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枸橼酸咖啡因在早产儿呼吸暂停中的临床应用
2019-10-15郝鹏刁玉霞
郝鹏 刁玉霞
【摘要】目的 对不同剂量枸橼酸咖啡因在早产儿呼吸暂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60例,分别给予不同剂量枸橼酸咖啡因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儿和常规组患儿在用药第1天的呼吸暂停发作次数分别为(6.7±2.6)次和(8.6±2.5)次,用药第2天的呼吸暂停发作次数分别为(5.6±2.3)次和(7.3±2.4)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发生呼吸暂停并使用枸橼酸咖啡因进行治疗的早产儿,在用药第2日给予其枸橼酸咖啡因的剂量为10 mg/kg,能够促使其呼吸暂停的发作次数有限减少。
【关键词】不同剂量;枸橼酸咖啡因;早产儿;呼吸暂停;临床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9..01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对象为我院120例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将其分为两组后给予不同剂量枸橼酸咖啡因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儿均已经过我院确诊,且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60例。其中,实验组男36例,女24例,日龄(6.4±3.2)d;常規组男37例,女23例,日龄(5.7±4.0)d。我院伦理委员会已经批准本次研究,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标准,并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给予两组患儿给予相应的保暖措施,对各种并发症进行常规处理,持续监测呼吸、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在患儿首次出现呼吸暂停时,应立即采用弹足底、托背等方式进行触觉刺激,将其口咽部位的分泌物吸净,保障其呼吸道畅通;若应用以上方式效果欠佳,则应给予复苏囊进行给氧,将其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1%的水平上;若患儿反复发病,则应在基础治疗之余,给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
1.2.1 常规组枸橼酸咖啡因应用方法
进行治疗首日给予意大利凯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枸橼酸咖啡因,应用剂量为20 mg/kg,采用缓慢静脉输注的方式,于30 min输注完毕;24小时后,给予患儿5 mg/kg枸橼酸咖啡因进行维持治疗,采用缓慢静脉输注的方式,于10 min输注完毕。
1.2.2 实验组枸橼酸咖啡因应用方法
进行治疗首日给予意大利凯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枸橼酸咖啡因,应用剂量为20 mg/kg,采用缓慢静脉输注的方式,于30 min输注完毕;24小时后,给予患儿10 mg/kg枸橼酸咖啡因进行维持治疗,采用缓慢静脉输注的方式,于10 min输注完毕。
在给予患儿进行枸橼酸咖啡因治疗的过程中,应对患儿的心率、呼吸、血糖。血压、喂养耐受、神志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的呼吸暂停发作次数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患儿和常规组患儿在用药第1天的呼吸暂停发作次数分别为(6.7±2.6)次和(8.6±2.5)次,用药第2天的呼吸暂停发作次数分别为(5.6±2.3)次和(7.3±2.4)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对于早产儿来说,其普遍身体素质相对较差,并且由于呼吸中枢的发育尚不成熟,且呼吸系统的结构并未得到完善,所以其发生呼吸暂停的几率相对较高,早产儿一旦出现呼吸暂停的情况,极易导致心动过缓和低氧血症,并能够增加其发生脑积水以及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情况,甚至引起猝死,而根据相关研究显示,采取枸橼酸咖啡因对新生儿呼吸暂停情况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对于枸橼
酸咖啡因进行应用的剂量,临床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争议。
综上我们认为,对于发生呼吸暂停并使用枸橼酸咖啡因进行治疗的早产儿,在用药第2日给予其枸橼酸咖啡因的剂量为10 mg/kg,能够促使其呼吸暂停的发作次数有限减少。
参考文献
[1] 巫亮招,张 丽.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频繁呼吸暂停的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4):479-481.
本文编辑: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