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速康复护理在大肠癌围术期的临床应用

2019-10-15李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8期
关键词:大肠癌围术排气

李莉

快速康复护理是属于新型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生理与心理创伤,对患者的康复也有积极影响。近几年,快速康复护理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如心胸外科、肝胆外科以及胃肠外科等[1]。为了对大肠癌围术期应用加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予以探究,本研究选取2016年4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88例大肠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与加速康复护理,结果显示加速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高于常规护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4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88例大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各44例。对比组患者中男女比23∶21;年龄41~64岁,平均年龄(52.32±12.25)岁。实验组患者中男女比25∶19;年龄42~63岁,平均年龄(52.45±12.3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比组予以常规护理,如常规肠道准备与常规禁止饮食等。实验组实施加速康复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 术前干预 ①心理干预:术前患者通常会产生不良情绪,如恐惧、紧张等。因此,护理人员需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心理干预对策,耐心和患者交流,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向患者介绍手术治疗的目的、方法等,进而有效降低患者的生理应激反应,开导患者,以缓解其焦虑心理,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与休息时间,告知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②饮食干预:麻醉前6 h可给予患者一些固定食物,术前2 h可食用少许清淡且流质食物,术前24 h内饮用800 ml饮品,术前2~3 h饮用400 ml饮品,降低术前口渴与烦躁等情况,还可有效降低术后胰岛素抵抗率。

1.2.2 术中干预 控制手术室温度在22~25℃,术中防止患者不必要的身体暴露,对腹腔镜冲洗液加温处理,加强保暖,使患者的体温维持在36℃,术中强化镇痛处理,减少使用阿片类药物,防止出现恶心、呕吐表现,对生命体征与病情进行变化密切观察,防止出现胃肠道反应与心律失常。

1.2.3 术后干预 ①饮食干预:为了缩短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护理人员需科学指导患者进食,术后24 h可指导患者咀嚼口香糖,并食用少量的清淡、流质性食物,其可对胃肠蠕动产生刺激效果,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并且预先安排患者排气,对患者肠麻痹的快速恢复有积极影响。②疼痛干预:术后采用金黄膏在患者腹部外敷,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肠胀气症状,还可以加快胃肠道功能的恢复;降低腹部伤口张力,明显减轻伤口疼痛程度,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如下肢静脉血栓、肺不张等。

1.2.4 健康宣教 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为患者制定有效的护理方案,如三早方案(及早进食、及早活动与及早出院)。告知患者术后相关注意事项。医护人员在患者出院后需定期进行随访,为患者的全面康复提供有利支持。

1.3 观察指标 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肠外营养供给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如呕吐、腹胀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肠外营养供给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比较 实验组肠外营养供给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分别为(5.46±1.53)、(1.25±1.75)、(4.86±2.75)d,均短于对比组的(8.06±1.26)、(3.06±0.54)、(11.25±1.03)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肠外营养供给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比较(±s,d)

表1 两组肠外营养供给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比较(±s,d)

注:与对比组比较,aP<0.05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发生呕吐1例、腹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55%(2/44);对比组发生呕吐3例、腹胀2例与肺部感染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45%(9/44)。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大肠癌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有直接影响,临床不仅需要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还应该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以加快患者康复。加速康复护理属于新型护理模式之一,此种护理模式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出现,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加快痊愈,在临床上有显著的应用效果[2]。特别是对大肠癌围术期患者的应用效果较好。借助对大肠癌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加快患者的康复[3]。

传统护理认为大肠癌患者需在术前进行肠道准备,如术前3 d食用流质食物,少食蔬菜与水果,术前3 d口服肠道不吸收的抗生素,术日清晨进行清洁肛肠,留置胃管,术后肛门排气后方可将胃管拔除,手术当天喝少量白开水,术后第1天进食少许流质食物,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4,5]。加速康复护理更加注重护理的作用,尤其是护理方式的改变,包括术前准备、术中干预与术后干预,其可使患者的应激反应明显减少,术前护理中的心理干预与饮食干预,不进行常规留置胃管,不进行清洁灌肠,术中加强保温,术后及早补充营养,及早进行活动锻炼等措施,上述措施的实施,可对患者的快速康复有积极影响[6,7]。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肠外营养供给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分别为(5.46±1.53)、(1.25±1.75)、(4.86±2.75)d,均短于对比组的(8.06±1.26)、(3.06±0.54)、(11.25±1.03)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5%(2/44),明显低于对比组的20.45%(9/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说明加速康复护理可使大肠癌患者的康复时间缩短,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大肠癌患者围术期护理关键是加快胃肠功能的恢复,但最终目标是使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及早恢复。相关研究显示[8],加速康复护理在胃肠外科中应用可使胃肠功能及早恢复,使机体消耗明显减轻,降低治疗费用。

综上所述,大肠癌围术期采用加速康复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

猜你喜欢

大肠癌围术排气
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的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第十五届上海国际大肠癌高峰论坛暨第五届上海国际大肠癌肝转移多学科和分子靶向论坛暨第五届上海国际大肠癌微创论坛邀请函
经内镜支架置入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左侧大肠癌性梗阻的临床价值
大肠癌 早期诊断很重要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