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政治学教学科研面临的需求与挑战
2019-10-15徐斌
徐斌
摘要:一带一路对我国政治学教学与科研提出了新的现实需求,如何服务和适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政治学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值得思考。文章在分析如何防范政治风险、加强全球治理、讲好地缘政治故事等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加强政治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以应对上述挑战的一些初步建议。
中国提出 “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国内外大量的科研机构和高校都进行了持续的研究和探讨。建设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地区共同体,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目标,大量现实问题都与政治学的研究领域相关,对政治学教学与科研提出了新的现实要求。本文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政治学教学与科研面临的需求及挑战,以期完善政治学教学研究,并与一带一路实践有效进行结合,具有很强的理论现实意义。
一、一带一路对政治学教学科研提出了新的现实需求
“一带一路”沿线大约 65 个国家,人口约 44 亿,占全世界人口 63% ,GDP占全球30%以上。各国发展差异较大,许多国家面临政治转型压力、经济发展、民族宗教冲突等多重矛盾,因此,如何应对各种复杂的政治现象,化解政治风险,是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最大问题。
第一,各国政治制度、利益集团以及政党与精英发展如何影响政府的决策过程,是政治学研究的传统范畴。政治学关注的是制度与人的关系,因此,首先,基于“一带一路”地区的政治学研究应深入研究这些国家的政治制度、政府决策过程以及和政党与精英之间的博弈。比如,中国企业或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不仅需要了解现存的政策,还需要分析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政策,以便于未雨绸缪,有效进行政策的分析和预判。另外,不仅在政府层面,各国的族群利益、社会分层、宗教文化和地方关系也是中国企业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这些因素相互关联,也将影响东道国的政策。因此,上述现实问题,提出了政治学教学与科研的新需求,不仅需要政治学理论层面的探讨,还需要我们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实践。
第二,一带一路国家政权安全与稳定,要求对其背后与不同的国家的社会运动规律认识,这就要求我们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历史考察,摸清各国社会运动背后的逻辑,这对中国参与建设一带一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企业投资贸易的风险而言,东道国的政治稳定与政权稳定最为关键。由于一带一路国家,例如中亚地区各国资源丰富,具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贵金属和有色金属储量,往往成为大国博弈和争夺的焦点地区,影响了政权的稳定性。此外,中亚地区中国、波斯、印度、阿拉伯以及俄罗斯等多元文明的交融与汇合,使该地区面临剧烈的宗教与文化的矛盾和冲突。在当今信息化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这些国家又面临政治转型与经济发展压力。当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便会以一种剧烈的社会运动或者革命的方式呈现。在这个意义上,政治学教学与科研责无旁贷,需要系统探讨不同的国家社会运动的规律性,以防范海外投资风险。
第三,“一带一路”地区政治秩序与全球治理。二战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全球治理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建立了联合国、WTO、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推动了全球的经济增长。但是,进入新世纪,随着美国霸权的衰弱,全球化与全球治理遭遇严峻挑战。中国作为崛起新兴大国,有责任参与或主导全球与地区多边机制的构建。如何有效利用现有的国际组织或者新的国际组织,解决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的矛盾与争端,是中国新历史条件下面临的重要课题,应当在理论上加强研究,培养人才,参与或组建相应的国际机构。
第四,以西方人容易理解的方式讲好“一带一路”地缘政治故事。总体上,一带一路倡议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智慧。但是,西方的学者仍然从传统的地缘政治思维中唱衰中国,认为这是中国国力强大后地缘政治扩张的手段。当然,这种思维模式有其渊源,例如19世纪的海权论及陆权论思想,分别强调了海权与陆权竞争的重要性。但是,以这种思维看待一带一路,则容易形成中西方关于陆权与海权争夺的结论。[]因此,如何讲好“一带一路”地缘政治故事,是当前政治学面临的新的理论现实课题。
二、政治学教学与科研如何适应现实需求
一带一路面临上述问题,凸显了政治学研究和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也对如何完善和改进我国政治学教学科研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一,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政治学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应借鉴国际经验加以完善。国际一流大学的政治学专业,课程体系较为完备,学生可以选择不同学科,因而可以做到视野宽泛又可以就某一问题深入研究。由于一带一路涉及大量的经济与社会问题,这就需要政治学专业课程设置需要更加多元化。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政治学专业的课程设相对有限,学生研究手段单一,难以满足现实需求。比如政治学专业的学生,一般都缺乏其他社会科学的训练,比如经济学、社会学以及计量统计等方法课程,这就限制了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潜力。因此,一方面,要鼓励政治学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交叉学科的发展,开设国际经济学、国际法、国际组织、国家外交与商务谈判、一带一路国家历史与文化等针对性的课程;同时也要在方法工具上加强统计学及计量经济学的学习,提高学生进行独立分析数据的能力,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第二,推动国际学生的交流与学习。目前我国在国际学生交流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国外留学生比例持续上升,主要集中在石油地质勘探、国际贸易、文化遺产保护、国际汉语教育等专业。但是,客观而言,由于国内政治学课程体系的欠缺等原因,来华政治学专业的国际生交流比例较少,应当加大这个方面的学生交流与合作。此外,还要鼓励中国政治学生专业学生到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学习与交流,只有亲身经历,通过身体力行的观察,才能对一带一路国家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为中国和一带一路国家政治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第三,完善与构建专业教学与研究机构。目前,全国各大高校纷纷成立了针对一带一路专业的研究机构,举办了各种高规格的学术会议,对一带一路进行持续跟踪和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从机构建设角度看,目前研究机构主要以智库的方式存在,各大高校也建立了孔子学院。但是,从现实需求和人才培养的角度看,需要建立专业的教学机构,培养一批既熟悉本国国情,又对一带一路国家的政治社会经济制度和文化有深刻认识,掌握不同语言,具有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的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四,鼓勵我国高校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教学与科研机构开展一些重大课题的合作研究。一带一路国家涉及的问题千头万绪,如何维护国家良好的政治关系、加强投资与贸易合作、开展沿线国家的宗教与文化的对外等,都是关键重大议题,可以开展这方面的专项课题的合作,不仅可以为国家建言建策,还可以锻炼队伍,培养某一国际问题或领域的专家,从而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与发展做出贡献。
三、结束语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为全球化发展描绘的宏伟蓝图,需要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去推进和探索,其中知识与人才是推动一带一路发展的关键。无论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或历史的知识,都是增强人类交流、理解与互信的公共产品,需要各国政府的持久努力。一带一路也为政治学教学与科研研究提出了新的历史使命,涵需社会各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与长期的探索。
参考文献:
美国海军历史学家马汉“海权论”认为世界由海权与陆权对立的世界构成;英国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又提出陆权是世界的心脏地带,强调了陆权重要性;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尼古拉斯·斯皮克曼又在麦金德的“心脏地带”理论基础上强调了“边缘地带”理论,这些都是早期经典的地缘政治理论。参见Alfred Thayer Mahan, The Influence of Sea Power Upon History 1660-1873,Marston&Co.,1890.HalfordJ.Mackinder,“The Geographucal Pivot of History,”The Geographical Joural,Vol.,23,No.4,April1904,pp.421-442.Nicholas Spykan,The Geography of the Peace,Brace&Co.,1944.
Alfred Thayer Mahan, The Influence of Sea Power Upon History 1660-1873,Marston&Co.,1890.
HalfordJ.Mackinder,“The Geographucal Pivot of History,”The Geographical Joural,Vol.,23,No.4,April1904,pp.421-442.
Nicholas Spykan,The Geography of the Peace,Brace&Co.,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