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早期康复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2019-10-15冉雪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8期
关键词:偏瘫脑梗死护理人员

冉雪

脑梗死主要是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缺氧、缺血造成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常见的糖尿病、休克、血压下降速度快与高血压等均会造成脑梗死[1]。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偏瘫、语言障碍、智力障碍等。在快节奏的生活模式下,压力不断增大,脑梗死发病率持续性提高,给社会与家庭增加负担。实践表明,为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提供护理干预,对其早期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早期康复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接收的78例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男24例,女15例;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68.9±7.8)岁;病程2~13 d,平均病程(10.2±3.2)d。观察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51~78岁,平均年龄(68.1±7.3)岁;病程2~14 d,平均病程(10.4±3.5)d。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根据临床治疗情况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并指导患者加强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展开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可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受到病情影响,患者普遍出现抑郁、烦躁等负性情绪,此时护理人员需与患者多沟通交流。在此期间保持耐心的态度,并认真回答患者与家属提出的问题,赢得患者信任,提高治疗依从性。护理人员还需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引导患者采用合适的方式舒缓负面情绪。同时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可采用有效的方式排解患者不良情绪[2]。②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日常饮食应以高营养、高维生素与清淡饮食为主。结合患者的饮食喜好可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鼓励患者多食用新鲜水果与蔬菜,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禁止暴饮暴食。对只能进食流质性食物的患者,可提供新鲜蔬菜与水果汁,可进食半流质性食物的患者应提供不同类型的鸡蛋羹或米粥等,以满足患者营养需要。而正常饮食患者应注意荤素搭配,营养均衡。③康复护理: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康复护理主要体现以下两方面:a.肢体康复训练。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握紧双手,保持拇指外展并向前伸状态,同时协助上肢完成被动训练。训练下肢可利用按摩的方法,以免出现静脉血栓与压疮等情况。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协助其下床活动,并尽可能向上抬患肢。同时还需注意被动训练。被动训练通常是针对不能自主完成活动训练的关节。关节活动可从大至小逐渐过渡,以便可拉伸肌肉、肌腱与关节周围组织,以免引起关节挛缩和肌肉萎缩。指导患者抬高上肢,双手握紧呈现90°,并向左翻身维持左上肢向上的状态,右上肢保持右向上;b.语言康复护理。护理人员首先可借助简单的音节有计划的展开语言功能康复,语言康复实施期间需要确保患者每天都能够表达自己的语言,从字词到句子能够完成日常生活简单的对话沟通。同时护理人员还需鼓励患者多说话[3]。利用电视、广播与读书等各种方式协助患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如患者有明显的进步,可给予其鼓励,增强患者的自信心。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前后、AQ评分、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判定标准:患者护理满意度以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测评表进行评估,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采用西方失语症成套检测量表(WAB)在治疗前后进行AQ评分,评分越高,语言表达能力越好。采用FMA评估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越高,功能越好。采用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日常实际表现,指数越高,自理能力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25例,满意12例,不满意2例,护理满意度为94.9%;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20例,满意10例,不满意9例,护理满意度为76.9%。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AQ评分、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AQ评分、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AQ评分、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优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AQ评分、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AQ评分、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AQ评分、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s,分)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bP<0.05

3 讨论

脑梗死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液粘稠度升高,会造成血流动力学紊乱,导致丧失反射控制能力,失去神经调节功能,诱发偏瘫与失语,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产生影响[4,5]。护理干预属于综合性护理方法,可将患者意愿、专家建议、临床护理经验相互结合的一种完善护理方案[6,7]。为患者展开护理干预,可促使患者对自身病情有一定的了解,并加强生活中注意事项。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康复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语言能力与肢体功能恢复,最终实现临床治疗效果与康复效果,且还可改善临床护理质量。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相对比临床常规护理模式效果更显著,更有助于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为脑梗死偏瘫患者提供护理干预,对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并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偏瘫脑梗死护理人员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