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在可摘局部义齿及全口义齿中应用下颌第三磨牙的作用

2019-10-15苑翔张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8期
关键词:全口义齿第三磨牙义齿

苑翔 张辉

下颌第三磨牙位于牙列的最远端,其发育和萌出经常出现异常,如形态异常、位置异常、先天性缺陷等。多数学者过去主张及时切除下颌第三磨牙,以预防下颌第二磨牙的牙周破坏,减轻疼痛,避免牙列拥挤。但对于口腔科医师而言,尽量保留下颌第三磨牙将会对义齿起到良好的固定、支持、稳定的作用[1,2]。本研究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可摘局部义齿及全口义齿的患者,随机分为未保留下颌第三磨牙组和保留下颌第三磨牙组,探讨在可摘局部义齿及全口义齿中应用下颌第三磨牙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可摘局部义齿及全口义齿的患者,所有患者的牙周状况均良好,将其随机分为保留下颌第三磨牙组和未保留下颌第三磨牙组,每组50例。保留下颌第三磨牙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21~80岁,平均年龄(51.72±10.56)岁;可摘局部义齿27例,全口义齿23例。未保留下颌第三磨牙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22~80岁,平均年龄(51.71±10.22)岁;可摘局部义齿29例,全口义齿21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接受修复前均接受全面的口腔健康检查、X线检查及研究模型分析,确定患者的手术适应证。在可摘局部义齿治疗中,若患者已有固定的修复体则予以规范拆除,而需要固定修复体的患者予以手术及拔牙等外科手术,手术取出非正常黏膜、软组织,予以适当的牙周及牙体、牙髓治疗、在全口义齿修复中,根据患者口腔内部结构初步印模、制作托盘、边缘整塑,印模完毕后规范灌制石膏模型,根据调整过的上下颌及关节结构安装做好的上下颌模型,之后在安装成功的模型之上制作全口义齿,并逐步完成义齿修复。前期准备完毕后,未保留下颌第三磨牙组及时切除下颌第三磨牙,而保留下颌第三磨牙组则规范修正余留的下颌第三磨牙。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修复效果评分。从义齿稳定性、义齿固位效果、咀嚼功能、义齿支持情况对患者的修复效果进行评价,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修复效果越好。采用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评价患者的满意度,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对修复效果越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修复效果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义齿稳定性、义齿固位效果、咀嚼功能及义齿支持情况等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保留下颌第三磨牙组的义齿稳定性、义齿固位效果、咀嚼功能及义齿支持情况等评分均明显高于未保留下颌第三磨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修复效果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未保留下颌第三磨牙组治疗后比较,aP<0.05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 保留下颌第三磨牙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高于未保留下颌第三磨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未保留下颌第三磨牙组比较,aP<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保留下颌第三磨牙组患者出现2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4.0%;未保留下颌第三磨牙组患者出现9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8.0%。保留下颌第三磨牙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未保留下颌第三磨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P=0.025<0.05)。

3 讨论

下颌第三磨牙在全口牙中的形态、大小和位置变异较多,易出现先天性缺失或形态位置异常。保留下颌第三磨牙对义齿修复具有重要意义。在覆盖义齿修复中,保留垂直阻生和水平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作为覆盖义齿的基牙,可有效提高义齿功能,并起到一定的保护牙槽骨的作用。下颌第三磨牙位于下颌角的牙槽骨上,靠近下颌升支,并且位置较高且呈阶梯状。同时,下颌第三磨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萌出不全或阻生,尤以近中斜位阻生较为多见,也见于舌侧倾斜或低位阻生。

因此,在实施可摘局部义齿及全口义齿中,应尽可能地保留下颌第三磨牙,以提高老年患者的修复和治疗效果,并起到预防作用。此外,由于保留了牙髓和牙周韧带本体感受器,因此假牙在咀嚼时感觉良好,且患者的咀嚼效率和舒适度得以改善[3]。如果下颌第三磨牙的形状良好,可考虑在其上设计卡片固定环,以防止义齿基托水平摆动,稳定义齿,从而解决自由端义齿稳定性差、容易下沉的问题,以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合理使用下颌第三磨牙有利于牙槽骨的健康,具有设计灵活、恢复咀嚼功能快、外形美观、调整咬合关系等特点。随着临床应用的扩大,这种修复方法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全面提高临床应用研究和临床长期疗效的总结。这种支撑优于自由端假牙的黏膜支撑,防止义齿下沉,侧向摇摆及牙槽骨吸收[4,5]。因此,在临床上遇到可保留的下颌第三磨牙,可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牙。只是在制作时应注意套筒冠的边缘只要处理得当,尽量消除盲袋,加强口腔卫生,控制牙龈内的牙菌斑,预防牙周炎,从而有效地恢复咀嚼功能[6,7]。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保留下颌第三磨牙组的义齿稳定性评分、义齿固位效果评分、咀嚼功能评分、义齿支持情况评分及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未保留下颌第三磨牙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未保留下颌第三磨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可摘局部义齿及全口义齿患者中保留下颌第三磨牙可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全口义齿第三磨牙义齿
2 749颗阻生第三磨牙病变回顾性分析
无牙颌全口义齿修复新进展学术论坛暨老年微创种植国家级学习班通知
无牙颌患者数字化方法制作全口义齿的临床疗效
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类型与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坏的相关性研究
大学生下颌智齿生长情况及预防性拔除调查分析
生物功能性活动义齿修复系统全口义齿修复与传统全口义齿修复治疗牙列缺失的效果研究
基于CBCT下颌水平阻生第三磨牙与下颌神经管的解剖关系分析
不同金属材料义齿基托对口腔感染的影响
佩戴活动义齿,要注意5个细节
佩戴活动义齿,要注意5个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