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龄经产妇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分析

2019-10-15朱耀明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适龄高龄产妇合并症

易 芳 朱耀明

湖北省公安县妇幼保健院(434300)

随着国家人口政策的调整,我国又一次迎来了生育高峰,高龄经产妇比例增加[1]。22~29岁女性的生育率呈下降趋势,而30~44岁高龄妇女的生育率上升[2]。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与之对应的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等发生率上升,影响了产妇的妊娠结局[3]。了解不同年龄阶段产妇妊娠的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提高孕产期管理,可降低孕妇并发症及合并症的发生,改善妊娠结局[4]。本研究对本院经产妇进行调查,观察不同年龄阶段产妇的临床特点及其妊娠结局。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收集2015年3月-2017年2月本院分娩产妇3624例临床资料,均分娩孕周>28周、单胎。排除:高脂血症、高血压、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或血液疾病、精神神经类疾病、沟通功能障碍者,以及产前检查和产后随访资料不完整者。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按照分娩年龄不同分组。调查产妇一般情况、产检情况、分娩方式及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及新生儿结局临床资料,分别比较各年龄段产妇临床特征及妊娠结局。

1.3 观察指标

①妊娠期并发症,包括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胎膜早剥、羊水过少、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等;②妊娠期合并症,包括子宫肌瘤、贫血、性传染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③分娩方式,包括阴道分娩、剖宫产、低位产钳;④妊娠结局:包括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巨大儿、胎儿生长受损、早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包处理。妊娠期并发症、合并症、分娩方式以及妊娠结局等计数资料,采用卡方分割检验或Fisher的精确概率法。P<0.017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产妇一般情况

适龄组(≤34岁)2536例(70.0%),分娩年龄(28.3±3.2)岁(22~34岁),孕(31.4±2.0)周(28~32周),孕(3.6±2.0)次(2~6次),产检(6.4±3.1)次(4~12次);高龄组(35~40岁)950例(26.2%),分娩年龄(32.1±2.4)岁(35~40岁);孕周(32.0±2.2)周(28~32周);孕(3.7±1.4)次(2~7次);产检(7.3±3.1)次(4~16次);超高龄组(>40岁)138例(3.8%),分娩年龄(43.2±2.6)岁,孕周(32.4±2.2)周(29~33周);孕次(3.8±1. 7)次(2~6次),产检(7.0±3.2)次(4~15次)。

2.2 不同年龄段产妇妊娠期并发症比较

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胎膜早剥、羊水过少、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等并发症发生率超高龄组、高龄组高于适龄组(P<0.017),但高龄组与超高龄组比较无差异(P>0.017)。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段产妇妊娠期并发症比较[例(%)]

*与高龄组、超高龄组比较P<0.017

2.3 不同年龄段产妇妊娠期合并症比较

孕妇子宫肌瘤、贫血、性传染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妊娠期合并症的发生率超高龄组>高龄组>适龄组(P<0.017)。见表2。

2.4 不同年龄段产妇分娩方式比较

产妇阴道分娩率适龄组>高于高龄组>超高龄组(P<0.017),见表3。

表2 不同年龄段产妇妊娠期合并症发生率比较[例(%)]

*与高龄组、超高龄组比较#与超高龄组比较P<0.017

表3 不同年龄段产妇分娩方式比较[例(%)]

*与高龄组、超高龄组比较#与超高龄组比较P<0.017

2.5 不同年龄段产妇妊娠结局比较

高龄组、超高龄组胎儿窘迫、巨大儿、胎儿生长受损、早产发生率高于适龄组,巨大儿超高龄组高于高龄组(均P<0.017);新生儿窒息发生率3组比较无差异(P>0.017)。见表4。

表4 不同年龄段产妇妊娠结局比较[例(%)]

*与高龄组、超高龄组比较#与超高龄组比较P<0.017

3 讨论

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开放,我国再次面临一个生育高峰,二胎产妇中有许多高龄产妇以及超高龄产妇[5]。高龄产妇由于自身状态以及妇科慢性疾病的增多,使其妊娠风险远大于适龄产妇,妊娠并发症以及合并症的发生情况随着妊娠年龄及妊娠次数的增加而增加[2]。

产后出血是妊娠常见并发症,也是造成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主要原因有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凝血障碍以及产道裂伤等[6]。我国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因产后出血造成的产妇死亡率远高于发达国家[7]。在本资料中,高龄组及超高龄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均高于适龄组,表明随着产妇年龄的增高,产妇出血几率随之上升。有研究表明,高龄产妇的产后出血几率是适龄产妇的6.3倍,其与产妇的子宫收缩功能、产妇体力以及产妇的产次等均有密切关系[8]。妊娠期高血压是造成产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9],本研究中高龄产妇的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高于适龄产妇,随着年龄的增加,产妇心血管系统顺应性逐渐下降,主动脉的储备能力下降继而收缩压升高,子宫肌层动脉血管逐渐硬化,局部胎盘呈现出血状态,血管内皮损伤进行性加重,当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后,血管内皮源性的舒张因子分泌量下降,诱发高血压疾病发生。本研究中高龄产妇胎膜早破、羊水过少、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妊娠期糖尿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高于适龄产妇,与既往研究符合[10]。

妊娠期合并症主要有子宫肌瘤、贫血、性传染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妊娠期合并子宫肌瘤的妇女约占妊娠妇女的4%[11]。本研究结果中,高龄产妇的子宫肌瘤发生率明显高于适龄产妇,而超高龄产妇更高。与既往研究结果相符合[12]。此外,在贫血、甲状腺功能异常以及性传染疾病等合并症方面,超高龄及高龄产妇中发生率均高于适龄产妇。

本研究中,适龄产妇的阴道分娩率高于高龄组与超高龄组产妇,而高龄组与超高龄组产妇的剖宫产率远高于适龄组。表明随着产妇年龄、妊娠次数、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增加,导致产妇在诸多因素影响下选择了剖宫产。此外,有部分产妇第一胎选择剖宫产后,导致为疤痕子宫,提高了产妇的剖宫产率。本研究显示,超高龄及高龄组产妇的妊娠结局中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巨大儿、胎儿生长受损、早产等发生情况均高于适龄组,表明产妇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妊娠结局变差。其原因与高龄产妇妊娠期合并症、并发症以及分娩方式等有关[13]。

综上所述,与适龄产妇相比,高龄产妇的妊娠期并发症、合并症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且妊娠结局较适龄产妇差。因此,临床要注重高龄产妇的孕期产检,重视健康教育,对孕期并发症、合并症及时筛查,尽早发现、早治疗,以达到改善妊娠结局的目的。

猜你喜欢

适龄高龄产妇合并症
红色主题儿童绘本的适龄性研究
高龄产妇分娩中实施全面护理优化对分娩结局的作用研究
安庆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症的影响因素
针对性护理在妊娠合并症患者中的作用及效果分析
高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
“全面二孩政策”下我国适龄女性反就业性别歧视制度设计
适龄不结果板栗低产园改造技术
高龄产妇能否生二孩,最好查查卵巢功能
减重手术可减轻肥胖相关合并症
对45例脑出血患者各种合并症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