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性学习

2019-10-15安涛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安涛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近些年来国家也不断地强调语文在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调查发现,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不能集中精力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注入更多的创新理念,让语文的学习不再枯燥无味,文章阐述了创新的重要性并详细论述了如何在初中语文教育中进行创新性学习。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创新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22-0135-02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历史发展中最根本的推动力。创新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等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个人的发展中,创新也是重要的能力,所以大到国家,小到个人,创新精神都是极为重要的。笔者认为,创新思维的培养对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创新思维是获取知识、转化知识的一大工具。因此,创新性学习关乎着个人发展,更关乎民族发展,教师在初中教学中要予以重视。

初中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时期,所以初中教师更应重视这一问题,语文的教学不仅是语言的教学,还应坚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往往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这就使得课堂产生了很多问题,比如,学生缺乏主动思考,不愿主动提出问题,对教师存在畏惧心理,等等。所以,落实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是很重要的一步,对此,教师首先要转变思想,以公平的态度,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教学,其次,还要多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并注重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另外,还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上多予以学生鼓励,关注学生的内心变化,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实践证明,好的学习氛围能够带动整个班学生的学习,对此,教师可从以下两方面展开:首先,要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很多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喜欢上一门课程,所以教师对学生要有爱。实践证明,以“爱”的态度去教学,不仅会使课堂更加温暖、和谐,还会提高教师的教学热情,使其将更多的精力投身于教学事业。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敢于思考、表达。其次,要注重课堂的趣味性,可以通过观看与本节课相关的视频、讲解故事、出演话剧、小组比拼等形式来丰富课堂,以切实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比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分角色表演;在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时,则可以讲述关于贝多芬的其他故事。笔者认为,只有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他们才能真正爱上语文,才会更加深入地去探索。

三、注重问题的引导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深入理解课文。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加强他们的逻辑思维,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教学《济南的冬天》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本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你有哪些喜欢的片段,作者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对此,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答案。阅读完成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再在班级内分享,最大限度地将主动权交给学生。

四、注重与生活的结合

学习语文是一个提高自身修养、丰富知识的过程,所以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的学习也离不开生活。笔者认为,语文学习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进行,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应有意识地将语文教学和生活场景联系起来,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比如,在学习“寓言四则”里的《塞翁失马》时,教师就可以这样提问:“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塞翁失马的经历?如在一次考试失利后才发现最近一直在虚度时光,忽略了周围同学的努力。”在学生将课文与自己的生活经历结合的过程中,他们会慢慢地掌握文章表达的意思,从而提高其发散思维能力。

五、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的性格以及学习能力都是不同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所以教师的教授方法也应有所不同,但面对一个班几十个学生都面面俱到是不切实际的。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这个小组内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这样,优秀的学生可以带动后进学生,并且可以在组内进行经验的交流。此外,学生还可以在组内交换批阅课堂作业,由此不仅提升了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减轻教师的压力。对于学习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比较有挑战性的问题,比较简单的問题则可由学习基础较差的同学来回答。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信心。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自尊心的保护,要不断鼓励学习比较差的同学,在班级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促使所有学生实现共同进步。

六、传授学生学习方法

教师的任务不是机械地将知识灌输到学生的大脑中,优秀的教师懂得教授学生学习的方法,这更有利于他们思维的培养,为其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篇文章:读懂大体意思,解决生字词,找出好词、好句,以及好的修辞方法,以深入理解文章主旨。也可以向学生分享自己学习语文所悟出来的独特方法,比如,在记忆生字词时,就可以结合场景进行,从而大大提升识字效率。通过教授学生学习方法,一步步地引导他们,这样,学生在遇到难题时才会更加坦然、更加有底气地去面对,从而有效达成创新思维的目标。教师在课堂中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最终还需要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

七、注重课后总结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在课下也要下一番功夫。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学完一篇文章就做一次练笔,字数可以在200字,也可以在800字左右;可以写对这篇文章学习的感受,学到了什么知识,什么道理,也可以写从课本过渡到生活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提高了独立思考能力,而且还有效锻炼了写作能力。相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透彻地了解课本,发现学习语文的乐趣。

综上所述,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尤为重要,但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并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在教学过程中,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教师要用心去讲授一堂课,要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学生,用爱打开学生心灵的枷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释放自己的思想。另外,教师要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让语文的学习不再枯燥,让语文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 荆新仓.创新教学模式,让初中语文教学焕然一新——试析初中语文创新性教学[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8,(9):62.

[2] 王标.在批判中阅读,在创新中成长——初中语文批判性阅读教学策略[J].语文天地(初中版),2019,(1):50-52.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初中语文教师的能力结构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