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导管自我管理能力调查及护理对策

2019-10-15于纹纹刘晓妮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8期
关键词:肿瘤科根治术导管

于纹纹 刘晓妮

PICC导管是经由人体外周静脉血管组织插入到上腔静脉血管之中的导管类医疗器械,其主要的临床应用功能,在于将液体药品灌注到血流量较大且血流速度较快的中心静脉血管组织之中,控制和规避因长时间输注高渗性液体药物或刺激性液体药物而对患者的血管组织结构造成损害[1-3]。PICC是临床中开展静脉输液治疗活动过程中应用的有效操作途径,凭借PICC导管材料本身具备的长期置入技术性能,能够有效减少和避免因反复穿刺操作给患者的机体造成创伤,优化提升患者的用药治疗依从性,为我国肿瘤科临床医学事业的良好发展创造支持条件[4]。本文以本院收治的314例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PICC带管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自我护理管理能力展开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PICC带管化疗31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5~73岁,平均年龄(53.36±10.12)岁;患者均满足乳腺癌诊断参考标准,符合接受改良根治手术的临床指征,自愿参与本次调查研究过程,完整研究方案已经获得本院伦理学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运用本院自制的自我护理管理能力量表为其展开调查,判定患者实际具备的自我护理管理能力水平,总结临床护理干预对策。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自我护理知识评分、健康知识水平评分、自我护理责任感评分、自我护理概念评分以及自我护理管理能力总分。

2 结果

314例患者的自我护理知识评分为(21.35±5.06)分,健康知识水平评分为(38.93±11.66)分,自我护理责任感评分为(11.85±4.27)分,自我护理概念评分为(14.87±4.74)分,自我护理管理能力总评分为(88.56±20.02)分。见表1。

表1 314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PICC带管化疗患者的自我护理管理能力评分(±s,分)

表1 314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PICC带管化疗患者的自我护理管理能力评分(±s,分)

3 讨论

PICC导管留置具备技术操作过程简单、留置时间长以及并发症发生较少等基本特点,能够有效避免对患者静脉血管组织的反复穿刺,减少静脉输液过程对患者血管组织所造成的刺激,提升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的行为依从性,在肿瘤科临床实践过程中获取了广泛且充分的实际应用空间[5-8]。在乳腺癌患者接受化疗过程中,由于患者需要长时间携带PICC导管完成化疗药物输注过程,因此患者即使在接受治疗过程中接受过系统化且专业化的导管维护与护理指导,也极有可能在患者自身具备的护理管理能力的影响之下,诱导患者发生导管感染现象,或脱管现象,对肿瘤疾病患者实际获取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状态造成不良影响[9-12]。

针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PICC带管化疗过程中自我护理管理能力存在局限的问题,肿瘤科护理人员应当择取和运用适当策略为患者开展护理干预,其具体涉及的内容如下:①强化提升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力度,肿瘤科护士应当为患者全面讲解PICC导管自我护理管理的重要意义,改善强化患者参与PICC导管维护管理活动的自我责任感,确保患者在静脉输液间歇期能够运用正确操作方法开展PICC导管的各项维护操作,确保肿瘤化疗患者自身携带的PICC导管长期处于良好技术状态[13-16]。②护士应当教会患者自主开展PICC导管状态观察的正确方法,督导患者能够及时发现其穿刺部位出现的渗血、渗液、红热肿痛以及敷贴固定松动现象,借由定期、定时针对患者的臂围展开测定,及时发现患者手臂发生的肿胀症状。③在患者接受PICC带管化疗治疗过程中,患者应当避免提拉重物、上臂举高以及上臂外展行为,避免患者置入的PICC导管发生异位现象,确保患者获取到最佳临床治疗结果[17-20]。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314例患者的自我护理知识评分为(21.35±5.06)分,健康知识水平评分为(38.93±11.66)分,自我护理责任感评分为(11.85±4.27)分,自我护理概念评分为(14.87±4.74)分,自我护理管理能力总评分为(88.56±20.02)分。说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PICC带管化疗患者的自我护理管理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亟需肿瘤科临床护理工作人员借由对适当类型的护理干预手段的运用,促进患者的自我护理管理能力逐渐改善提升。

综上所述,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PICC带管化疗患者,其自我护理管理能力处于中等水平,需要临床护理工作者为其开展护理干预,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探讨。

猜你喜欢

肿瘤科根治术导管
肿瘤科护士对临终护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标教学法在肿瘤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某三甲综合医院肿瘤科持续提高放疗病人双向转诊率的临床经验
肿瘤科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
中线导管应用于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乳晕入路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与小切口甲状腺癌根治术的临床对比分析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