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双倍循环血量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对比

2019-10-15贾振丽

中国疗养医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血量胆红素血症

贾振丽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属于新生儿阶段的常见疾病,也是导致新生儿住院治疗的主要原因之一[1-2]。患儿的胆红素水平显著升高,主要表现为黄疸。严重的会导致胆红素脑病,容易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造成患儿死亡[3]。换血治疗是临床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常用方法,能迅速降低血液中的游离胆红素,同时还能减少血液中各种抗体、致敏红细胞,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在预防胆红素脑病,改善患儿的预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4-5]。临床在换血治疗时多选择全身血量的双倍血量进行治疗,近年来有学者认为换血量大与换血疗法并发症多有着直接联系,因此临床研究开始探讨应用单倍循环血量换血的可行性[6]。本次研究对单倍与双倍循环血量进行外周动静脉同步全自动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探讨比较,以便为临床换血量的选择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2017年我院收治的因为高胆红素血症住院治疗的新生儿5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男20例,女8例,日龄2~8 d,平均日龄(4.0±1.2)d,体质量2.43~4.55 kg,平均体质量(3.45±0.38)kg,其中足月儿21例,早产儿7例,发病原因:ABO溶血症11例,RH溶血症4例,败血症3例,G-6-PD缺乏症8例,原因不明的2例。研究组男19例,女9例,日龄2~8 d,平均日龄(4.3±1.4)d,体质量2.45~4.59 kg,平均体质量(3.48±0.40)kg,其中足月儿20例,早产儿8例,发病原因:ABO溶血症10 例,RH溶血症6 例,败血症2 例,G-6-PD缺乏症9例,原因不明的1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确诊为高胆红素血症[7]。②符合换血疗法治疗的指征。③胎龄≥35周。④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已出现明显脑红素脑部的症状者。②合并有严重感染者。③合并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者。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均予以外周动静脉同步全自动换血治疗,血源按照指南选取RH血型同母亲O型红细胞AB型的血浆和红细胞等量混合而成的重组血,换血前予以禁食6 h,并留置胃管,抽空胃部的内容物。对照组采用双倍循环血量进行外周动静脉同步全自动换血治疗,换血量150~180 mL/kg,而研究组则采用单倍循环血量进行外周动静脉同步全自动换血治疗,换血量80~110 mL/kg。患儿均连接生命监护仪,监测血氧、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开放外周静脉通路和桡动脉/颞动脉两条血管通路,连接好三通管,开始进行外周动静脉同步全自动换血,初始的换血速度为100 mL/h,然后逐渐调整为200 mL/h,在换血治疗前后均从患儿的动脉端进行抽取10 mL血液样本一次。换血完成后进行蓝光治疗、补充白蛋白等常规治疗措施。

1.3 观察评价指标 统计比较两组患儿在换血治疗前后的间接胆红素和总胆红素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儿的胆红素置换率,并观察两组患儿在换血治疗时的pH、血小板计数(PLT)、血钾、血钠、血钙、血糖以及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统计换血的不良反应情况。其中血清总胆红素置换率=(换血前胆红素值-换血后胆红素值)/换血前胆红素值×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换血治疗后胆红素水平改善情况比较(表1) 研究组和对照组换血后的血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换血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胆红素置换率分别为(49.22±2.98)%、(51.17±2.9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换血治疗后的内环境指标变化情况比较(表2) 换血后,两组患儿的pH、PLT、血钾、血钠、血钙均有所下降,与换血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则有所上升,血红蛋白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PLT、血糖的变化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数据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儿换血治疗后胆红素水平改善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儿换血治疗后胆红素水平改善情况比较(±s)

注:与同组换血前比较,P<0.05。

?

表2 两组患儿换血治疗后的内环境指标变化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儿换血治疗后的内环境指标变化情况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血钙/(mmol·L-1)对照组28 换血前 7.48±0.11283.78±18.324.62±0.36 140.19±8.972.25±0.21换血后 7.35±0.24121.21±11.244.13±0.25 124.64±7.212.02±0.16 t值2.60611.6514.1455.2714.609 P值<0.05<0.05<0.05<0.05<0.05研究组 28 换血前 7.50±0.10 283.45±19.334.60±0.40141.24±8.902.26±0.23换血后 7.37±0.25 139.68±10.90#4.20±0.29128.94±7.52# 2.05±0.18 t值2.5919.0363.9054.6653.841 P值<0.05<0.05<0.05<0.05<0.05组别例数 时间pHPLT(×109/L)血钾/(mmol·L-1)血钠/(mmol·L-1)血糖/(mmol·L-1)5.62±0.93 9.61±1.21 9.852<0.05 5.64±0.95 8.52±1.06#8.514<0.05血红蛋白/(g·L-1)150.21±12.68 148.24±13.15 1.045>0.05 150.35±12.70 149.24±13.15 1.039>0.05

2.3 两组患儿换血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两组患儿均无死亡病例,研究组出现呼吸暂停2例,对照组出现呼吸暂停3例,NEC 1例,两组换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14%、14.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数据统计[8]显示60%的新生儿曾患有高胆红素血症。高胆红素具有一定的神经毒性,能透过血脑屏障造成神经功能的损害,严重的会导致核黄疸,遗留听力障碍、智力发育不良等后遗症[9]。蓝光照射和药物治疗起效慢,效果不理想。而经外周动静脉换血治疗能快速并有效地清除血液中含有的游离胆红素,迅速降低胆红素水平,防止核黄疸的发生,另外通过换血疗法还能去除游离抗体和致敏红细胞,纠正贫血,因此换血疗法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方法[10]。临床多采用双倍循环血量进行换血治疗,新生儿的血容量通常在80 mL/kg左右,双倍循环血量在150~180 mL/kg,临床数据统计[11-12]双倍循环血量换血能降低血液循环系统中约60%的胆红素和抗体。但是有学者[13]发现,双倍循环血量换血对血糖、pH、PLT以及血钾、血钠、血钙等内环境指标的影响较大,容易出现高血糖、低血钾、低血钠、低血钙等风险事件,而且双倍循环血量换血往往需要两名献血人的血液,用血量大、耗时长、一次性注射器的用量也比较大,还会增加输血传染的概率。有研究[14]发现应用单倍循环血量换血治疗也是可行的。本次研究对单倍与双倍循环血量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胆红素置换率分别为(49.22±2.98)%、(51.17±2.9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换血后,两组患儿的pH、PLT、血钾、血钠、血钙均有所下降,血糖则有所上升,但研究组的PLT、血糖的变化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显示单双倍循环血量换血治疗的胆红素置换率相当,但单倍循环血量换血量少,对内循环的影响相对较小,还能降低换血疗法的用时和人工消耗,与左晓晓等人[15]的研究结果一致,不过研究组换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稍低于对照组的14.2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可能与本次研究的样本量较小有关。

综上所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采用单倍循环血量换血治疗也能达到较好的胆红素置换率,对内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安全性高,还能降低治疗的人工消耗和用血量,成本效益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血量胆红素血症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LVEF、NT-proBNP联合cTnI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怎样看待升高的胆红素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为何春眠不觉晓
消退素E1对内毒素血症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腹腔镜手术相关的高乳酸血症或乳酸性酸中毒
把天文数字扔进粉碎机