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煤炭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19-10-15戴国宝郝美珍高彩霞焦一丹
戴国宝,郝美珍,陈 洁,高彩霞,焦一丹
(山西能源学院经济管理系,山西 太原 030006)
近年来,为了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央针对产能过剩的行业加大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1]。山西省作为产煤大省,近几年受经济下行及能源转型发展影响,煤炭消费急剧下降,导致煤炭产能严重过剩。基于中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山西省煤炭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而山西省煤炭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想取得实质性进展,就亟需建立一套科学的煤炭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按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政府相关部门及煤炭企业进行严格考核。
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指标体系是评价与预测的前提和基础,是将抽象的研究对象通过分解分析,科学赋予相应权重的过程。根据山西省目前煤炭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山西省煤炭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注重以下四条原则。
第一,可持续发展原则。近年来,山西省煤炭产业受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影响,煤炭企业入不敷出,难以为继。如何走出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煤炭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在选择煤炭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绩效评价指标时,要充分考虑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绿色环保原则。煤炭如不注重绿色开采,不加以清洁高效利用,将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应在绿色环保原则指导下,选择相应的指标。
第三,层次分明原则。构建的二级指标能够对一级指标进行解释说明,构建的三级指标能够对二级指标进行解释说明,形成层次分明的指标体系。
第四,经济效益原则。煤炭产业要保持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是重中之重。因此,在构建指标时应注重经济效益原则。
2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通过文献整理,利用德尔菲法对山西省煤炭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级。一级指标分为四个方面,即去产能、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①去产能就是淘汰落后产能,主要从化解产能过剩,缓解因供过于求而导致的恶性竞争的不利局面,对生产设备及产品进行优化升级的方法的方面进行评价。用供给、能耗、污染和设备四个二级指标来衡量。供给用煤炭供给效率、煤炭供给质量、煤炭供给总量来衡量;能耗用单位GDP能耗、企业吨煤综合能耗、吨煤水耗来衡量;污染用碳排放量、吨煤废渣排放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来衡量;设备用设备利用率、设备完好率、设备完好率来衡量。②去杠杆包括负债和资产状况两个二级指标,主要对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减少杠杆的过程进行评价。负债用企业资产负债率、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进行衡量;资产状况用资本积累率、资本保值进行衡量。③降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两个二级指标,主要对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产品及生产效率进行评价。生产成本用直接材料、折旧费、生产工人工资和补贴、水电费、维护费来衡量;生产效率用原材料重复使用率、煤炭库存损耗率来衡量。④补短板主要是对煤炭产业不足的地方去充实和强化,包括市场活力和科技创新两方面。市场活力用市场竞争力、抵御风险的能力、产品多元化进行衡量;科技创新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高效开发、装备升级进行衡量。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评价指标体系Table 1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2.1 指标权重的确定
为取得相对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权重系数,本文采用专家打分法,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邀请来自能源类高校及煤炭企业的多位专家分别对煤炭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各级指标进行综合比较打分,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相关数据分析,依据层次分析法,建立同一层次下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进行单一准则下元素相对权重的计算、组合权重的计算以及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得出了每个指标的权重。
2.2 指标体系分析
2.2.1 一级指标分析
由表2可知,山西省煤炭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绩效评价指标中一级指标的权重由大到小分别是补短板U40.2811、去产能U10.2748,去杠杆U20.2734,降成本U30.1707。其中,补短板U4和去产能U1的权重排在前两位。这表明,要推动山西省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要加强技术创新,增强煤炭产业的市场活力;其次急需淘汰产量小、高能耗、高污染、设备陈旧的落后产能;再次要减少负债,盘活现有资产;最后要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表2 指标权重Table 2 Index weights
2.2.2 二级指标分析
1) 围绕一级指标去产能U1,二级指标供给U11和能耗U12远高于污染U13和设备U14可知,去产能最重要的是保证供给质量,注重供给总量平衡,降低企业能耗。企业只有控制供给总量,利用先进设备,生产高质量、能耗低、无污染的产品,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
2) 围绕一级指标去杠杆U2,二级指标负债U21的权重明显高于资产状况U22的权重可知,对煤炭产业而言,首要任务是要减少负债。
3) 围绕一级指标降成本U3,二级指标生产成本U31的权重高于生产效率U32可知,生产成本在企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只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企业才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4) 围绕一级指标补短板U4,二级指标科技创新U42的权重明显高于市场活力U41可知,科技创新对煤炭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2.2.3 三级指标分析
