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教学课外延伸探究
2019-10-15力勇
力勇
摘 要:文言文的学习是语文课程中的重要一环。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传承优秀文化、提升文化素养、增加知识见闻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随着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课堂教学策略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文言文阅读已经从以教材为本,变为课内外结合,旨在内外兼顾、共同提升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能力。基于此,本文以初中文言文为例,探究文言文课外延伸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课外延伸
课外延伸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阅读积累,提升文言文教学质量。但是将课外资料引入教学实践活动中时,出现了很多问题:教师没有对课外教学资料进行筛选,导致资料价值低,白白浪费了教学时间;本末倒置,课外教学资料占据了课堂大部分时间;学生对课外教学资料兴致不高,没有阅读、分析和学习的兴趣等。为了改变这一教学现状,笔者提出了以下三点建议,以期为教师同仁们提供借鉴。
一、阅读趣味性
充满趣味性的、符合学生口味的课外阅读资料才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发挥其自身价值。因此,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笔者会在研读教材,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合理、适时地引入趣味性的课外资料。
例如,在学习《蒹葭》这篇文言文内容时,笔者为同学们提供了另外一篇阅读文章——《周南·桃夭》,目的是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感受到两篇文章的不同之处。两首诗歌内容简短,朗朗上口,很适合学生阅读,因此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致。十分钟后,学生们陆续完成了两篇文言文的阅读活动。见此情景,笔者提出问题:大家已经仔细地阅读完了这两篇文言文了,请问大家从中找到了哪些不同之处?有一名同学率先回答了笔者的问题:《蒹葭》写的是男子对最爱之人的思念之情;《周南·桃夭》写的是女子出嫁前别人送上的祝福,表达的情感不同。其他同学见此情景,也回答道《蒹葭》中的氛围比较凄凉;《周南·桃夭》中的氛围是热闹和美好的,具有鲜明的对比;还有的同学回答,赋比兴的用法也存在着不同……同学们的回答得到了笔者的肯定,并为他们普及了《诗经》三百篇中婚丧嫁娶类诗歌的整体特点,增加了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在本次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合理引入课外教学内容,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开拓学生眼界,顺利完成教学大纲,全面提高了學生的文言文素养。
二、引入及时性
文言文具有语言简练、内容丰富,句法结构复杂等特点,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基于此,笔者认为要及时补充课外资料,尤其是一些写作时代背景、作者思想和文章行文特点等基础知识的引入有利于减少学生学习障碍,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在学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这一课内容时,在讲到“子非鱼,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时,笔者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入了庄子对人生、自然、宇宙的观点,如“人生在世,恍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如“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又如“随意漂流,不知道有何追求;任心狂放,不知道去向何方”。等到学生们大致了解了庄子的性格后,笔者继续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们梳理文言文内容。等到师生共同学习完本课的知识点后,笔者为学生们找到了一则短视频,这则短视频介绍了庄子的主要思想,其中穿插了庄子多篇文章,开拓了学生们的眼界。学生们聚精会神地观看短视频,并时不时地记录下庄子的主要思想。最后,在课程即将结束时,笔者留下了一个课后作业,写一则小短文,谈一谈你对本文中庄子形象的看法。由于学生们在课堂中已经系统学习过庄子的主要思想,因此这个作业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从而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在本次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及时引入了介绍庄子的诸多知识,减少了学习本文的障碍;与此同时,学生们还能够从课内外教学资料中体会到庄子的人生境界,从而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高了思想境界。
三、内容广泛性
因为语文教材中选录的文言文文章时代不同、内容多样,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拓展延伸活动的时候要做到包罗万象、内容广泛。
例如,学习《大道之行也》这篇文言文时,虽然笔者已经带领学生们梳理了文章内容,解决了词语和句式问题,但是学生仍然对“天下为公”“大同社会”这个理念存在着疑惑。见此情景,笔者只好将历代思想家、文学家们对大同社会的设想引入课堂教学中,其中就包括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从而让学生们感悟到历代文学家对人类命运的关怀与设想以及对当今建构“和谐社会”的启示。在本次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为了解决学生们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课外延伸活动,顺利解答了学生们疑惑的同时验证了优秀思想的延续性,增加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课外延伸活动可以解决学生存在的不想学、学不会和不会用等问题,有利于综合各种力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眼界;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重视程度,提升其文言文学习能力;有利于在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其综合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钱玉琴.提高文言文教学实效性的方法[J].中学语文,2017(15).
[2]杨坤.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再思考:误区与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