地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教学“门”“户”“尸”“尼”“肩”“房”等生字时,设计了几组电脑动画片,生动活泼的画面将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过来,使学生兴趣盎然,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思想高度集中,思维极其活跃,教学效果极佳。

另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要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尽可能在实际语言交际中学会表达,并付诸实践。但教师所设计的情景往往存在局限性,有些情景在实物、图片、投影片解决不了的时候,就需要借助多媒体技术,把音像、文字、图像、动画等多种媒体综合运用,使表达内容与语言环境相结合,从而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如《秀秀明白了》一文,运用flash动画形式,演示水蒸气把暖壶顶出去的过程。

视频资料通过电影、电视、动画片或纪录片的形式对语文知识进行具体化、形象化的叙述,它不仅声图并茂、视听兼顾,而且集艺术美感、知识呈现为一体,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据课堂效果观察,视频资料对学生注意的吸引要高于其他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例如,在进行《观潮》一课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制作相应的课件,将潮水的视频画面进行呈现并播放相应的声音,使学生像是在波澜壮阔的潮水旁观看潮水的起起落落,赞美的心情也自然而然的产生,从而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引入画面和声音后更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教学变得高效。又如,在进行《春》的教学时,首先我们可以引入一些春天的图片:绵绵细雨的春天、百花齐放的春天、万物复苏的春天……使学生仿佛置于春天的情景中,春天的颜色以及春天的画面都在自己的眼前呈现,学生学习的兴趣将会极大得到提高。

电教媒体将乏味的语文教材变得津津有味,将学生带入全新的学习情境中,使学生处于积极兴奋的状态,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科学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增强学习成就感。

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开展和实施,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充当角色越来越重要,其地位也是日益彰显。在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的参与,不能仅仅依靠教师的演示,更要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亲身实践。在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真正主体地位,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就应该充分利用电教媒体的调动与启发作用,让学生主动介入学习过程。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学生的认知决定学习效果,学生认知是主动对信息加工的过程,这种过程是学生感知、记忆、控制反應的互动联接过程。电教媒体为学生参与语文教学活动,实现学生主体地位创造了良好条件。

最常见的为探究式互动教学。教师抛出一个或多个探究任务,师生共同或学生以小组形式结合学习引导性材料,通过交互式教学工具展开探究,寻求解决方案,并通过教学工具来交流和展示探究成果,开展评价和总结等。在此过程中,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由学生或某一小组学生来设计教学流程,可以提出问题,组织同学讨论,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也可以按组别轮流完成不同内容的讲解,结合交互式设备的操作和展示。教师在课前给予一定的指导,课堂过程中作为观察者,对整个过程进行监控和总结,如果有必要可在过程中及时加入引导工作。交互式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活跃程度极大提高,与未使用交互式电子设备的传统课堂大相径庭。

三、巧妙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充分突破重难点,及时反馈纠错。

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教学难点,语文教学也不例外,要实现最优化的语文课堂教学,取得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益,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难点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学中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事物、情景通过电教媒体,可以跨越时空,成为可感知的“直接”经验。而且电教媒体可以随时向学生提供进行推理思维活动的逻辑化感性材料。因此,利用多媒体的音画效果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快快乐乐学习语文,可以轻松地突破重难点,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例如,在进行《蝙蝠和雷达》一文教学时,有这样一段文字“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一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句子的描写是抽象的,学生很难想象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老师的讲解也变得生涩。这时我们便可以利用电教媒体,将蝙蝠、雷达、障碍物等以动态的形象展示出来,经过直观形象的呈现,老师再加以讲解,学生便会很容易想象当时的情景,理解瞬间变得容易。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难懂的文章、句子变得易懂,本来很难讲解的文章也变得清晰了,使学生领略到蝙蝠探路的方法,从而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使教学变得高效。

又如,在讲课堂练习时,可利用交互式白板展示练习题,学生及时练习从而反馈信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后,再决定是否进行下一步教学活动。

四、及时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上,更体现在课程内容的延展性上,课堂上知识传授是有限的,但获得知识的能力是无限的。因此小学语文的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递,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语文素养。

综上所述,电教媒体直观形象,音形兼备,具有独特的优势。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有力支撑,在现代化教学模式下,让教师重新认识了自己,重新定义了教学,重新看待了学生。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培养学生适应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智慧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创造现代化教学技术运用课堂时代的智慧教育是每一位教育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