由表2可知,三级指标权重由高到低处于前几位的指标依次是市场竞争力U411、资本积累率U221、煤炭库存损耗率U322、单位GDP能耗U121、企业资产负债率U211、煤炭清洁高效利用U421、设备利用率U141、原材料重复使用率U321、直接材料U311、煤炭供给质量U112。从中可以看出,煤炭产业只有提高市场竞争力、注重资本积累、减少损耗、降低能耗、减少负债、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高设备利用率、原材料重复使用率、降低生成成本、保证煤炭供给质量,才能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 模糊综合评价
由于山西省煤炭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绩效评价指标具有多层次、多目标、多定性、难以量化等特点,内容较多且相互交叉,具体的绩效评价指标之间很难做出非常明确的划分,导致绩效指标的模糊性。因此,为了减小上述问题对绩效评价结果的影响,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山西省煤炭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绩效评价。
评判矩阵的确定依赖于由评语集合评价指标对应的评判向量,是划分各层指标的具体等级评价标准。本文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绩效等级划分为5级,各级符号及含义见表3。
表3 等级评价标准Table 3 Grade evaluation criteria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请六位专家针对本指标体系的各项指标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见表4。
表4 评价指标体系汇总表Table 4 Summary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根据表3和表4计算综合评级值。
第一步计算综合评级向量,公式如下所述。
综合评级向量=一级指标权重向量×一级指标评级向量
综合评级向量用Q表示,一级指标权重向量用T表示,一级指标评级向量用Y表示。
Q=T×Y=(0.336811 0.319673 0.167456 0.134605 0.0414552)
第二步计算综合评级值,公式如下所述。
综合评级值=综合评级向量×等级评价数列向量
综合评级值用V表示,等级评价数列向量用M表示。为确保模型评价的准确性,需要以表3中各级别分值区间的最大值作为参数,在此基础上最终确定这五个等级评价的数列向量M=(5,4,3,2,1)T。
V=Q×M=0.336811×5+0.319673×4+0.167456×3+0.134605×2+0.0414552×1=3.77578
根据评价等级标准,六位专家对指标的评价结果为良。评价结果说明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对提升山西省煤炭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绩效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加强这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
4 对策建议
通过对山西省煤炭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绩效评价指标的分析,为进一步提升山西省煤炭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绩效,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4.1 淘汰落后产能,保证供给质量与总量
山西省为了缓解煤炭产能过剩,实现供需平衡,应该重在做“减法”,调整产量结构,实现煤炭产能由“量变”到“质变”。首先,对于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产量小、设备老化的煤矿坚决依法淘汰关停。对开采条件好、储量较大的煤矿实行兼并重组,对灾害频发的煤矿坚决停产整顿。煤炭产能严格做到“只减不增”。其次,实行产量结构调整。减少劣质煤炭的开采力度,加大优质煤炭的开采供给,保证煤炭供给质量。最后,从源头上控制新增产能,逐步停止审批新建煤矿。严格遵守煤矿审批程序,实行煤矿退出机制,逐步解决山西省煤炭产能过剩问题,实现煤炭供需总量平衡,进而推进山西省煤炭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阔步前行。
4.2 减少债务风险,实现扭亏为盈
近年来,山西省大型煤炭企业都欠有银行贷款,负债率较高,有时甚至无法偿还银行贷款的利息,出现资不抵债现象,一方面加大了银行金融管控风险,另一方面,煤炭企业深陷泥潭而无法自拔[2]。为了摆脱困境,山西省煤炭企业首先应摸清盘查资产情况,主动剥离不良资产,降低负债率,减少债务风险。其次,改变过去向银行贷款的融资模式,采取直接融资模式,如向职工直接股权融资,改变单一的国有资本投资模式。此外,煤炭企业通过政府出面与银行沟通协商,将现有银行贷款转型为中长期专项贷款,减轻煤炭企业的“还贷包袱”,让煤炭企业“轻装上阵”,加大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逐步实现扭亏为盈。
4.3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山西省煤炭企业发展存在的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就是生产成本过高。不管是煤的开采还是洗煤、加工等,工程量太大,耗资太严重,导致企业运营成本太高。因此,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是煤炭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首先,煤炭企业应该围绕降低直接材料成本、维护成本、减少煤炭库存损耗率等展开一系列措施,要加强原材料采购管理,提升采购优势,要对生产设备加强保养,增加生产设备的使用寿命,要减少煤炭生产加工过程的损耗。其次,要做好员工的转岗分流和再就业工作。煤炭企业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时,员工转岗、下岗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为了稳定人心,要做好分流安置、转岗培训、内部退养、托底帮扶等工作。员工军心稳定,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煤炭企业才能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实现良性循环发展。
4.4 加快科技创新,增强市场活力
山西省煤炭产业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要加快科技创新。煤炭产业要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必须要加快科技创新。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装备改造升级;延伸煤炭产业链,推进煤炭深加工;加强产学研结合,建立煤炭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发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开采技术人工智能化。只有加快科技创新,才能快速推进山西省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3]。其次,要增强国有煤炭企业的市场活力。一方面应实行员工持股制度,让员工有归属感,从而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应管办分离。政府作为国有煤炭企业的出资人,重在监管,经营交给专业的职业经理人去打理。要做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这样才能激活企业,让企业与市场充分接轨,在市场潮流中搏击生存,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